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探寻之旅

美丽的通河我的家,万顷稻田翻波浪,青山绿水甲天下。通河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74.4%,有国家级森林和湿地公园2个(乌龙国家森林公园、二龙潭国家湿地公园),省市级保护区和森林公园10个,森林资源在哈尔滨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在通河县行政区划内,地图上署名的山峰达七十余座左右。从2015年开始,截止2023年至今,历时八年之久,行程数百公里以上,8264通河登山队已经完成了90%以上通河境内署名山峰的踏查、攀登计划。力争再通过一至二年的接续努力,胜利实现其余未登峰的攀登目标。

大油碾子(与磨盘形似)

磨盘也称做石磨,根据历史书上说,它是一种用于把米、麦子、大豆等粮食作物加工成粉末或者浆糊的一种农业工具。 磨盘是由两块圆石制作而成的,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触面都具有纹理,其中上面的圆石具有一个可以放入粮食的孔,通过上面的圆石转动,下面的圆石不动之间形成的摩擦力来磨压谷物,是古代及近现代的一种粮食加工工具。相传磨盘是由大师鲁班发明创造的,起源于战国时期,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石块,各自凿成浅槽,合在一起就制成了石磨。在我的青少年时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石磨这种工具还经常能够见到,自己也曾亲自抱着木杆推磨,用它来加工用于制作粘豆包的 “水沫子”。

磨盘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叫磨盘山的山峰应该有许多座,非常幸运的是在我的家乡通河就有这样一座山峰。当第一次在家乡的版图上发现有这座山的时候,内心是非常骄傲与期待的。骄傲的是家乡有坚如磐石的山峰,我们的前人是否有可能在这里开采过石材,用于打造加工粮食的工具。不然怎么会叫磨盘山呢?期待的是通过我们徒步登山可以亲临现场去踏查历史的遗迹,揭开蒙在它头上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涉足的磨盘山,它坐落在兴隆林业局有限公司白石林场施业区内,系兴隆林业局有限公司与桃山林业局有限公司的界山。地理坐标北纬46°57′70″,东经128°55′95″,海拔855米。

五常磨盘山(通河磨盘山有待以后航拍)

2023年10月21日,为了揭晓我们内心的疑问,为了追寻我们对山的那种执念和梦想,8264通河登山小队一行五人,迎着秋日的曙光,开启了又一次探寻之旅。东北的深秋时节,室外汽车挡风玻璃已经结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没有水流的池塘中已经开始结冰,天气乍暖还寒。今天参加登山的队员平均年龄比以往都要年轻,有三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参加,为今天问鼎磨盘山奠定了坚实保障。一路之上队员们欢声笑语,也许是久未谋面的原因显得格外亲近。我们的座驾沿着省道S207一路向北,途经凤山、凤阳,很快驶过通河与铁力之间的高架公路大桥。

通河磨盘山全景

距离目标入山口越来越近,一边驾车,一边查看手机地图,以免错过道口。来此之前,曾事先和户外同行了解过此段路线,当我们拐入大耳沟这条路线的时候,的确与其描述的十分一致。入口路边右侧是一户山里人家,烟囱还冒着袅袅的炊烟,门口停有汽车,显然尚有人居住。正担心是否会被阻拦,但路口并没有栏杆,窄窄的水泥道路,一直把我们引向前方。路两边的黄豆已经收割完毕颗粒归仓,玉米还静静地站立在地上,苞米穗大多都已经耷拉下来。脱离主路于第三条左拐路口拐入,虽然由水泥路变成了土路,但我们的车依然可以畅通无阻,中间通过了两座简易便桥,直至来到一处山里人家方才停下我们的坐骑。

车子尚未停稳,便从狗圈里传来一阵阵狂吠,感觉并不像是对我们表示欢迎的吵闹。将车停在房前的空地上,因为狗被圈在笼子里,所以大家并没有多余的担忧,纷纷走下车来。这时一只可爱的小狗,摇着尾巴慑慑(she)地看着这一行陌生的人,虽然在荒郊野外见到一只可爱的宠物而感到十分好奇,却没有过多的与这只小家伙亲近,迅速穿戴好行装,沿着山间小路向西南方向挺进。路边靠近河道的右侧是蓝或红色的长长围栏,高度约七八十公分左右,是用来围捕林蛙用的。山路弯弯曲曲但还算平坦,如果驾车继续前进也不是没有可能,今天出乎意料的就是山路如此通达好走,致使坐着车就已至半程。行进不到一刻钟时间,又发现路边两户山里人家,门户均已落锁,主人不知哪里干活去了。

山中第一处房子

山中第二处房子

山中第三处房子

穿过一大片白桦树林,有一种置身莫斯科郊外的感觉,耳畔忽然想起前苏联著名歌曲《白桦林》那优美的旋律。深秋的森林里寒霜铺地,车辙里的积水已经幻化成冰,周遭一片萧瑟肃静,连叽叽喳喳的小鸟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干冷的空气冻得使人瑟瑟发抖,遂叫大家加快前进的脚步,以使身体尽快暖和起来。山外与山里的温差如此悬殊,打了年轻队员一个措手不及,看来在自然面前无论是谁,只要是违反了自然法则就要接受教训。好在随着行程的增加,加之太阳也冉冉跃上梢头,空气渐渐变得有些温暖,身体也逐渐热络起来,原本僵硬的身体也开始慢慢舒展,不再冻手冻脚。

行进在人迹罕至的茫茫原始森林腹地,根本看不见我们的目标山峰,一行人只能按照手机户外软件事先规划的路线默默前行。为了直逼终点目标,于海拔420米左右位置开始舍离山间小路,偏右前方行进。未曾想山谷里溪水横流,异常难走,为了避免登山鞋灌包,影响后续徒步登山,不得已继续右移约数十米,爬上山脊继续前行。虽然森林里不如山路上好走,但源于这里的森林清理的较好,树叶均已落尽,对于行进并无太大阻碍。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抬升,山体坡度也是不断加大,攀爬起来更加消耗体力和耗费力气,队员们不时停下脚步稍事休息,顺便聚拢一起简短交流。

白桦林

一路前行,一路期待,一路跋涉,一路寻找,寻找我们心中的磨盘,寻找如磨盘一样的大山。今天的户外徒步旅行既是期待之旅,也是探寻之旅。在人生短暂的生命历程当中,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过期待、有过梦想、有过祈盼,就如同全体国人追寻中国梦一样。对于登山者来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伟岸的大山,怀着对山的一种虔诚,通过 “劳其心志饿其体肤”式的一种自虐,通过在白山黑水间跋涉与行脚,与自己的心灵达成一种妥协。人生除了工作、家庭、事业之外,也许尚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但最能唤醒你原始初心和梦想的,也许就是那充满神奇和挑战的户外山野。

作为登山者,不是在寻找,就是常常走在寻找的路上。不是找人,就是找寻我们向往的大山。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指引或点拨我们的“向导”, 在绿水青山中去寻找壮美的画卷,在浩瀚的群山之中去寻找那处我们朝思暮想的高地。无论多少坎坷荆棘,无论多少风霜雪雨,无论多少艰难苦旅,都毫无畏惧,乐此不疲。 在探寻未知的过程中获取灵感,在寻找目标的过程中得到历练,在找寻知己的过程中结识友谊,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获得支援。寻找也是一种心路历程,通过破解一个个疑问,通过达成一个个目标,帮助我们不断地完善、进步与成长。

山路不尽,寻找不止。大家一路向上攀行,一路不停地沿途搜寻。希望在某个瞬间突然就能够看见我们期待的那方磨盘,或者是出产磨盘的矿坑、矿洞、矿藏。内心越是焦急,仿佛希望越是渺茫,沿途所经之处不是树木林立就是荆棘丛生,偶尔可见几十年前采伐的木头仍旧横卧在原地,上面已经布满了绿色的苔藓,有显历史的久远与沧桑。五个人都不约而同发出相同的疑问,那方神秘的磨盘到底在哪里?尚未抵达山顶,内心总还寄托着一线希望。同时,也是这个殷切的盼望和希冀,引领着大家不知疲倦地默默前行。

于海拔700米左右位置向300°左右方位右移挺进,直到海拔740左右米位置攀上通往山顶的山脊。虽说是山脊,但并不比周围高出太多,只是略微高出周围地面一些。山梁两侧几乎都被高大的乔木包围着,寻一处树木稀疏之地,透过树的缝隙可见西北方向9公里开外的平顶山。此刻,平顶山仿佛巨大的天然屏障横亘在磨盘山西方,它至少要比我们这里高出700余米,给人一种泰山压顶之感。庞大茫然的平顶山,一身褐色浑然天成,南侧一条土黄色的山脊横贯西东。当第一眼就瞥见它的那一刻,一种亲切,一种骄傲,一种自豪,一种崇敬,从心底油然而生。曾几何时,与8264通河的兄弟姐妹们,数次站上它的肩膀,领略它的雄风。队员们有些调侃的说,不如今天我们去登平顶山该有多好。

虽然平顶山是小兴安岭第一高山,但毕竟多数队员都曾去过,相比之下我们今天选择登磨盘山更加有意义。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有人去探秘、探险,为了后面的人搭桥铺路。再者,人无论尊贵等闲,山不论高地贵贱,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泰山在五岳之中虽不是最高(泰山1545m、衡山1300m、华山2155m、衡山2016m、嵩山1492m),却因为人们赋予了它灵性与神圣,所以它才贵为五岳之尊。从哲学角度来讲,山本身并不具有特殊的解构和属性,一切皆源于人类的赋予。磨盘山亦是如此,我们今天驱车数百公里,再徒步跋涉数十里地,就足以说明它在我们登山者心中的分量与地位。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上升,前进的道路亦是异常的艰难。因为这里海拔较高,又身处原始森林腹地,且少有人类活动,几乎连野生动物活动的足迹也比较鲜见,所以不足百米长的山脊上异常荒凉,到处是荆棘密布,几乎寸步难行。大家不得不用双手扒开道路前面荆棘织就的张张乱网,然后才得以前进一步。有位年轻队员懊恼的抱怨说,这山简直就是“三无”产品,一无风景、二无风情、三无影踪。在小兴安岭的丛山峻岭当中,在通河这片广袤的森林当中,随着季节的更迭会展现不同的画卷。此刻深秋已至,五花山色荡然无影无踪,加之磨盘山上没有凸起裸露的怪石,也便没有了所谓的风景。

常人眼里的风景大多为高大险峻的山峰,连绵起伏的山脉,旖旎婉转的河流,鲜艳夺目的野花,绚丽多彩的五色花山,就是由石头砬子,涓涓溪流,色彩缤纷构成的唯美画卷。但因地域、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等等条件所致,小兴安岭上的众多山峰,并无太多人们所喜欢的 “风景”,大多为我们所常见的白山黑水和一望无际的莽莽森林。究竟何为风景?难道唯有眼见华美的画卷才叫风景吗?或许也不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谓的美无非是外部环境满足了某种心里的虚荣。难道置身于大自然当中的人,不就是那道最亮丽的风景吗,那静静地山、静静地水,因为有了人的参与才彰显了活力。只要我们的胸怀足够豁达、宽广与包容,只要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所见皆为风景。

短短的路,荆棘密布,没有坦途,却有归宿。距山顶二三百米的距离,由于各种障碍和山体坡度的影响,大家攀爬的比较辛苦。更加苦楚的是大家所期待的磨盘毫无影踪,连一丝丝痕迹都没有发现,虽然也曾路遇过几块巨石,却与磨盘毫不相干。经过艰苦的数公里跋涉,于上午10:15分登上第一个制高点。此地海拔高度为855米,地理坐标北纬46°57′70″,东经128°55′95″。山脊之上除了倒木之外,长满了高大的乔木,唯有西望可见小兴安岭平顶山的雄姿。本以为山顶会有什么惊喜出现,通过一圈踏查之后,仍然一无所获。

稍事休息,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带领四名队员向东南方向另一个制高点攀去。经过约20分钟的攀行,于上午10:35分抵达第二制高点。此地海拔高度为853米,比首个制高点矮了2米,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6°57′67″,东经128°56′02″。所处周围除了树木就是树木,既无石头砬子,亦无我们苦苦寻找的磨盘。想必这么高的海拔高度,即便是可以开采石料打制磨盘,在过去那个人掫(zhou)马拉的落后年代,又如何将庞大笨重的磨盘运输到山下去呢。在浓河头道岭附近就有一方大油碾子,因近百年前的落后运输手段,至今仍然沉睡在森林之中。既然山上没有磨盘,那此山为什么又叫磨盘山呢?难道此山的外部形状如同磨盘吗?由于无法从空中俯瞰,大家心中那个疑问至此仍没有任何答案。

心中的磨盘没有如约出现,大家多少还是有些遗憾,脸上挂着些许愠怒与无奈。因为山顶没有足够空旷之地,大家连一个合影也没有拍。山顶冷风阵阵,此地不宜就餐,便携四名队员从山体的另一侧开始下山。虽然回程的路线要比来时的路好走些,但也都是无意之选,对于未登峰,没有人可以完全预测路线的好坏。一行五人在山谷里默默地回撤,多少有点像霜打的茄子显得有些没落。一边行走,一边口头安慰大家,虽然没有看见想见的风景,但如果不来此山,我们永远也不知其身世。此刻,阳光透过树梢射进森林,给阴暗的森林呈现一片光明。

清早的阴冷和风寒,已随正午阳光的到来被渐渐驱散。大家虽然没有找到磨盘,但仿佛也没有太多思想负担,最大的收获就是此山我们曾经来过,那里留下了我们艰辛跋涉的脚印,用一路的辛苦告知他人我们心中的磨盘。大家一路闲聊,一路匆匆赶路,为了规避前面的跳石塘,让大家攀上右侧不远的山梁上行走。刚开始下山的时候就想直接奔向那道山梁,年轻的队员当时并不希望改变路线,便只好作罢。当来到山那条山梁脚下,可见山梁上突兀地竖立起一座巨大的石砬子,形状有如航空母舰上的舰岛,高度有四五十米之巨,怂恿队员们都登上去,我则留在下面为他们拍照。突然的意外惊喜,顷刻间扫去了挂在队员脸上的阴霾,想必不经意的收获,就可以轻易慰藉队员们那颗失望的心。

山梁上树木相对稀少,道路平坦而光滑,大家行进在上面显得格外舒适与惬意。山梁上枫桦树的表皮破马张飞,犹如刨花子黏贴在树干上一样,微风掠过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每一张桦树皮都薄如蝉翼,古时人们用来书写或者是作衣,当下是引火、生火的绝佳材料,于是在两位队员的帮忙之下,从树上撕下来很多,带回家去以备来年夏季烤肉生火之用。有一颗枫桦被风扯去了所有的“外衣”,白皙光滑的树干宛如少女性感的长腿,无论男女队员都毫无顾忌和充满了好奇地近前欣赏,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奇特景象。

山梁之路终有尽头,大家从山梁的末端小心翼翼走下山脊,重又回到山谷之中。不远处的山间溪流,发出哗啦啦的流水声,仿佛流淌着驿动的旋律,为我们唱响胜利的凯歌。横在流水上方的树枝,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闪亮的光芒,水边塔头上绿色植被还散发着最后的娇嫩。由冰、水、绿植构成的画面,成了深秋里最后一抹靓丽。大家在溪水边逗留了好一阵子,依依不舍离去,不仅留恋这溪流秋水,亦留恋这即将华丽转身、渐渐远去的秋色。

跨越溪流,再次踏上归途。又一次途经那片白桦林时,大家再也不想错过与它亲近的机会,纷纷置身于白桦林中,体验一次作为当年的游击队员或者抗联战士的风采。据《小兴安岭抗日斗争“四个一百”——百个抗联遗址》记载:“位于桃山林业局公司奋斗林场分公司西南约5公里,磨盘山北山坞中。1943年3月24日,我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与前来围剿的日伪讨伐队展开激烈的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多人,抗联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阵地,给日伪军以重创”。虽然磨盘山没有好看的风景,却是英勇的东北抗联战士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荣光之地。

告别了白桦林,仿佛有一种踏着先烈们足迹的精神寄托。能够走在如此恬静、幸福的山间小路上,能够如此仗义的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们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就等同于背叛,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牺牲的英烈们,虽然他们的生命和躯体已经不复存在,但他们的灵魂正审视着我们这些后人,不能因我辈之不敬而让他们的灵魂感到心寒。珍惜当下、不忘师恩、守土有责、不负人民。

午后1:33分,历时6小时46分,行程11.2公里,一行五人回到驻车之地。可爱的小狗摇晃着尾巴,仿佛在为队员们的胜利凯旋表示祝贺与欢迎。时隔大半天再次与可爱的小家伙见面,感觉队员们与小狗更加亲近,分别拿出随身携带的面包、香肠、牛奶等犒劳它,饿了大半天的小狗也如饥似渴、狼吞虎咽地大口朵颐起来。山间小房门锁依旧,看来主人还没有归来,午后的阳光温暖且舒适,能够沐浴这难得的秋阳之中尤显惬意与奢华,如果就此懒散一生,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喂食小狗

一直期待着主人能够早些归来,借此宝地停车,还未道一句感谢。早晨当我们停完车开始登山之前,曾留言给房主人,待归来时我们的留言纸条依旧原封未动,所以判断主人并没有归来。另外,我们对于此山的来龙去脉和疑问并没有随着登山的结束而找到答案,所以寄希望于山脚下这户人家的屋主人可以给予我们指点迷津,帮我们掀开磨盘山那层神秘的面纱。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这里的时候,屋主人仍旧没有归来,带着不甘与些许的遗憾踏上回家的路…


2023年10月27日Jtq书于通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磨盘   小兴安岭   通河   平顶山   山梁   山脊   山峰   队员   期待   风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