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畔两座文化地标启幕,“一江一河”这些亮点组团上新了

上海两座新地标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白猫植物科普基地,将点亮徐汇滨江的文化版图。随着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启幕,这两座地标将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置身其中,人们会感受到独特的空间魅力。

白猫主展区是本次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区,它的前身,是位于滨江岸线南侧淀浦河边的原白猫洗涤剂厂库房。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策展人李翔宁介绍,白猫展区在改造中保留了厂房的主体结构和大部分外立面原貌。改造亮点是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植物,同时新建一座大型台阶,形似云朵,结合底层空间改造为一个半室外的生境花园。

白猫主展区 图片来源: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

“白猫展区的室内面积达到近5000平方米,共有40组建筑师、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团队呈现了超过100件精彩的室内作品。”李翔宁表示。

另一处新空间,更有百年历史。记者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了解到,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前身是“上海水泥厂”预均化库,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变迁。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图片来源:SHL建筑事务所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水泥厂

徐汇滨江曾是一条传统工业岸线,煤码头、飞机场、仓库和工厂沿江而建。1920年,上海华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在此成立,随后发展成亚洲最大的水泥厂。厂内曾有一台像时钟一样不断运转的机器,用于混合石灰石及其他矿料,形成化学成分稳定的生料用于后续水泥产品的生产。从这里出产的“象牌”水泥质量优良,上海海关大楼、国际饭店等外滩建筑都是用它来建造的。

随着社会发展,上海华商水泥龙华厂原址蝶变成为上海水泥厂,而后又因行业结构调整、区域规划升级,彻底告别了黄浦江畔,成为一处工业遗产。如今,这座独具特色的老建筑将再次焕发生机,蜕变为一座功能多元的艺术文化目的地。

由上海水泥厂预均化库改造而成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保留了极具特色的穹顶式建筑构架的场所。原本用于将原料输送到建筑内部的送料天桥也被保留下来。改造中,屋顶用半透明聚碳酸酯材料覆盖,在夜晚犹如一盏灯笼发散出朦胧的光。

今年以来,上海黄浦江、苏州河两岸新空间组团上新。市“一江一河”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黄浦江南延北拓工程加速推进,公共空间不断延伸。

在黄浦江畔,浦江郊野公园滨江漫步区5.3公里的滨江岸线在5月份全线贯通,浦东滨江南延伸工程在7月份实现2公里岸线贯通开放,杨浦共青森林公园及中石化段滨江空间贯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北外滩国客中心航海公园项目在7月份建成开放,黄浦滨江外萃丰弄绿地加快建设,董家渡景观花桥建成开放。世博文化公园、三林楔形绿地等建设稳步推进。

嘉定苏河源公园作为苏州河中心城段规模最大的滨水绿地之一,在7月份全面启动施工建设;4月初,苏州河长宁段周桥四号地块公共绿地正式亮相;梦清园、景源时尚产业园等苏州河沿线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及绿地加快开放;苏州河15座桥梁景观灯光提升工程已完成3座,其余正在加快施工,力争进博会期间全面完成。

重点区域功能载体拔地而起。杨浦滨江加快推进上海船厂、杨浦大桥、杨树浦发电厂三大区域组团规划发展,中交、中节能、美团、B站、抖音等项目正在施工中。虹口北外滩91街坊新地标项目进行桩基围护施工。徐汇滨江推进西岸金融城、数字谷、传媒港、热力秀场等产业组团建设,西岸传媒港地下商业空间开始装修施工,西岸国展中心进入主体施工。

市“一江一河”办表示,今年还将加快推进滨江贯通岸线向南北延伸、向腹地拓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休闲、生态绿色空间。聚焦杨浦滨江中北段贯通,包括上海理工大学、共青森林公园、中石化等区段;苏州河外环绿地滨水空间等项目实施推进。同时,加快推进体育资源发展利用、儿童友好空间打造、苏州河旅游码头布局、滨江轮渡站综合利用、户外招牌广告等转型研究及规划的编制实施,提高“一江一河”空间品质。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SHL建筑事务所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戚颖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黄浦   上海   杨浦   滨江   穹顶   江畔   地标   西岸   水泥厂   绿地   展区   亮点   文化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