华侨城文旅困局:“拐杖”撤去,佳绩不再

10月27日晚,华侨城旗下深圳欢乐谷景区“雪域雄鹰”游乐项目两列过山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多人受伤,景区安全监管问题引热议。

同日,华侨城发布备受关注的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1—9月,公司亏损33.47亿元。2022年全年,公司亏损109.05亿元。

以欢乐谷为抓手、采用“文旅+地产”模式,华侨城曾在全国范围内攻城略地,如今却似乎“佳绩不再”。“地产旅游”不再吃香了?华侨城亏损,“过”只在地产吗?

被撤去的“拐杖”

将文旅资源与房地产结合,是华侨城的发家本领。事实上,作为首家提出“文旅+地产”的企业,它也是该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1998年,华侨城集团旗下大型主题乐园深圳欢乐谷开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借助打造欢乐谷主题公园的文旅模式,华侨城在全国多地低价拿地,通过文旅综合业态开发改善环境、提升地价,靠住宅销售的现金流反哺支撑旅游生态发展,并因此实现迅猛扩张。

截至2022年底,其旗下共有旅游企业70家,包括35家景区、26家酒店、1家旅行社、7家开放式旅游区等。而核心产品欢乐谷,已在深圳、北京等9个城市落地主题公园。今年上半年,华侨城主题公园业务接待游客近1900万人次,刷新历史纪录。

深圳欢乐谷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表示,在这类开发模式中,地产就像拐杖、发挥着支撑的重要作用。“因为投入大、周期长,门槛高的固有属性,文旅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盈利。”他指出。而“短平快”的地产行业,则在一定程度上与文旅形成互补,支撑后者长期内回收成本。

不过,这种捆绑也无形中成为“桎梏”。疫情期间文旅行业低迷,融创、建业等地产企业纷纷受到影响,开始逐步对文旅项目进行股权转让。今年以来,旅游恢复迅速,地产却成了牵制因素,“拐杖”的作用逐渐被削弱甚至成为短板。

世界之窗

从财报可见一斑。2022年,华侨城实现营业收入767.67亿元,同比下降25.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05亿元。这是其199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进入2023年,华侨城财务压力再度上升,截至2023年9月末,其资产负债率升至76.80%,债务约为1374亿元。财报显示,房地产业务销售额下滑,以及为加快销售去化对部分项目采取灵活销售策略所产生的价值折损,是华侨城持续亏损的主因。

文旅城

同样陷入“地产+旅游”模式困境的,不只有华侨城。融创重资本开发文旅项目,却难靠地产“回血”、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布局文旅的恒大集团则“雷声大雨点小”,不少项目开工不久便被搁置、“旅游城”成“烂尾城”。

事故频发致信任危机

不过,“罪魁祸首”只是地产吗?答案是否定的。

深圳欢乐谷过山车事故发生后,华侨城也被推上风口浪尖。10月30日,华侨城发布“关于深圳欢乐谷过山车碰撞情况”的公告,表示将敦促欢乐谷全力配合政府部门调查、并向受伤游客、社会公众致歉。

其实,这已不是华侨城旗下主题公园第一次发生问题。

2018年,深圳欢乐谷“欢乐干线”突发两车相撞事故,导致2名乘客受伤。2019年4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处以罚金20万元。并表示,依据相关调查报告,欢乐谷公司对“欢乐干线”列车维护管理存在漏洞,对事故发生应负主要责任。

而更早前,深圳东部华侨城太空迷航娱乐项目亦发生过一次重大事故,事故致6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

频发的安全事故,源于游乐设施的老化,也暴露出监管领域的不足,而这也会对欢乐谷乃至华侨城造成不小的影响和打击。“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来乐园需要停业检修,直接影响营业额;更重要的,会给游客带来阴影。” 林焕杰指出,当乐园被贴以“监管不当”的标签,游客前往意愿会大打折扣,品牌形象、口碑也将陷入危机。

此次深圳欢乐谷事故过山车“雪域雄鹰”

新的文旅需求下,传统主题乐园系列问题也在凸显。比如产品缺乏IP,随着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入驻,这种审美、主旨差异愈发明显。再比如消费渠道单一化。虽然华侨城旗下乐园近年来重视业态的扩充,但门票收入仍占营业收入大头,人均消费、二次消费比例难提升。

未来将是文旅带地产?

虽受地产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华侨城仍是今年文旅恢复中的“排头兵”。

今年前三季度,华侨城披露,公司旗下文旅企业合计接待游客7248万人次,同比增长55%。另于10月“双节假期”,共接待游客67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22年、2019年分别增长51%、26%;整体收入按可比口径较2022年、2019年分别增长60%、15%。多地欢乐谷也位居热门景区榜前列。

林焕杰指出,在原先“文旅+地产”模式中,不少企业只是以文旅当借口,并没有真正花心思在景区打造上,自然难以取得收益。而华侨城集团既“趁东风”,又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故能始终置身市场前列。

然而,单一模式复制在未来恐不再吃香,“文旅+地产”亟须转型。“今后在开发时,一定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来判断项目怎么做、地产能否结合文旅。”他表示,即使是华侨城这类大型集团,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决策,需更加慎重。

在“地产带文旅”之风过去后,未来,一些新的趋势也在浮现。比如先文旅后地产:迪士尼于去年宣布推出迪士尼住宅社区业务“迪士尼故事生活”,与开发商和房屋建筑商共同合作居民社区。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也在打造度假村后,对周边地产、商业、消费等多方面起到了带动作用。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林焕杰强调,最重要的还是把文旅项目做好。在文旅投资上,也要理智、科学。“要想清楚几个问题: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在哪里?能不能适应人群?怎样带动地产?要科学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投入产出期等,让安全性更高一些。”

南方+记者 叶绮涵

【作者】 叶绮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华侨   主题公园   困局   过山车   景区   拐杖   佳绩   深圳   事故   游客   模式   项目   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