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策勒沙漠研究站如何添绿又生“金”

来源:新疆日报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沙漠研究站”)油莎豆种植技术实验示范区,扑面而来的是一片耀眼的绿。“油莎豆浑身都是宝,地上部分是优良饲草,地下块茎可榨油,能防风治沙,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杜艺捧着一把油莎豆果实说。

杜艺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在策勒沙漠研究站从事油莎豆研究已有3年。她告诉记者,目前,策勒沙漠研究站正在对比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油莎豆越冬及生长情况,研究其形成典型风沙区留种越冬半自然更新技术和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油莎豆只是策勒沙漠研究站研究的诸多拥有生态修复和经济价值双重功能的植物之一。

在策勒沙漠研究站标本陈列室内,存放着一棵骆驼刺,它的根系有二三米长,裸露于地面的蓬丛大约五六十厘米高,还伴随许多分枝。

骆驼刺,是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区的荒漠深根植物,防风固沙成效显著,也是一种优良牧草。“骆驼刺生长于南疆沙漠地带,根系发达,最长可达十几米,适合盐碱地生长,研究骆驼刺的相关种植技术难题,可以为生态修复及人工种植提供理论参考。”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曾凡江告诉记者。

20世纪80年代初,流沙逼近策勒县城边缘,沙漠前沿距策勒县城仅1.5公里。为应对沙临城下和塔里木盆地南缘1400公里风沙线面临的土地沙漠化严峻形势,自治区决定成立策勒沙漠研究站。该站成立40年来,老中青三代科学家战黄沙、搞科研,创建了干旱区流沙治理的综合防护体系,使流沙前沿后退10余公里,解除了流沙对县城的威胁,同时还有效保护了风沙前沿38个自然村的农业生产。

策勒乡是策勒沙漠研究站所在地,也是防沙治沙的最大受益者。

“原来的村子被沙漠包围,风沙天村民不敢出门,流沙把门堵住推都推不开,农田也会遭风沙侵害。”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党支部书记张元辉说,如今,沙漠被逼退了20公里,村民再也不怕黄沙了。村里种植了油桃、蟠桃、土桃等不同品种的桃子,桃子成熟季,一眼望去,千亩桃园绿意葱葱。

如何添绿又生“金”,让老百姓日子红火起来?

曾凡江带领团队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围绕不同乡镇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林果加工型、林下养殖型、复合经营型、设施农业型、循环经济型和生态产业型6种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当地6个村农牧民增收技术体系中的关键问题,使6个村农牧民累计增收1000余万元。此外,该站成功突破红柳接种大芸技术瓶颈,建立了林果、林草多种种植模式,为当地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案例。

走进托帕艾日克村大芸种植基地,种植户图尔洪·买提塞地正在大芸地里浇水、除草,“大芸能防风固沙,还能让我们挣到钱。”图尔洪接种了3000亩红柳大芸,其中1000亩结果,预计今年收益30万元以上。

目前,托帕艾日克村大芸种植面积达1.6万亩,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大芸种植收入占总收入的40%。

在策勒沙漠研究站研究成果的推动和科技帮扶下,策勒县自2004年推广人工种植红柳大芸以来,建成集实验、示范、科普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示范基地,并开展红柳大芸种植、接种、采集管理等技术示范推广。作为策勒县最大的大芸种植基地,策勒乡种植红柳大芸面积从最初的8000亩扩大到4万亩,年产值1200万元,稳产区大芸平均亩产120公斤以上。

“目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策勒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但如何做大做强沙产业,实现科学治沙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曾凡江表示,策勒沙漠研究站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乡村振兴助力。(拍热扎提·阿不都、张亚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策勒   策勒县   沙漠   骆驼刺   红柳   农牧民   新疆   流沙   风沙   生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