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亮出文化新地标,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12月底初露真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杰 鹿杨 潘之望

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古老运河畔,葱郁绿心旁,明后两天,位于副中心新落成的北京艺术中心将迎来两场测试音乐会,由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担纲,奏响贝多芬《大厦落成》序曲等名曲,为北京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做好声学测试。

历时近4年建设,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工程,于本月底具备竣工条件,12月底具备面向公众开放条件。

“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座文化新地标交相辉映,传承着北京城市的文脉,并将持续丰富市民的文化体验,展现古都的文化魅力。

北京艺术中心整体设计元素提取自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4134块折叠铝板组成的外立面如同舞台大幕徐徐拉开。

坐标 北京艺术中心

▶揭秘◀

墙面孔洞精确到毫米级别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当剧院越来越近,仿佛一出大戏即将登台——由形态各异的折叠铝板和透明玻璃幕墙组成的外立面,营造出一种“折幕”感,就像是在邀请观众:“舞台幕布即将拉开,抓紧入场。”

“剧院外幕墙共有4134块折叠铝板。可以说,无论内外,我们几乎完整还原了效果图!”北京建工集团剧院工程项目总工付雅娣说道。在工地上坚守了四个春秋,亲手打造出一座新地标,她的语气中有藏不住的兴奋。

北京艺术中心整体设计元素提取自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4000余块折线铝板组成的外立面如同舞台大幕徐徐拉开。

完整的还原度,首先体现在建筑细节。戏剧厅观众席,紫心苏色墙面由上至下,时而内凹,时而外凸,凸凹衔接处却平滑圆润,既没棱角,也没缝隙。众所周知,木质材料质地硬、缝隙多,难以做成大面积无缝拼接的效果。戏剧厅是怎么做到的?秘密就在于一种新型科技幕皮——带有肌理的树脂制品既有木的质感,又具有拼接少、颜色均匀、纹理完整的优点,能最大程度还原设计理念。

“使用如此大面积的科技幕皮,我们是国内头一个!”付雅娣介绍,因为是剧院工程,选材用料都需要符合建筑声学的严苛要求。因此,哪怕是墙面上的一个小孔洞,都需要精确到毫米级别。在戏剧厅的墙面上,透声小孔多达上万个,每个孔洞如同小拇指指尖般大小,它们全部是由工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切削而成的。

从蓝图到现实,工程准确还原设计理念的背后,也是我国建筑业技术进步的缩影。“剧院工程是百分百的中国制造、中国技术。”项目经理吴良良说,本世纪初国家大剧院建设时,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到舞台上的机械设备、控制系统,小到一块石材、一个音响,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如今,它们均已实现国产化。戏剧厅旁,一间500座的多功能厅,其采用的透声、吸声、扩散一体化声学设计墙体,更是由施工单位自主研发建造。

亮点▶ 9块球形玻璃板反射混响效果

完整的还原度,更是体现在音效效果上。在音乐厅,管风琴奏鸣后的雄浑乐章可以响彻整个空间,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盛宴。

音乐厅天花板上,9块大小不同的球形玻璃板,对音效的实现颇为关键。与传统的龟背反射板不同,它可倾斜,可上下升降,从而将混响效果反射到厅内每一个角落。

“包括座椅在内,音乐厅内的所有造型体都是反射器,在这儿听音乐会就像‘住在音箱里’。”付雅娣形容。

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内景。

功能▶ 多元化的“友好型剧院”

设计理念源自运河沿岸古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又名“文化粮仓”,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包括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及850座的室外剧场,总座位数约5750个。

作为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之一,北京艺术中心将由国家大剧院运营,可以实现大剧院演出剧目在副中心的无缝衔接、同步上演。未来,“文化粮仓”将成为国际性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心,一座多元化、全方位满足观众体验的“友好型剧院”。

大运河博物馆观众共享大厅(右)屋顶造型取自“船”,主楼(左)屋顶造型取自“帆”,向西可遥望“森林书苑”。 本报记者 潘之望 摄

坐标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揭秘◀

船、帆、水相呼应

与北京艺术中心相望的便是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南侧形似巨帆,北侧共享大厅形如船只,整体望去仿佛是镶嵌在城市森林中的“古韵风帆”。

大运河博物馆观众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

进入观众共享大厅,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超大空间。“未来观众可以在这里浏览展览信息、观看影片,甚至能开小型的报告会。”北京城建集团博物馆项目经理贾成亮介绍,两座建筑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连通,将各自发挥功能服务观众。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难度,就藏在风帆的造型中。

“船帆”造型的“桅杆”,就是主楼前6根斜插入地面的超高梭形柱,最长的一根高62米、重达60吨。6根超高梭形柱,长度不等,倾斜角度也不同,想把它们立起来可不容易。贾成亮告诉记者,项目团队反复探索,最终想到了预制加工、整体吊装法:先在工厂采用5G技术的全身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到现场后,再通过履带吊吊装到高空,分三段在空中“对接”。“根据规范要求,6根超高梭形柱的安装误差不超过10毫米,而我们做到了不超过6毫米。”

桅杆巍立,风帆正起。主楼屋面便是5扇弧面构成的巨“帆”,其中用于铺设屋面的2802块彩釉玻璃,没有一块是相同的——它们不仅形态不一,而且因为有的是半釉,有的是全釉,透光率和颜色也不尽相同。三维建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设中,计算出每一块玻璃的坐标点和参数。当阳光透过玻璃洒向地面时,观众就能看到深浅不一的斑驳光影,别有意蕴。

与船呼应的是水。共享大厅的地面铺满具有水纹图样的天然石材,仔细看,每块石材的大小、纹路都不一样。原来,这些石材也是先在工厂预拼好,现场再按照标记的序号铺装,确保呈现出水的意境。

未来,观众还将在这里邂逅真正的水街——蜿蜒的水街是一条100多米长的人工河道,通过引入大运河河水以及岸边店铺、街巷路口等景观,再现水运码头古今通衢的昔日盛景。

亮点▶ 242个支座吸收地震能量

保护文物,是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场馆的特殊功能。除了确保空间恒温恒湿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的神奇隔震装置,便应用在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贾成亮介绍,博物馆是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唯一一个设计有这种抗震设施的,在位于-9.4米至-7.3米的隔震层,设计有242个橡胶支座。

“这242个隔震支座可将建筑托起来,使博物馆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分离。即便遇上地震,这种设计可吸收70%的地震能量,让建筑晃动较小或不晃动,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和文物安全。”

功能▶ 一座智慧型综合博物馆

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享有“运河之舟”的美誉,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游客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

大运河博物馆内部,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由首都博物馆运营,以“城”为核心,将成为一座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博物馆。

北京城市图书馆天花采用了银杏叶片堆叠的造型,馆内的144根立柱宛如银杏树干。 本报记者 潘之望 摄

坐标 北京城市图书馆

▶揭秘◀

144棵“银杏”营造山间树下

方方正正的图书馆,整体造型如同一方赤印,烙在城市副中心绿心的画卷之上。走入馆中,144棵高大参天的“银杏树”拔地而起,支撑起茂密“森林屋盖”。高大的空间里,两座三层楼高的“书山”对峙,书籍和座席依山而布,让人就如同穿越山谷、攀向山顶,产生一种“山间树下”之感。

北京城市图书馆天花采用了银杏叶片堆叠的造型,馆内的144根立柱宛如银杏树干,增添一份质朴的野趣。

头顶上的天花板,由一片片银杏叶层层铺展而成。不过,这些树叶也非“平铺直叙”布局,而是朝向、高度各异,尽量使其如同自然生长的树叶,营造出一种层层叠叠近乎自然的视觉效果。

绿色也是图书馆的“底色”。建筑屋顶由金属装饰板和采光顶玻璃相结合,自然光由此可直接照射到大厅里,从而降低建筑日间照明所需电量。同时,屋顶设置了光伏玻璃及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达23万千瓦时左右。

亮点▶ 276块玻璃营造无界之感

环顾四周,高大透亮的玻璃幕墙,更是让图书馆营造出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的无界之感。276块超高玻璃幕墙玻璃围绕而立,最大的一块玻璃高16米、宽2.5米,单块重量接近11吨。

中铁建工集团图书馆项目工程技术部副部长钱龙表示,如此大体量的玻璃幕墙对安装精度要求非常之高,无论从外形还是受力体系,都属国内首例。

功能▶ 爱书之人的公共书苑

以“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为设计理念的北京城市图书馆,也被称为“森林书苑”,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内部设有18000平方米的超大单体阅览室,还设有少年儿童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非遗文献馆、开架阅览区等功能分区,读者日接待量为5000至8000人次。

北京城市图书馆还拥有国内最大的智慧机械书库,读者借阅下单后,系统可自动找到图书所在书箱,将其通过传送带送出,实现“书到人”,为读者带来借阅新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城市   真容   粮仓   大运河   地标   河畔   剧院   北京   艺术中心   博物馆   月底   观众   造型   图书馆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