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昆明更有活力

昆明金鼎广告文化产业园。 记者王俊星摄 金鼎1919。 M60文化创意园。 108智库空间。 记者王俊星摄 晋宁区福安村。新华社 团结街道乐居村。 弥勒寺公园一角。 卧龙古渔村。 记者黄晓松摄

在乐居古村落,点上一杯云南咖啡,享受生活;在虹山中路社区,充满怀旧气息的景观设计和人文烟火气撞了个满怀;在弥勒寺公园,花店、茶馆、手工艺品融入老房子,成为令人身心放松的城市一隅……昔日荒芜偏远的古老村落、陈旧的街巷社区、不再机器轰鸣的老厂房,在保留住自身历史痕迹、人文风貌的同时,通过一个个文化创意,重新走进昆明人的视野,变成市民惬意生活、休闲放松的新场所,也成了更富吸引力的昆明旅游新地标。

古村落

在文化创意中

一个个被“唤醒”

人间烟火气,尽藏村落里。

不需要出游远方,在昆明周边安静古朴的村落里,就足以让人感到惊喜。

位于昆明西郊团结街道的乐居村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彝族古村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着昆明市内保存最好、数量最大、最原生态的“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留意起这些古朴的村落,原本很多年轻人走出去的乡村,现在又有更多年轻人“走回来”了。

村里的老房屋在保留原始特色的基础上,改造成了土窑烤面包店、咖啡馆、客栈民宿、茶馆等店铺,古老乡村也由此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吸引来大量游客。

九犀面包是乐居村里有名的面包店,面包采用土窑烤制,到这里的市民游客几乎都会买一份面包带走。店主老赵介绍,此前经常来乐居村摄影,很喜欢这个古村落,当时看到保留得很好的四合院,加之团结街道有很多果园、山泉,于是,有着20多年烤面包经验的老赵在2020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住在一个安静的村庄,用绿色的食材,做自己喜欢的面包。

居住在官渡区的关女士很喜欢带父母来乐居村,买一份土窑烤制的松软面包,到老房子改建的茶馆里点一壶茶,坐着聊聊天。关女士表示:“这个古村落让我感到放松,乡野和文化气息交融,就好像来一次‘充电’,回到城市能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日常工作和生活。”

回忆往昔,老赵认为,在没有新村民来之前,村落仿佛在“沉睡”一般,很多无人居住的房子缺乏维护,久而久之便破损垮塌了。有了热爱村落、热爱四合院的新村民以后,通过尽量保留旧居原貌又融入文化创意的设计和改造,赋予了乐居古村不一样的魅力。目前,不少艺术家也在此居住,开启研学、绘画等文化艺术课程,让更多人来到古村落、了解古村落。老赵表示,改造后的古村落,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把当地的土特产卖出去,从而增收致富,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创意唤醒乡村,不仅是乐居村。在同样拥有百年历史的卧龙古渔村,游客可以走进卧龙乡村博物馆和乡村图书馆,感受百年建筑和现代设计融合之美;在晋宁福安古村,游客会惊喜于与刺绣、剪纸、花灯等非遗技艺的相遇;在滇池边的百草村,游客可以选择喝一杯咖啡、住一晚山野民宿,让时间慢下来,静静感受水边的闲适宁静……一个个古村落,正在与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融合交汇,焕发新活力,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形成良好的乡村绿色经济循环。

旧厂房

几经浮沉

成为“秘密艺术基地”

虹山面粉厂的月饼,一直深深留在不少昆明人的记忆中。抗战时期,为支持西南联大,照顾到一些吃不惯大米的北方学者,虹山面粉厂应运而生,产品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对于老昆明人来说,几把包装朴实的面条,中秋时入口酥松、油而不腻的火腿月饼,就是记忆中的童年味道。

几经浮沉,过去热闹的厂房渐渐沉寂下来。但近年来,这些老厂房又有了新变化,不少年轻的面孔,出现在了虹山面粉厂。在虹山西路18号面粉厂西南门内,原来的一间仓库,现在变成了一家集文学、中古家具、咖啡、艺术为一体的主题集合店。这里会举办各类展出、观影会、读书分享交流会等文化活动,不少人感叹,这里就像是一个藏于城市里的“秘密艺术基地”,静谧而独特。

在各类社交平台上搜索“虹山面粉厂”,便跳出不少笔记和打卡攻略。甘远毕业后定居昆明,变成了新昆明人。他认为,喜爱一座城市,就要先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因此,寻着各类攻略,他来到虹山西路18号,并因此了解了关于虹山面粉厂和西南联大的历史,也让他对昆明有了更深厚的感情。甘远表示:“文化的注入吸引我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座老旧厂房不一样的魅力,一砖一瓦,好像回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昆明,所见的一切都让我更加喜爱这座城市,也更想和这座城市融洽相处。”像甘远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文化创意的注入不仅赋予了老旧厂房新的生命力,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昆明的过去,并希望更深入地阅读昆明,和昆明缔结更深厚难忘的情谊。

除了虹山面粉厂,昆明还有许多类似的老旧厂房,经过精巧的建筑改造,又保留下历史文化记忆,收获了年轻人的喜爱。在龙泉路871文化创意工场里,一家名为“几两屐”的书店和老旧厂区巧妙融为一体,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拍照和体验。此外,散布在厂房内的咖啡店、花店、品茶店、艺术展示区等复合文化空间,让这个曾经的老厂区重新散发出烟火气。而位于五华区的云南纺织厂,在过去的纺织车间内开办起了纺织艺术馆;滇缅大道上的轴承厂改造成了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108智库空间……

老楼房

变身文创公园

吸引市民驻足

弥勒寺公园作为城市社区公园也在悄然变化。

这里原本只有老旧机关办公楼,很多昆明人未曾踏足过,平日也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此散步休闲。

通过文化创意改造,过去幽暗的办公楼走廊内灯光璀璨,里面也开办起了花店、咖啡馆、手作店、茶馆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工作室……不仅将老旧建筑重新利用,使其成为市民喜爱的场所,也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悠闲”。

围炉煮茶、在树荫下悠然放空、喝杯咖啡聊天、拍照发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聚集于此,融于环境中,那些经历沧桑岁月的老建筑仿佛在向游人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带给人不一样的独特经历,而悄悄融入的现代商业气息,为老建筑和公园带来新的生命力。

花植咖啡馆店主静静,便是被这里老建筑的独特魅力吸引,很快便决定在这里经营自己的一方天地。她介绍,后来,公园里又陆续进驻了一些茶馆和文化工作室、私厨等各有特色的小店,为公园增添了许多商业气息和文化创意,环境更美,烟火气也浓了。

居住在附近的小关很喜欢这个城市的一些小变化,她告诉记者,走在这些有历史感的建筑中,不仅能够释放生活的压力,还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旧街巷

引入文化产业

迸发新商机新活力

斑驳的砖石墙面上爬满常青藤、带着怀旧气息的景观设计、极具特色的涂鸦墙、精心打造的红色文化广场……走进五华区丰宁街道虹山中路社区,之前老旧模样已不见踪影。在这里,人文新高地与人间烟火气撞个满怀,文艺与生活和谐共生。

沿金鼎山北路向上走,就来到了拾翠民艺公园和金鼎1919文创园区,许多独树一帜、极具特色的建筑景观让人眼前一亮,咖啡厅、手工艺作坊、民族工艺品、书店、文创店铺、美术馆、特色商铺在这里汇集,吸引众多年轻人和文化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

丰宁街道地处五华区中部,是主城核心区和西北新城的连接点。据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依托浓厚的文艺氛围、丰富的文创资源、得天独厚的园区优势,丰宁街道坚持把文化赋能基层治理贯穿于辖区发展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强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构建融合平台、培育新兴业态,打造“虹山”党建品牌、“麻园”人文新高地、“金鼎”园区融合发展等IP品牌,以文艺“小支点”撬动绿美春城“大格局”。

截至2023年6月,丰宁街道辖区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21家,还有金鼎1919、M60文化创意园、拾翠国际民艺区、108智库空间文化产业园等产业园;代表性文化节有2个,五三青年艺术节和紫薇文化艺术节;非遗传承人30余人,艺术工作室100余家;辖区内从事文化产业的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有1457家,其中书店6家,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助推丰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产业在辖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昆明市内不少社区积极营造文化创意的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休闲、娱乐,昆明也涌现出许多以创意和文化产业为特色的社区、街道,通过整合文化产业与各类业态,提升了周边社区居民居住环境,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文化交流平台,在增添文化气息的同时,也让城市更有活力。

通过文化创意,把昆明各个古旧的村庄、街巷、建筑、厂房与现代社会巧妙衔接在一起,重新获得了人们的关注而孕育出更多的价值,也让更多人接触到昆明的厚重历史和文化气息。(昆明日报 记者郑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昆明   创意   茶馆   面粉厂   厂房   街道   活力   公园   建筑   城市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