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增速有望提升 湾区需发力生产性服务业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速落地重点项目,加快全球创新要素聚集。 南都拍客 陈烁明 摄

10月28日至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新落成的IFF永久会址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政要、国际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代表共聚讨论全球经济的重振与合作。亚洲经济发展受到瞩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更是其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升至4.6%,预计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约三分之一。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亚洲在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方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那么,亚洲经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亚洲经济增长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又如何迸发新活力?

以市场和出口经济为主导

亚洲经济前景广阔

当前,经济复苏尚未达到预期。10月,IMF预测,全球经济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增速均低于3.8%的历史(2000年至2019年)平均水平。

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亚洲崛起和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推动作用》论坛开场致辞中表示,目前经济复苏预期未落实,但亚洲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有希望。IMF预计中国经济2023年将增长5.2%,而且今后仍然能够保持这样的势头,中国将会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左右。

谈及亚洲经济崛起的原因,与会专家认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IFF理事、日本瑞穗研究所主席、亚洲开发银行前行长中尾武彦谈到,“亚洲自从开始以市场和出口经济为主导之后,经济增长得非常快。能源、电力、教育和医疗体系完善也是经济增长很重要的基础。”中尾武彦说。

政府干预也是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国际清算银行(BIS)亚太区首席代表张涛表示,亚洲国家的政策决策方更加考虑稳定和增长之间的关系,政府采用互补宏观和微观的政策进行事先干预,为金融稳定作贡献。

存在结构性问题

需推动绿色转型

尽管亚洲有独特的增长战略,但目前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并且存在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影响。韩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Suh Young-kyung认为,当前亚洲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结构性问题:政府主导的限制性、私人和公司债务高企以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未变富先变老”。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则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恢复未达预期的原因,“中国之前的经济增长模型较重地依赖于房地产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出资,所以中国必须要做转型。”汪涛说道。她进一步表示,中国不需要在所有的领域去创新,可以投资到技术、设备上,做绿色转型。她认为中国关键需要做的改革还包括国企改革、支持私营经济、户口改革、养老金改革等。

焦点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如何迸发新活力?

生产性服务业赋能湾区发展,金融提供动能

此次IFF20周年全球年会首次在位于南沙的IFF永久会址举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与会嘉宾共讨的重要议题。与会嘉宾认为,湾区要扩大制造业方面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且发挥港澳开放的金融体系、接轨国际等优势。

“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就要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优势互补,才能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在《大湾区与粤港澳一体化发展》主题论坛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提出这一观点,引发与会嘉宾的讨论。黄奇帆强调,当今世界凡是高质量的终端、装备和制造业,50%-60%的价值是由服务产生的。把生产性服务业搞好了,高质量制造的效益和价值才能显现,中国才能成为服务贸易大国。

科技创新就像一辆汽车,科技是引擎,而金融是动力能源。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港澳又如何为湾区经济赋能?黄奇帆表示,在开放度上,作为贸易自由港的香港引导着大湾区,能与广东大体量的资金、制造业规模等形成优势互补。

IFF理事、澳门银行公会主席叶兆佳表示,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澳门要进一步发挥高度开放的金融体系,以及对接国际特别是葡语国家的优势,发挥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作用,做好连接海内外市场的桥梁。

今年以来,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对此,IFF副理事长、澳门经济财政司前司长梁维特建议,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要不断跟踪了解业界执行“湾区标准”时所遇到问题,吸纳业界建设性意见,优化政策措施,并适时研究通过法律手段为“湾区标准”的实施提供保障。

除了港澳地区,近年来,广州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秀彬介绍,广州通过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为全市超过11000家科技企业累计提供授信超过了140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过了840亿元。全市上市公司中超过一半为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林平介绍,今年9月末,广州全市的科技创新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9.6%、29.3%和12.2%。同时人行广东分行还积极推进南沙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的开放试点,加强与港澳在科创金融服务方面的联动,有效地运用自由贸易账户、外债的便利化、跨境股权投资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向科创企业提供融资超过300亿元。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正不断完善科创金融政策体系。“近期,人行广东分行与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金融支持南沙的专项政策文件。”林平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见习记者 彭乐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亚洲   服务业   南沙   经济   澳门   中国   全球经济   经济发展   金融   粤港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