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涨价都是为了化债!

这年头,茅子涨价去库存?

肯定不是,为的是给地方政府化债!

【10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49.5 新订单指数连续三月高于荣枯线】

昨天PMI再次下破50,市场又担心通缩,物价都没有大幅下降,哪来的通缩?

通缩两个特点:1、老百姓无需求动力;2、物价大幅下降。

老百姓有需求的欲望,只是钱少了,因为某些集团的贪婪,把社会绝大多数资金都吸走了(五花八门的IPO圈钱),物价也没见大幅下跌,降价的个别行为还被约谈。

自疫情放开以来,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化解债务危机,防止持续爆雷。


化债就两种办法:1、不停借钱还债;2、通货膨胀

第一种方式不少地方政府都在用,再走下去不可行了,贵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希腊也是这么把自己玩死的,政府举债最后不还得落到老百姓身上,底层群众收入下降,本就债务缠身,不敢消费,怎么可能再承担更多的债务,政府等着破产就是了,想走这条路也走不通。

第二种不难理解,通货膨胀了,货币就贬值(人民币毛了),那你原来的债也“毛了”,债的实际价值下降,债被稀释了,还债负担也就轻了,所以通胀是化债最稳的办法;有机构测算过,如果按照5%的通胀率,时间拉长,10年能够减轻11%的债务负担。

政府和巨富们手里的债最多,更喜欢通胀,但物价上涨的同时,收入也必须上涨,不然贫富差距就没法看了。


这年头,茅子涨价去库存?

应该不是为了去库存吧,当下本来是低通胀,这货涨价,幅度还不小,是不是意味着各行各业都要开始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大佬和地方的债务是“毛了”,工资如果不涨,那老百姓还活不活?!

【央行解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

央行昨晚也表态了,不毛!

毛不毛的鬼知道,不看广告看疗效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通胀   通货膨胀   央行   地方政府   债务   物价   老百姓   大幅   库存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