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演了济公后,他身上接连发生“怪事”,至今也解释不清楚

前言

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背后,都有难以言表的故事。

话剧演员游本昌,他拍摄《济公》时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折射出一个演员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生活中许多看似巧合的事,其实都有其意义,我们需要格外用心去理解。


一、

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决定拍摄神话题材的电视剧《济公》,并敲定由话剧演员游本昌出演济公一角。

当时已近古稀的游本昌,经历过出家和还俗,靠着自身的悟性和毅力在话剧界小有名气,但演艺事业达到瓶颈。

拍摄《济公》成了他在银屏上一展身手的机会。


获知这个消息后,游本昌欣喜不已。

一来是因为这是他第一个担纲大役,二来是因为他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6岁时就出家为僧,虽然15岁时还俗,但那段经历仍对他的一生产生着影响。

小时候家境贫寒的游本昌性格孤僻内向,经常生病。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一位算命先生指点有佛缘,如果不尽早出家可能活不过13岁。


于是,他6岁那年就被父母寄托到了寺庙,开始了苦行僧的生活。

在寺庙里,游本昌过着修行和工作的日子。

起先他并不适应,但是渐渐地,寺庙成了他的家。

每天听着梵音,打坐诵经,面对着高远的佛像,游本昌的内心也变得平和开阔。

9岁时,他更是虔诚皈依了佛门。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15岁那年,游本昌还俗离开了寺庙。

文革带来的动荡,使得宗教信仰遭到破坏,他也只能离开故地,重回尘世。

虽然还俗,但那段托生于佛的岁月却成为游本昌一生的财富,这份宁静、善解人意的气质伴随他走过了接下来的人生旅途。

如今,能够饰演济公这个象征善良和智慧的人物,对游本昌来说无疑是一个殊荣。


他马上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角色中,汲取着过去僧侣生活的点滴所带来的感悟。

为了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角色,游本昌马不停蹄地准备起来。

他查阅大量关于济公的典籍,还逐一观摩各地济公雕像的细节特征,以期塑造出一个生动传神的形象。

济公的形象丰富而立体,游本昌在准备期间几乎入戏太深,他时时刻刻思索着如何去理解和体现这个千年以来深受百姓敬仰的人物,甚至在梦中也徘徊于古代的景象之中。


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对这个角色有了充分理解,并凭借着自身的悟性将一个破烂而慈悲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当他“踢踢踏踏”地走进剧组,所有人都为之一振——这就是济公的感觉,游本昌完美地找到了这个角色的灵魂。

二、

1985年初,《济公》在北京市郊的一个村庄开始晒组拍摄。


当时中国的电视剧以实景拍摄为主,群众演员和场景都尽量按历史原貌呈现,任何一点细节都不能马虎。

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52岁的游本昌在拍摄处罚场景时,并没有使用替身,而是当场挨了几十板子。

剧组工作人员都为他的敬业精神折服。

当板子一下下落在身上时,剧痛难忍,但游本昌却心焦如焚,只想着这些苦难能够帮他更好地揣摩济公的内心世界。


他相信,唯有亲身体会,才能演绎出该有的境界。

除此之外,当时的饮食条件也较为艰苦,有一次在酷暑高温中拍摄吃饭镜头时,剧组的肉类已经变质发臭,但游本昌还是忍着恶心吃下了那些食物,只为不耽误拍摄进度。

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工作带来的种种困苦,因为他知道唯有这样才能完成这个角色。

在如此辛苦的拍摄条件下,游本昌对自己和整个剧组都严格要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所有人都为他的敬业精神折服,并且与他一起努力拍出最好的效果。


这份团队合作精神也帮助剧组在当时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拍摄任务,并最终呈现了一部精美的作品。

然而让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许多“灵异事件”。

三、

当时的特效条件有限,大部分戏份都需要动用“物理特效”来呈现。


其中有一场倒酒的戏,通过在酒壶底部开个小口,配合错位拍摄的手法,酒壶看似怎么倒也倒不完。

这种手法在拍摄中屡试不爽。

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些场景的效果竟然不靠后期制作就神奇出现了。

还有一场游本昌在外游荡的戏,镜头里飞进一只蝴蝶,仿佛与他有心灵感应一般,蝴蝶真的就飞到了他伸出的扇子上。


当时正在拍摄的工作人员都惊呆了,谁也不敢相信这个巧合,只能说是上天眷顾此剧。

再有一次,是拍摄济公与黑风道人斗法的戏码。

本想通过开大风扇制造狂风效果,但最大功率的风扇竟然吹不动路边一棵小树。

正当剧组准备改拍其他片段时,游本昌一到场,狂风竟然自然而然地刮起,持续了足足两个小时,且只在拍摄区域刮风,其他地方一切风平浪静。


所有人都惊呆了,明明之前无论如何也刮不起分毫风力,此时风却完美地配合了拍摄。

工作人员笑言这其中定有神奇,也许是济公的灵力保佑。

这些匪夷所思的巧合,无不让人对戏剧效果刮目相看。

此外,有一次需要大量群众演员的场景,当得知次日要下雨时,剧组只能祈祷拍摄的时候不要下雨。


第二天果然奇迹出现,周围都在下雨,就只有拍摄现场一片晴空。

所有演员在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拍摄,而一收工,雨势就重新降临在拍摄地。

再后来拍摄求雨的戏码时,正值干旱天气。

剧组开玩笑让游本昌去求雨,谁知第二天就真的下起了大雨。


这一连串的“巧合”,简直不像是人力可控制,而剧组的每一个人也都为之震撼。


四、

当《济公》拍摄完成后,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口碑。

52岁的游本昌也在剧中非凡的演技下,一举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他终于迎来了演艺生涯的高峰,完成了从话剧演员蜕变成银幕明星的转型。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事业达到巅峰之时,妻子却患上了绝症。


为了照顾妻子,游本昌选择暂时退出演艺圈。

四年后妻子病情好转,但他的演艺事业已经走下坡路。

当初因为《济公》红透的他,如今已然淡出大众视野。

为了重振声威,游本昌选择继续演绎自己最拿手的济公这个角色。


他自导自演了话剧《济公游记》,希望能再次激发大众对这个角色的记忆。

也正是凭借着这个熟悉的形象,游本昌才重新让观众们想起了他,逐步重回演艺圈。

2000年,已年过古稀的他继续自导自演话剧,但多次投资失败,一度濒临破产。

许多人劝他放弃,但他只是剃度重新出家,同时不断借钱来完成自己心目中的话剧梦。

他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不断汲取着出家时期的恬淡与积极的精神力量。

直到晚年,他还在舞台上耕耘,将一个个话剧孜孜以求地搬上舞台,向观众展示他对表演艺术的热诚。

每一部话剧,他都倾注全部心血,只为呈现最好的效果。

虽然收入微薄,但游本昌从未放弃过舞台,因为那是他毕生的热爱。

或许,拍摄《济公》期间那一系列的灵异事件,正是老天爷对他诚心诚意的肯定。

人生充满未知,唯有对梦想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才是走下去的动力。


90岁的游本昌至今还在追逐他的话剧梦,用一生来诠释着什么才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结语

拍摄《济公》对游本昌来说是一段传奇旅程,既展现了他对表演艺术的追求,也让观众见证了生活中难以解释的力量。

我们不必过分解读这些事件,而是应该欣赏一个演员毕生的敬畏与坚持。

正如济公云:“读书做事,当认真;生老病死,别无奈何。

”珍惜眼前,才是人生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济公   怪事   话剧   剧组   寺庙   巧合   场景   所有人   演员   角色   身上   效果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