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贵州的十大历史名人,你知道几个?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晚年自号抱冰老人。他曾担任过总督一职,因此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是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近代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多贡献。他早年在京为官,属于清流派。自光绪七年他任山西巡抚,历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代理两江总督,晚年入军机处,直到1909年去世。他死后两年,爆发了武昌起义,清王朝灭亡。因此,他是清朝268年历史上统治阶级上层中最后一个死去的重要人物。

黎庶昌(1837年—1898年),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他是晚清外交家、学者。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咸丰十一年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同治元年(1862年)春到江南大营所在的安徽省城安庆拜见曾国藩,受委稽查保甲。黎庶昌在大营,每于深夜四更时分起床,挑灯读书。曾国藩一次夜巡,入黎庶昌室中,交谈古今史事,极爱其才,授意吴挚甫愿收黎庶昌为弟子 。

奢香夫人,原名舍兹,别名朴娄奢恒,出生于1358年,逝世于1396年。她是四川永宁(现在的叙永县)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系川南彝族土司部落的公主。她被誉为明代贵州的杰出的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故事流传至今,甚至被创作成了歌曲,如凤凰传奇在2009年发布的《奢香夫人》等。

杨粲,字文卿,小字伯强,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据播州(即今遵义)的杨氏鼻祖杨端之十三代孙。粲为杨轼之子,幼年过继给伯父杨轸为嗣。秉性好学,笃志典籍,尤擅长诗词。此外,杨粲墓位于贵州省遵义县龙坪公社永安大队的皇坟嘴,始建于南宋理宗淳年间(1241~1252年)。这是南宋播州安抚使杨粲夫妇合葬的大型石室墓穴。并且,遵义市城郊的杨粲墓,是播州第十三世土司杨粲及夫人墓,于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此后,该墓葬一直是研究播州土司、西南石刻艺术的重要物证。

尹珍(79-162),字道真,是东汉时期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牂牁郡毋敛(今贵州正安境内),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


尹珍作为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其办学授业的事迹遍及牂牁郡毋敛。他致力于传播汉文化,讲学授徒,以“孝廉”为校训,解惑传道,为南中文化贡献了一生。他的教育事业对川滇黔三省产生了深远影响,留下了诸多办学遗迹,至今仍有祭祀庙宇香火绵延。


此外,尹珍是贵州文化教育之拓荒人,他的不甘落后、奋发自强、热爱家乡、回报故土的精神成为贵州学人的楷模。他的书法艺术也颇受赞誉,被誉为“南域知学自珍始”。

海通法师,原名清莲,是唐代时期筹划建造乐山大佛并完成初期工程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黔中道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十二岁出家,师从于高僧慧净,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历天下,最后在嘉州凌云山找到了修行的理想地方。


海通法师的主要成就包括筹划和发起建造乐山大佛的工程。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现存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这座大佛的开凿发起人就是海通法师。他看到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水流湍急,每逢汛期常有水患,为了消除水患和保佑众生,他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大佛。


虽然经历了多次停工和复工的艰难过程,但最终还是由海通法师完成了乐山大佛的初期工程。他的卓越贡献使得乐山大佛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仍然屹立在那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辉煌成就。

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出生于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是晚清时期的知名官员。他在33岁时考中进士,并在官场上有着丰富的经历,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


丁宝桢在任职期间以廉洁自律著称,他注重民生,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因其清廉的形象和良好的政绩,他深受人民的敬爱,且在山东、四川、贵州等地都建有祭祀他的祠庙。光绪二年(1876年)初,他的长子丁体常被吏部以知府衔发往山西,这更进一步显示出他在政界的影响力。

孙应鳌(1527年-1584年),字山甫,号淮海,是明代贵州凯里市人,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诗人。他是王阳明在贵州的再传弟子,被视为黔中王门的集大成者,代表黔中王学的最高成就。

孙应鳌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官北京、江西、陕西、四川和湖广等地,足迹遍布当时的近半个中国。他在任职期间,不仅注重内部的教化,也致力于维护外部的纪律。此外,他广交天下学者,积极推广阳明心学,并著书立说,奖掖后进。因此,江右王门学者胡直曾将他与耿定向、赵大洲、罗洪先等人并称为“理学名儒”。

孙应鳌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1553年癸丑科进士,选庶吉士,后官至工部尚书。他在一生中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户、刑二科给事中,江西按察司佥事、参议,陕西提学副使,四川右参政,湖广布政使,郧阳巡抚,大理寺卿,国子监祭酒,南京工部尚书等职。

孙应鳌在学术界的贡献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他去世后被赐封为太子太保,谥文恭,并被列入孔庙乡贤祠。他的学术贡献和崇高品德使他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郑珍(1806年-1864年),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出生于贵州遵义的儒医之家。他在5岁时由爷爷郑仲桥启蒙识字,后跟随父亲郑文清学习。在道光十七年他成为举人,并被选为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但未行就去世了。


郑珍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史志专家,被誉为“西南巨儒”,也是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他的诗歌以描绘真实而生动的中国为主,展现出他对现代性的深刻理解。同时,他也是以描绘简朴的山水和生活为特色的一流名家,他的诗篇《巢经》被誉为第一流的诗篇。

莫友芝(1811年-1871年),字子偲,号郘亭,又号眲叟,出生于贵州独山。他是中国近代的学者、诗人,同时也是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更是宋诗派的重要成员。莫友芝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中举人,并在晚清时期担任曾国藩的幕僚,受命查访文汇、文宗两阁《四库全书》残本。


莫友芝的著作等身,成就卓越。他的书法作品以及他对宋元旧本书的研究都得到了深入的关注和研究。然而,尽管他在学术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但他在生活中却饱受科举失意、人仕无门之苦;家族开销巨大,使得他一生清贫。尽管如此,他的学术贡献仍然被广大学者所认可,并被誉为“西南巨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遵义县   贵州   湖广   遵义市   黎庶   贵州省   晚清   总督   石刻   出身   贡献   历史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