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死后,以色列为何走向日本化,在中东越来越极端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任先生

编辑|任先生

巴以冲突的爆发,让不太平的中东再一次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以色列为了彻底剿灭哈马斯组织,甚至不惜向巴勒斯坦地区的学校、医院进行无差别的袭击,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有专家称,今天的以色列像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巴以之间的冲突和纠葛,已让以色列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在国际上的一系列行为愈发极端化。最终受伤的,也只能是以色列本国的国民。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今天看似已经无解的巴以局势,也让人不禁想起曾经为了巴以和平而奔走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拉宾在任期间,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奥斯陆协议》,双方一度达成和平。然而,随着拉宾于1995年被以色列右翼组织暗杀身亡,《奥斯陆协议》随之名存实亡。以色列在疯狂和毁灭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

那么,以色列的前任总理拉宾究竟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他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和平做出过哪些方面的贡献?在他遇刺身亡之后,为何以色列愈发癫狂,走向了一条毁灭他人和自我毁灭的道路?

鹰派总理,狼狈下台

今天提到以色列的前总理拉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东地区和平的调停者,是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一样为了推动中东和平而做出牺牲的伟大人物。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拉宾第一次担任以色列总理的任期内,他是以色列国内著名的鹰派代表。

1922年,拉宾出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泽德克医疗中心。彼时的巴勒斯坦地区仍然在英国的“委任”统治之下,尚未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拉宾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大。

家庭出身优渥的他,既没有对英国的委任统治感到憎恶,也没有犹太复国主义的远大抱负。青年时代的拉宾就读于当地的嘉道理农业高中,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巴勒斯坦地区的一名灌溉工程师,缓解巴勒斯坦地区农业的干旱难题。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拉宾的命运。在这场人类空前的大战中,拉宾看到和自己一样无数的犹太同胞惨死在纳粹德国的屠刀之下。由德国名将隆美尔指挥的德国非洲军团大举进攻埃及等中东地区,倘若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聚居地也被纳粹德国攻陷,那么犹太民族将很有可能彻底被纳粹德国被抹去。

亡国灭种的危机,彻底激起了拉宾的民族主义责任感,他放弃了做一名农业灌溉工程师的想法,于1941年加入哈迦纳的帕拉玛赫部队,这支部队是当时巴勒斯坦本土驻军精英中的精英,大部分由犹太人构成,这支部队也正是日后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

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拉宾于1947年被升任为帕拉玛赫部队的参谋长,从此跻身以色列军方高层,这也为他日后的从政之路奠定了基础。

1948年,联合国通过了批准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的决议。然而,犹太人重新建立的以色列国,却是在巴勒斯坦人世代生活的土地上。联合国通过的这项决议,引发了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埃及、叙利亚、沙特等阿拉伯七国发出警告,一旦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独立建国,那么阿拉伯国家联盟将采取军事行动。

1948年5月15日,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凌晨,阿拉伯七国联盟集结4万余人的部队,跨过边境线向以色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以色列在建国的第二天,便面临着覆灭的危机。

由于以色列刚刚宣布建国,国家的一切事务百废待兴。因此对阿拉伯国家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阿拉伯七国联军长驱直入,很快便逼近了以色列的首都耶路撒冷。

在以色列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拉宾挺身而出,组织了耶路撒冷防御战,抵挡住了阿拉伯七国联军的攻势,为以色列扭转战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阿拉伯国家七国联盟对以色列的进攻,引起了美国对中东局势的关注。1948年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议,要求以色列同阿拉伯七国停火36小时。

在这宝贵的36小时里,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回到以色列国内参加战斗,英美法等西方国家的武器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以色列,这让以色列在停火36小时结束后,立即扭转战局,击败了麻痹大意的阿拉伯国家联军,取得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

而在以色列军队进入反攻阶段之际,拉宾本人也率领以色列军队突入内盖夫地区,击溃了阿拉伯国家主力:埃及的军队,为以色列取得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这并不是拉宾戎马传奇一生的结束。1964年,功勋卓著的拉宾被升任为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在1967年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拉宾指挥的以色列国防军大展伸手,近乎彻底摧毁了阿拉伯国家主力埃及的空军,并且再次击溃阿拉伯国家联军,使埃及彻底失去了与以色列一战的实力。

而第三次中东战争从战端爆发到以色列大获全胜,仅仅花费了六天的时间,这场战争也被后世称之为“六日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拉宾在以色列国内声名大噪,一跃成为了以色列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1968年,46岁的拉宾从以色列国防军中退役,担任以色列驻美国大使,正式踏上从政之路。

在经过担任驻美国大使的从政历练后,拉宾于1974年毫无悬念地以压倒性优势夺得以色列总理的宝座。在担任以色列总理期间,有过军伍经历的拉宾向来以铁腕手段著称,他拍案决定的“恩德培行动”,让以色列国防军突袭乌干达机场,并成功救下了被劫持的102名人质,为现代军队的特种作战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拉宾很快发现:治理一个国家远远要比管理一支军队困难得多。两桩丑闻的爆发,让拉宾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第一个总理任期:一件事是他在以色列的安息日那天同以色列军官一起迎接美国的F-15战机,另一件事便是拉宾的夫人被曝光涉嫌收入来源不明。

这两起丑闻的爆发,无疑给拉宾的仕途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很快拉宾便从以色列人人称赞的民族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在民间舆论的压力下,拉宾只好选择下台静候自己的时机。

第二次担任总理,推动巴以和平

下台之后的拉宾依然关注着以色列政坛的风云变幻,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保持着自己对阿拉伯国家的强硬立场。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起义爆发后,拉宾是暴力镇压巴勒斯坦起义的坚定支持者。为此,拉宾甚至说道:

“我们应该砍掉那些巴勒斯坦起义者的手足。”

然而,在1992年,拉宾第二次担任以色列总理之后,这位昔日的鹰派总理却一转以色列强硬的外交方向,他本人反而成为了促成巴以和平的重要推动者。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拉宾于1992年再次就任以色列总理之际,以色列当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多年来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在以色列已经失灵,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的经济困境笼罩着以色列,当时以色列的民生状况已经不容乐观。想要改变现状,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为以色列经济注入活力。

在以色列陷入困境之际,手足无措的以色列人再次想到了他们昔日扶大厦于将倾的拉宾——然而,1992年的拉宾已经到了70岁的高龄。

但面对着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拉宾依然肩负起了重担,在上台之际承诺将会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以缓解以色列当时面临的经济危机。然而,国家想要进行经济改革,就必须要拥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这正是以色列当时欠缺的。

在拉宾就任以色列总理的第二年,中东便烽火再起,黎巴嫩境内的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破坏了以色列大量的民用建筑。作为报复,拉宾批准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境内开展长达7日的军事行动,目的便是为了肃清黎巴嫩境内的真主党势力,史称“黎巴嫩七日战争”。

如果从就事论事的角度来看,以色列并不是“黎巴嫩七日战争”中第一个开枪的国家。但是,当以色列决定在黎巴嫩开展报复性的军事行动时,以色列竟然惊讶地发现:明明“占理”的自己,反而成为了国际上被诸多国家纷纷谴责的对象。与此同时,活跃在以色列国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活跃起来,同以色列国防军开展起了旷日持久的游击战。

此时的拉宾才意识到:虽然以色列先后取得了五场中东战争的胜利,却让以色列实际上赢了军事,输了外交。赢了硬实力,输了国际道义。时至今日,以色列虽然能够在一次次的军事实力较量中战胜对方,但输掉外交,被国际孤立的国家,注定难以维系长久的胜利。

于是,拉宾做出了一个令以色列国内外都感到惊讶的决定:那就是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人阿拉法特讲和,以和平方式解决困扰以色列多年的巴以冲突问题。

拉宾此举引发了国内的轩然大波,不少军方和以色列国内政坛的鹰派视拉宾为“背叛者”,更有数以万计的以色列民族主义者走上街头,谴责拉宾的“卖国行径”。

面对着一众的反对之声,拉宾顶住了巨大的舆论压力,竭力为以色列争取了最为长远的和平。在美国的斡旋和调停之下,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领导人阿拉法特成功会面,双方签署了著名的《奥斯陆协议》,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的自治组织,巴勒斯坦同意放弃以暴力方式反对以色列,并且承认以色列政权的合法性。

拉宾在同阿拉法特进行历史性的握手后,拉宾激动地说道:“我们曾经是与巴勒斯坦人作战的敌人,但今天我们想以响亮而清晰的声音对巴勒斯坦人民说:我们为了两个民族的冲突,已经付出了足够的鲜血和眼泪,是时候该有一个终止了!”

拉宾的这一番演讲,让世人看到了巴以和解乃至中东局势恢复和平的曙光。然而,拉宾不知道的是:那时的他人生已经走向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遇刺身亡之后,以色列彻底走向癫狂

虽然拉宾的努力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争取了长久的和平,并且为以色列20世纪9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稳固的外部环境。然而,拉宾的一系列举措,也引发了以色列国内好战极端分子的嫉恨,这为拉宾的个人悲剧埋下了伏笔。

1995年11月4日,签署过《奥斯陆和平协议》的拉宾参加了特拉维夫以色列国王广场的和平集会。在这场集会中,极右翼激进犹太主义分子伊盖尔·阿米尔用一把自制左轮手枪朝拉宾的胸口、背部各开两枪,战场上近乎从未挂过彩的拉宾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

(拉宾遇刺)

由于当时的拉宾已经年过七旬,因此在他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已无力回天。不久之后,拉宾便因伤势过重与世长辞,终年73岁。十分讽刺的是,这位为了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奋斗和征战一生的军人和政治家,没有死在敌人的屠刀,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之下。

在拉宾遇刺身亡后,《奥斯陆和平协议》随后被以色列的后续政府废止。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也因以色列的后续政府不再履行《奥斯陆和平协议》,对以色列再次开展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原本有着熄灭迹象的中东战火再次被点燃。

在后续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战斗中,以色列虽然每次能够在正面战场上战胜敌方部队,却从始至终无法彻底根除巴勒斯坦的武装组织。巴勒斯坦一次次不胜其烦的武装袭扰,让以色列疲于奔命,采取的围剿方式也越来越极端,这让以色列在一条背离人道主义的错误道路上越来越远。

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在巴以冲突中对巴勒斯坦人民亮出屠刀的以色列,自身的下场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不仅大量以色列士兵血染沙场,埋骨他乡,就连以色列国内的平民也成为了被袭击的对象,昔日里被视为二战无辜者的犹太民族,也因为以色列近年的极端行径,背负了不光彩的骂名。

不可否认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自均为了双方的和平做出了诸多的努力乃至牺牲。然而,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对中东局势的介入,注定了这里难以拥有长久的和平,看似为掌控中东局势棋手的以色列,实际上恐怕也在超级大国面前难以摆脱“棋子”的命运,这正是以色列的国家悲剧所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命运究竟将何去何从?或许今天的人们都难以知道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无休止的同态复仇,必然会将这两个国家或地区彻底拖向毁灭的深渊,双方各自的百姓也注定将成为这场战争中最大的牺牲品与受害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以色列   中东   鹰派   阿拉法特   黎巴嫩   巴勒斯坦   犹太   阿拉伯国家   日本   和平   走向   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