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不再隐瞒,揭开当年被“免职”原因,人事调动只是幌子!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张仅仅

编辑|娱评宝鉴

前言

“有人说啊,人呢,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眼睛一红,心就黑了。”

提起黄宏可能有些陌生。

但要是说起他的台词,就会恍然大悟:“嗷,就是他呀。”

而黄宏出道几十年。

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演小品”,这一件事上。

曾连续登上春晚24年,被称为“春晚最强钉子户”。

不仅如此,还被观众冠以“小品之王”的称呼。

但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突然“销声匿迹”。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黄宏放弃事业选择“消失”?

1.

东北是个奇妙的地方。

好像每一个东北人都有当喜剧人的天赋。

被称为“小品之王”黄宏就出生在黑龙江。

尽管从小黄宏就展现了非凡的喜剧天赋。

但他的成功也绝非偶然。

黄宏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快书演员。

黄宏从小就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长大。

而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因此改变了命运。

黄宏是个可塑之才,经常会在街坊面前有模有样的学父亲表演的样子。

而这一切,也都被父亲看在眼里。

因此,他会经常给黄宏“开小课”,还给黄宏送去了少年宫进行锻炼。

就这样,黄宏的艺术人生拉开了序幕。

黄宏13岁那年,刚好沈阳文工团下乡招生。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二话没说就跑去报名。

万万想不到,只有13岁的黄宏竟然考了第一名。

除此之外,他还是全市唯一一名特招小兵。

而黄宏的才能在加入文工团之后,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加入文工团第二年,黄宏就开始自己创作剧本。

《姜大叔保猪场》是黄宏的第一部作品,表演从开始到结束,期间笑声就没断过。

观众的反应给了黄宏极大的鼓舞。

也正因如此,一颗种子在黄宏心里“生根发芽”。

2.

在文工团几年时间,让黄宏的创作变得越来越成熟。

而他也懂得“知识才是唯一力量”。

于是乎,黄宏便在干部中心自修大学。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1987年,黄宏的人生出现了转折。

这一年黄宏不仅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还登上了辽宁电视台的春晚舞台。

但要成为央视春晚的“宠儿”,却还是道阻且长。

而在确定出演辽宁春晚同一年。

黄宏经熟人介绍把一部作品投稿到了央视。

但却因那年春晚小品节目太多而被婉拒。

可没想到第二年,黄宏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1988年辽宁春晚,黄宏一人分饰三角的小品《招聘》取得了重大成功。

而他也终于引起了央视的注意。

次年,黄宏接到了来自央视春晚的邀请。

修改版《招聘》再次大获成功。

自此之后,黄宏便在央视舞台一发不可收拾。

1990年的元旦晚会,黄宏和宋丹丹首次合作《超生游击队》。

这一亮相,让小品和主演红遍大江南北。

随后他和宋丹丹多次合作。

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部又一部经典作品。

还成为了荧幕“最佳小品情侣”。

然而这对“黄金搭档”,却在风头正盛时“分道扬镳”。

据传闻所说。

宋丹丹和黄宏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因意见不合发生争吵。

无奈之下只好“散伙”,各走各的。

但“黄金搭档”的分手却没有影响两人的事业。

反倒在那之后,两人都登上了新台阶。

宋丹丹转投本山大爷“怀抱”。

“白云黑土”又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品。

而黄宏呢?

他更加刻苦钻研自己的小品剧本。

黄宏清楚知道,作品只有深入群众才是一部好作品。

因此那些年间,他每部作品的主角都落在了“民众”两个字身上。

事实证明,黄宏的想法果然没错。

从《擦皮鞋》到《装修》,从《邻居》到《开锁》。

这些接地气的题材和角色,都让观众倍感亲切。

并让黄宏成为了央视春晚最期待的人之一。

然而,就在大家都期盼着他再次为大家带来惊喜的时候。

黄宏却“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

3.

“黄宏上午刚被免职,下午就被一帮人带走了!”

不知从哪里传出的消息不胫而走。

尽管当时工作单位说明,黄宏只是正常的人事调动。

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这个理由缺乏说服力。

再者,对于那样的传言,黄宏本人却没有出面回应。

这让网友们不得不多想。

毕竟那几年国家在大力抓“老虎”。

黄宏就任八一制片厂厂长,接触到的人和事会是寻常?

这很难不让网友“想入非非”。

常言“总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难道黄宏这次“鞋湿了”?

所幸,多年以后。

黄宏出面解释了这场“乌龙”。

当年一边担任八一制片厂厂长,一边还要为春晚进行剧本创作。

年纪渐长的黄宏逐渐有些力不从心。

而他对舞台也有别样的执着。

哪怕不上台,也不能把烂作品献给观众。

正是这样的想法让黄宏决定退出春晚,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结语

黄宏是属于无数人的“小品之王”。

而他在央视舞台上的表演。

不仅是一代人的印记,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如今的黄宏已经不再年轻,也无法再次登台为大家带去欢乐。

但他依旧是大家心中,敬仰喜爱的喜剧演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文工团   制片厂   辽宁   幌子   剧本   小品   喜剧   央视   当年   观众   父亲   人事   原因   作品   黄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