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增加人口数量,想出了一个妙招,把全国的光棍都高兴坏了

文|近史演绎

编辑|近史演绎

唐朝,这个千古绝唱的盛世,其辉煌程度可谓罕见于历史。而支撑起这场辉煌的,正是人口红利。

但李世民接下皇位之时,国家刚刚经历动乱,国力衰败,人口稀少,想要发展,就必须先增添人口,因此李世民为了增加国力,下了一道让所有光棍欢喜的圣旨!

李世民的人口妙计

唐朝初建国之时,经历数十年的动荡战乱,国力衰败,人口锐减。如何增加人口数量,对国家发展极为重要。李世民登基后,决心实施一系列措施以增加人口。

李世民首先注意到皇宫中大量的年轻宫女。这些女子本是民间出身,若非家境贫寒无奈,否则早已嫁为人妇。李世民遂决定放宫女出宫,让她们重获自由,回乡嫁人生育。

李世民精心挑选了3000多名年过二十五的宫女放出宫外。这些女子正值壮年,体质强健,多数仍然姿色动人。获得自由后,她们激动不已,盼望早日找到心仪对象,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这批宫女出宫后,接受了李世民的慷慨馈赠,每个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彩礼和嫁妆。有的宫女家境贫寒,李世民还特意派人将她们安全送回故里。宫女们感激涕零,纷纷向皇上顶礼膜拜,表达着无限的感恩之情。

这批宫女回到家乡后,很快便有亲朋好友为她们说媒,也有村里的青年男子争相向她们提亲。这些宫女在宫中受过良好教育,知书达理,又获得了丰厚的嫁妆,因此备受青睐。许多贫困家庭的男青年都渴望迎娶一位曾在皇宫侍奉的女子为妻。

为了鼓励这批宫女尽快生育,李世民还颁布诏书,宣布凡是嫁给宫女而育有子女的男子,可获得世袭荫补,若生育女儿,还可免徭役三年。这使更多男子争相向宫女求亲,婚事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时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都称赞这是明君李世民的妙计,既体现皇恩,又增进民生,一举多得。放宫女出嫁不仅减轻了皇宫开支,也增加了民间适婚女性的数量。这批宫女正值最佳生育年龄,嫁入民间后将为国家贡献出新的生命。此举显示出李世民的远见和仁政,同时也体现他强干的统治才能。

放宫女出宫仅是李世民增加人口的第一步。此后,他还实施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逐步提高了国家的婚育率和出生率。李世民通过这些人口政策的实施,终于使唐朝的人口数逐年递增,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李世民提倡鳏寡再嫁娶,增长人口

李世民在位期间,为增加国家人口,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鼓励鳏寡再嫁娶。

所谓鳏寡,就是妻亡的男人和丈夫去世的女人。李世民规定,寡妇必须在为亡夫守完27个月的丧期后改嫁,鳏夫也必须及时再娶。这打破了一些地方要求妇女守贞的陋习,让寡妇也能重获新生。

李世民还设立了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以地区内的婚姻数量和户口增长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于是各地官员都积极关心百姓家庭,为符合婚龄的青年牵线搭桥,让单身男女有机会结婚。这项政策取得了很好效果。据统计,到李世民在位后的649年,全国户口数已达280万户,比他登基前增加了许多。

李世民之所以这么重视鳏寡再婚配,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唐朝奉行的是父系血统社会,嫡长子继承家业的习俗非常强大。所以一旦丈夫去世,妻子往往会被逐出家门,回到娘家生活。同时,要找一个没有孩子的寡妇再嫁也不容易。这就造成了大量符合生育年龄的男女“荒废”。

李世民鼓励鳏寡改嫁,让这部分人重新组建家庭,可以增加人口数量。当时正值唐朝初期,国力强盛,很需要人口红利来支撑经济发展。所以这项政策符合国情,获得了良好实施效果。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降低了法定结婚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即可成婚。他还向生男孩的妇女发放粮食奖励。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婚姻率与生育率的提高,人口数量稳步增长,为唐朝的繁荣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可以说,李世民通过鼓励再婚配等一系列措施,增进了人口数量,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政策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国情,也展现出李世民卓越的治国能力与远见。

李世民人口妙计,开启大唐人口爆炸式增长

李世民即位后,迫切希望改变大唐国力衰微的局面。如何扩大国力,增加劳动力?李世民认为,提高人口数量是头等大事。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育的政策。

李世民下令将宫女发配民间,鼓励她们结婚生子。同时,他还命令各地官员必须达到一定的“嫁娶率”,不达标的将受到处罚。这些措施解决了不少男女的婚姻问题,直接带动了生育高峰的到来。

当时许多达官贵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民百姓,也鼓励了跨阶层通婚。宫女们出宫结婚,也为平民百姓增加了找对象的机会。李世民甚至明令,已婚男子必须在一定年限内生育子嗣,否则会受到罚款。这让很多夫妻不得不生育,以避免处罚。

并且李世民非常注重大力发展农业,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他采用了均田制,确保每户人家都有田地耕作。同时,他还派兵深入边疆开垦新田,增加粮食产量。百姓温饱了,也就更有心思成家立业。当时开垦的新田范围从今新疆一带,延伸到朝鲜半岛,大大拓宽了大唐的领土和粮食来源。这也吸引了外族人前来大唐谋生,增加了人口数量。

李世民还十分注重选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给平民百姓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百姓觉得只要儿子学有所成,就有希望进身仕途,也就更积极生养儿女。当时科举中选拔的人才,不仅限于儒学知识,还有兵法、算学、医学等方面的人才。这些官员为唐朝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使普通百姓看到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进一步激发了生养子嗳的热情。

李世民同样重视发展医疗事业,编撰新药方,提高医生的医术。以前多数疾病无法治愈,现在病患存活率大大提高,婴儿夭折率也大为降低。百姓不再担心生儿育女,敢于生育。当时医学发展到可以进行简单外科手术,治疗部分外伤。还导入了不少外国药方,丰富了医生的医疗手段。许多先前无法治好的疑难病症,也得以治愈。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得到改善。

在李世民一系列促生育政策的推动下,大唐的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贞观时期,全国人口就从2500万激增至3000万。到唐高宗时达到3800万,武则天时期达到6050万。最终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顶峰的8000万人口。

可以说,没有李世民的人口政策,就没有后来大唐的辉煌盛世。正是人口数量的大幅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和兵源,使大唐在李世民以后数百年间国力鼎盛、威震四方。李世民的人口妙计,奠定了大唐巅峰时期的基础。

但同时,玄武门之变,也让李世民充满了争议,但仔细去想想,当时的天下,几乎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难道他还没有资格去争吗?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622年的一个清晨,李世民突袭太子李建成的府第,史称“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在历史上掀起了巨大争议,成为隋唐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李世民的支持者认为,此举是历史的必然。李世民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先后在玄武门之变前的虎牢关之战、薛仁杲之战、王世充之战三次大胜,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唐朝,功勋卓著。与之相比,太子李建成虽有才学,但焉能与当时功高盖世的李世民相提并论?

更何况,唐朝江山是李世民用马革裹尸、血染沙场平定天下得来的,李建成哪里有资格与之争天下?李世民已经成为天下第一人,皇位非他莫属。玄武门之变不过是巩固其地位的必要手段,如果李世民打下了天下,却还不能去争一下皇位,那才是太冤了。

而李世民的反对者则认为,李世民行径不义。李建成毕竟是嫡长子,李世民不该弑兄篡位。何况,李渊作为老皇帝,想通过提拔李建成等宗王以制衡李世民,也是出于维护政局稳定的考量。李世民强取豪夺,助长兄弟阋墙、宗室纷争之势,难免酿成祸端。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进展复杂而矛盾。李世民确立地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隋末各阶层势力盘根错节的社会矛盾,使唐朝政局渐趋稳定。但与此同时,他也不得不动用手段清除异己,牺牲原有秩序与伦理,埋下了日后宫廷暗斗的种子。历史没有绝对正确的路径,它是利弊并存、曲折前行的。

放在更大的历史画卷中看,玄武门之变意味着隋唐鼎革的完成、唐盛世的开启。李世民接过了乱世的大旗,开创了一个空前绚烂的时代。而新秩序的建立,注定意味着旧秩序的覆灭。我们不必做出简单的道德判断,而要理解历史大势,把事件置于其大背景中审视。

玄武门之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权力的转移、政局的重组。它也是唐初各阶层力量对话的结果,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集体选择。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历史,甄别真知灼见,而非陷入表象的论战。唐盛世终将来临,这是李世民个人志向之上、历史进程之中的必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人口数量   大唐   妙计   宫女   国力   妙招   光棍   唐朝   人口   政策   国家   全国   历史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