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玟到奥本海默,毁灭者的悲歌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感知,新冠打开了全球性灾难疫病的阀门,此后我们一直在经历风暴与黑暗的洗礼,8月24日小日本核污排海,全球海域大污染就此开始,历史的齿轮开始转动,听见海洋永久的哭声。

《奥本海默》在这个时刻上映,无疑是绝佳的时机,诺兰大导再次超越前作,在格局和深度上远超《信条》,每隔三年(基本上)我们等来他的一部神作,时间漫漫,下一次是不是得2026年,那时的我们将会怎样?!

七月八月压抑到极点,内在的,外在的,到处是悲伤愤怒黑暗的故事,歌后CoCo李玟的非正常死亡,引爆了舆论,她的生前遭受的非正义羞辱,引人神共愤,至今正义都没有得到伸张,那些在七月份深情撰写缅怀文字的明星们,在八月份销声匿迹,沉默得震耳欲聋,除了我们可敬的甄妮姐。

人们是健忘的,再荡气回肠的故事都难以抵御时间,随着烂声音的停播,似乎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可是作为第一位站上奥斯卡的华人歌手,CoCo的遭遇是内娱糜烂的耻辱见证,也是人性复杂虚伪的群像揭露。

七月写过CoCo,那时对于她的惨痛遭遇一无所知,更多的无法想象这是一位出道近30年的国际巨星可以遭遇的黑暗经历,她身边的亲人朋友几乎是隐身的,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所能得到的支持,竟然如此稀薄!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李玟都是以个人最大的代价与蓝台黑恶势力肉搏,想当然地认为她应该得到尊重,理解和支持,可现实残酷冰冷,至死她都没有通过有力的渠道去发声,去表达她所承受莫大屈辱的种种,去揭发肮脏无耻的蓝台黑幕,而这才是最终杀死她的“真凶”

这位勇敢站出来的古典女战士,最终没有得到堂吉诃德式的拥护,永远倒下!

天真的自我毁灭者


虽然七月回忆与缅怀了CoCo李玟,但她的不瞑目与泣血语音,还是让我震惊,原本以为普通人才会遭遇的欺凌与侮辱,居然发生在一位国际巨星的身上,而且她毫无还手之力,这到底是怎样的悲剧。


也许李玟事件有可以解释的,能够理解的部分,我们都不至于如此震怒,暂且抛开CoCo生命中闪耀的歌后生涯,她是否曾经在爱的包围之中,对,曾经,她不能逃脱的身世和出生时的劫难,无疑与她阳光性感的形象有着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在明星身上是极其罕见的。

明星的表里不如一是很正常的,他们戴着面具伪装无可厚非,但李玟却一种近乎难以置信的真善美耕耘歌业,以燃烧自己的热爱普度歌迷。

人们以为她的性感妖娆就是她的全部,没人知道她忍受着病腿的疼痛,忘我唱跳,热辣扫射舞台,对于后辈的提携更是像“妈妈”一样的投入。

不知道大家对李玟的两位姐姐有何印象,在我看来,她们似乎对妹妹生前遭受的不公并不那么动情,或者说是淡漠,更多火力集中在锤李玟的前夫布鲁斯。

这种冷漠像一个迷,我们看到铺天盖地针对蓝台的谴责与抵制,在舆论和公众的层面上去挖坟这个财大气粗只手摭天的“肇事者”,当静下来细思才极恐,李玟的至亲姐姐们在妹妹受到外界如此大的伤害,她们到底在干什么!

我们看到甄妮姐奋不顾身的发声,毫不顾忌恶势力和大人物,70岁都还有匹妇之勇,她的勇气让人钦佩,哪怕连韩红这样有红色背景的,也并没对李玟事件有太多激烈愤慨的发声,除了边缘人的发声,众星沉默得诡异,这可是李玟啊!

当年的高以翔的死都能引起群情汹涌的责难,但很遗憾,如此需要公道和支持的CoCo却没有获得如此待遇。

鲁迅曾经说过,『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别人。』

姑且不去置喙外界如何态度,李玟家人的反应实在难以理解,作为李玟至亲的大姐二姐,她们几乎是李玟左膀右臂,那个丑恶至极的烂声音驱赶现场,李玟大姐李秋林便是现场的目击者,她是知晓全部黑幕的,哪怕在当时利益考量的沉默,在语音被爆出的时候,她却也只是默认,再无其他作为。

至于二姐李思林更是难以描述,她在平台上发布关于李玟的任何消息,显得官方而无太多浓烈的感情色彩,我们无意揣测什么,但一段疑似李玟控诉二姐Nancy的音频还是不得不令人心生疑惑。

李玟18岁出道,大小事务都是妈妈在打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甚至连电梯都不用按,后期,她依赖姐姐们处理大小事务,有一股阳光普照的天真,从艺近三十年,但真正触及人性阴暗面的时间,应该算是在离世前不久(或者更早),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坏人”,横行霸道的资本恶势力。

我们感念CoCo的真诚善良,更敬佩她对歌唱事业的执着坚持,她对舞台的眷恋,对且歌且舞的热情,从未消退,但这份纯粹理想的热爱与未知人性险恶的天真,夹杂着巨大的凶险,而环绕在她身边的亲人朋友并不能,或者说意识不到要为她解困,因为世道险恶这是人尽皆知的现实,顺势而为,识时务者为俊杰是普世的大道理。

假如李玟能懂得这些,她不至于如此孤勇地站出来,不顾个人健康安危,揭露蓝台丑恶的黑幕,更伤她的是,自始至终,只有她,唯一的“命都不要”的声嘶力竭者,一个人的战斗。

消耗与毁灭,李玟的身心负荷真的过载,连痛苦脆弱时都是低姿态地致电友人,渴求一个告慰心灵的电话,太心痛了!

时隔这么久,我还是再写李玟,鸣不平也好,慨叹人性悲凉也罢,这都是活生生的眼前的,好人毁灭的悲剧。

抛开娱乐名利层面的因素,李玟事件就是严肃的冤屈案例,她没有等来公义的审判,那些亲临事件的现场大明星们,静默如迷,由始至终,CoCo都不曾言语苛责那些见证者,甚至隐瞒母亲她的病痛。

天真而纯粹的完美主义者CoCo李玟,她就像一个文艺工作的殉道者,她可以为了一些热爱音乐的学员奋不顾身,甚至不惜冒着摧毁自己的绝境,她本大可不必如此,把自己逼到了悬崖。

没有人能永远站在高光处,但总有人为了争取到公平正义的光明而勇敢呐喊,哪怕最终会毁了自己。

世界的毁灭者,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就像一颗炸弹,燃烧起那段久远的历史,也回应着今日的世界局势,你很难不关注它,何况它还是诺兰的作品。

『毁灭』这个词很沉重,但是用在李玟和奥本海默身上,有着异曲同工的雷同,也同样是悲剧的收场。

20世纪初,是量子物理学群星璀璨的年代,奥本海默便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中最璀璨的那颗。之后,又为美国研制出轰炸日本帝国主义的核武器,进而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1904年,奥本海默出生于纽约市,一个家境优越的美国犹太家庭,他的父母是第一代德裔犹太移民,通过纺织品贸易致富。

奥本海默一家住在上西区的一间大公寓里,有三个女佣、一个司机,和挂着欧洲艺术品的屋墙。

奥本海默是公认的天才,一辈子无需为钱发愁,自幼天资过人,三年级做实验,五年级自学物理化学,连连跳级。

对知识有着超凡的吸收力,掌握了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德语、荷兰语和古印度梵语六门语言。

3年读完哈佛,23岁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学术进阶堪称“光速”。

这个阶段,神经脆弱、野心勃勃、浮夸傲慢病态阴郁,这些心理结构中难以结合统一的特质暴露无遗,他易碎的傲慢和几乎不加掩饰的敏感对他似乎没带来什么好处。

他从哈佛大学提前毕业后,又前往剑桥大学深造,攻读物理学研究生。

因为与导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关系不合,奥本海默故意把一个被实验室化学品污染的苹果放在导师的桌子上,这种强烈的情绪几乎将他引向灾难。


▲ 左为:年轻时的奥本海默;右为导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幸亏导师没有吃,奥本海默被从轻处罚。为了保住学籍,他只得去看精神病医生,但精神科对他毫无作用,文学诗歌成了他的救赎。

1927年,奥本海默前往理论物理圣地哥廷根大学,师从马克斯·玻恩,并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他接受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为美国理论物理学奠定基础。

▲ 左为:在加州伯克利分校工作的奥本海默


在20世纪30年代初,奥本海默一边巩固他的学术生涯,一边继续进行人文领域的阅读。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发现了印度教的经典,于是学习梵文以便阅读未翻译的印度教经文《薄伽梵歌》,而这本书对他的影响极其深远。

奥本海默在物理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自毁心理的天才,在私生活方面,他又是一个不惧伦理道德的花心大萝卜,朋友妻照样欺。

30年代中期,奥本海默遇到了精神病医生兼内科医生Jean Tatlock琼·塔特洛克(美共人士),并爱上了她,面对奥本海默一再的求婚,她却始终拒绝。此后,他们的爱欲纠缠不断。

1940年,奥本海默与生物学家凯瑟琳·凯蒂·哈里森结婚后,与琼还藕断丝连。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1942年,尚且年轻的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看似“主角”的光环,实则开启了奥本海默日后的悲剧人生。

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Leslie Groves是曼哈顿工程区的军事领导人,他负责为这个炸弹项目找到一位科学主管,正是他慧眼相中奥本海默。

▲ 奥本海默与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


事实上,奥本海默的“安全档案”并不完美,这反而让格罗夫斯认为是可以用来操控奥本海默的一个砝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奥本海默有着强烈的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野心。

他渴望当领军人物,也急需一次引人注目的成功——这个特质让奥本海默成为“曼哈顿计划”绝佳的领导人。

1943年,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始。

▲ 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


奥本海默负责招募最优秀和最聪明的科学家到沙漠中来参与工作,甚至还招募了一位画家、一位哲学家和其他一些不太会出现在这个项目里的人物。

1945年7月16日,人类历史上首枚原子弹”Trinity“(三位一体)在洛斯阿拉莫斯以南200多英里的朱尔纳达德穆埃托沙漠被引爆试爆成功。

爆炸的试验结果让所有参与者都感到震惊,160公里以外的住宅都能感觉到爆炸,蘑菇云膨胀到了大约12.8公里的天空之上。

试验成功之后,一些人笑了,一些人哭了,大多数人保持沉默,而奥本海默的表情异常严肃,他忽然张口讲出一句梵文,是《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

Now,I am become Death,the destroyer of worlds。

现在我变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 上为核爆试验真实影像,下为奥本海默和其他科学家在试爆后视察爆炸现场


同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被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投降,二战宣告结束,却也开启了无休止的核军备竞赛。

▲ 1945年8月9日,“胖子”的原子弹被空投到长崎


奥本海默在成为全球负有盛名的物理学家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发明了几乎可以毁灭人类的武器。

他的精神世界,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一起,被炸成废墟,常常躺在床上,抱着头,十分痛苦。

奥本海默前往华盛顿DC,向美国时任陆军部长亨利·L·斯汀森递交了手写信,表达了对投放炸弹的厌恶,以及希望核武器被禁用。

同年10月,奥本海默去白宫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会面,这次会面极为不愉快。奥本海默对他说,“总统先生,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鲜血“


▲ C位就是美国总统杜鲁门


二战结束后,在两颗原子弹爆炸后的几年,美国政治局势很紧张。奥本海默被任命为原子能委员会(AEC)的总顾问委员会主席,他利用这一身份游走在国际社会,告诫各国应当对核能进行管控,反对制造更加强大的氢弹。

他四处发表演讲反对核扩散,意图阻止研发更具威胁的氢弹,而战后变化的政治局势,推着奥本海默陷入绝境。


▲ 1960年4月4日,人们在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高举反核标语


当时,美国与前苏联正深陷冷战,奥本海默反对制造氢弹的建议,被视为政治立场有问题,他很快被卷入了麦卡锡主义,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调查。

1953年12月,当时的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刘易斯·施特劳斯指控奥本海默与美共有联系,是苏联间谍,他的安全许可被暂停,并敦促奥本海默辞职。在此之前FBI已对他进行长时间的监视与窃听。

▲ 认为奥本海默具有安全危险的四名AEC委员,右为:主席刘易斯·施特劳斯


奥本海默没有辞职,而是要求对此事进行听证。

1954年4月12日,奥本海默安全听证会在华盛顿广场的一个临时建筑中召开。

在历时四个星期的听证会上,原子能委员会妄图对他扣上黑帽子,最终,这场荒唐的安全听证会三位主控人员一致认为奥本海默的忠诚没有问题,但在安全危险方面存在疑问,他被剥夺了安全许可,不再允许接触政府的核弹研究机密,再也不能参与原子能研发工作。

直到2022年12月,拜登政府才推翻了撤销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这场迟来的平反,晚了近60年。

听证会彻底摧毁了奥本海默,他一夜间白了头,回到普林斯顿将自己投入物理学研究中去。尽管在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依然受邀四处演讲,但对自己的遭遇一言不发,自始至终保持缄默。


奥本海默是理想主义的殉道者,他参与研发原子弹,一方面是出于对于物理学的狂热、对科学可能性的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要扼制德国、结束战争,美国也必须进行原子弹研究,而且必须先于德国成功。

不得不说,以更为强大的武器扼制战争这种想法,是理想主义,甚至是天真的。

新的武器,只会改变战争的形式,而不可能扼制战争。试图以互相毁灭的威胁达成和平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奥本海默被称为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来了人间,但是无奈的是,他无法决定人们是用它来照亮黑暗,还是焚毁世界。


当美国将原子弹丢到了广岛、长崎,造成几十万人丧生,奥本海默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将什么带给了人类,他的人生最后几年一直处于暴躁、不安、消沉、忧虑、压抑,和无法言喻的痛苦之中。

他实现了个人雄心勃勃的科学理想,天真地以为报效了国家,就能左右政治的方向,当他激烈要求控制原子弹和氢弹的发展时,政客们却试图以“通共”等罪名毁掉他的名誉,剥夺他的权利。

在科学野心与人道主义之间不断博弈拉扯,奥本海默渴望世界看到他伟大的成功,又悲悯至极地希望人间结束战争。

天真与虚伪并存,以至于杜鲁门都要回怼他:“你的手没有沾满鲜血,沾满鲜血的是我的手。”

▲ 1963年12月2日,约翰逊总统授予奥本海默“费米奖”,但奥本海默的安全特许权依然没有恢复。


奥本海默是一位科学天才,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高傲、自负、善变、傲慢、冷酷、尖刻.....他是个复杂的,优缺点结合但不统一的人,他不是神。

他的一生都在各种挣扎和拉扯中前进,当他拼尽全力制造出能够震慑帝国主义的武器时,却惊觉自己制造的是可以毁灭世界的,高悬于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同时又承载了古希腊式的悲剧人生,这便是奥本海默,一位悲哀的、极具讽刺意味的原子弹之父。


— 尾:缅怀与沉思 —

今时今日之世界,早已不是像你我中年人所曾经历过的,曾经满载情怀,标榜正义,追求真实的纯真年代,在互联网入侵我们生活的那一刻开始,时代的变革已经掀起巨浪,冲击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李玟去世已经两个多月,她的公义始终没有得到伸张,没有热搜没有后续,唯有甄妮姐还在苦苦支撑着局面,她难道不知道已经不会有结果吗,当然知道,但这是在告慰CoCo李玟,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我经常想起以前对于某些不公不平的事,总有一股热血冲向脑门,冲动地想要去抗争去消灭那些看不下去的非正义之举。可是,现在公平正义早就不属于我们能够触及抵达的目的地,社会规则早已不能替好人穷人说话

九月底,中秋临近,却依然闷热到呼吸困难,在焦躁难安的日子里,没接收到什么好消息,在七月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耳边都会响起李玟的那首《月光爱人》,萦绕不去,很奇怪的事,况且我不是CoCo的歌迷。

将李玟和奥本海默连结在一起,是想到他们两人之间的共性,一个是天真的自我毁灭者,一个是天真的世界毁灭者......

他们有着各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卓越,在生命末期都滑向消沉落寞,同样因为说了真话,被猜忌被伤害甚至被摧毁。

追求崇高梦想的信仰,终究不能赋予他们不败的金身,皆因他们不曾深刻理解与体悟过这样的道理:“浩渺苍穹,未及人心难懂!”

曼哈顿计划的始作俑者爱因斯坦曾对另一个朋友道:

“我错了,奥本海默与我不同,我是个吉普赛人,皮肤生下来就像大象一样厚,没人能伤害我。但他不同,他太容易受伤害了。”

致命核武器的诞生,作为它的制造者,奥本海默并不与反对他的人抗争,而是在道德感与荣誉感之间拉扯,那些渊博的知识,深刻的哲思,并不能减轻他的痛苦,后半生的折磨难与外人所道。

1955年2月,由罗素起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11位(其中10位是诺奖得主)著名科学家签字,发表了著名的反核武器战争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其中就写了这样一段:

“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

《奥本海默》是关乎人性,关乎全人类。人类的世界无比复杂,那些理想主义者纯粹的灵魂,遭受的将是翻倍的考验,奥本海默有一段名言:

“我最欣赏的人就是那种在许多事情上都拥有极端出众的能力但仍然面带泪痕的人。”

李玟生命最后的哭泣,奥本海默生命最后的悲情,让我们黯然沉思.......

越纯粹的越容易走向毁灭,他们苦苦挣扎痛苦着的人性,却是将他们引向消亡的一团火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李玟   杜鲁门   长崎   曼哈顿   氢弹   悲歌   原子弹   美国   物理学   天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