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胜景·乡村之美和美乡村 幸福之源

秋日,是美景也是收获。

在黔西南州安龙县打凼村,渐渐泛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稻田间勤劳的农人正抓紧收割新一季的稻谷。

村落中,高大繁盛的重阳树依旧生机盎然,一栋栋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道两旁,潺潺溪流穿村而过,婉约灵秀的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在此随处可见。

打凼村优美的乡村景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摄

古树、古屋、古桥、古泉相映成趣,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族文化,使打凼村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诸多称号。

打凼村优美的乡村景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摄

放眼黔西南州,如今像打凼村这样整洁美丽的村庄正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涌现。富有文化特色的墙绘、竹木栅栏镶边的菜园、干净整洁的道路、鲜花盛开的庭院、正待丰收的田畴,一座座村庄镶嵌在自然山水间,展露着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道路平整、屋舍俨然、产业连片……在册亨县坛坪村,青山绿水之间,白墙黛瓦与“千户千面”的彩绘相映成趣,处处洋溢着现代“桃花源”的悠然自得;

产业道如发展“快车道”,茶山像旅游公园,村庄就是景区……在普安县联盟村,鲜红的三角梅与翠绿的茶山交相辉映,点染着“产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景色。

坛坪村村景一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摄

随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今,黔西南州越来越多的乡村在向着更加宜居、富裕、和美的方向发展。黔西南州各地正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

村民在坛坪村路上休闲散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摄

乡村生活品质建设,宜居宜业也宜游。

瞄准“城郊休闲游”、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的兴义市洒金村,青瓦石墙、绿树成荫、花开如锦的乡村美景和房前屋后种瓜点豆的“乡愁”庭院,不但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特色名片,也充分显露着村民们的幸福色彩。

“我们村现在道路干净了,房子经过改造也变得很漂亮,来村里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个小卖部,生意还不错。”说起开起小卖部后的生活,柏家香连连点赞。

洒金村在集体修缮改造后,发展了酿酒坊、乡村酒吧、榨油坊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并因地制宜整合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资源,以庭院为载体,让家园变花园、民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

村民们还利用庭院发展起了特色种植养殖、休闲农庄、小型采摘园等农文旅融合产业。

游客在洒金村打柴山游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摄

乡村旅游大有可为,产业发展如日东升。

每到冬季,就是晴隆县鸡场镇学官社区大秀“颜值”的好季节。村庄四周脐橙、柑橘等果树环绕,山野飘香。

学官社区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晴隆脐橙”的核心产地,有着300多年种植历史,在清朝时期曾为朝廷贡品,声名远扬。

目前,学官社区投产脐橙4000余亩,不仅产业面积扩大了,还打造了现代化标准果园,同步配套建设轨道车、产业路、冷库、水肥一体化设施和脐橙分拣包装系统等,让果业持续发力助力振兴。

学官社区种植的脐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 摄

因地制宜,种茶、种果、种菜……黔西南州各个乡村在不同的赛道上跑出了各自的精彩。

2023年,黔西南州继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为载体和抓手,鼓励经营主体依托稻田、花海、果园、茶园等田园风光,结合城郊区位优势、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美食、自然风光,丰富田园观光、农事体验、运动垂钓、研学旅游等休闲农业业态,推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瑶 刘朝富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宋洁

三审 陈俎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喀斯特   黔西南   小卖部   乡村   脐橙   天眼   胜景   贵州   新闻记者   和美   村庄   幸福   产业   日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