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念琪:上海人吃藕

上海人把藕也叫作“莲藕”,清炒、油炸、炖煮、凉拌,皆是美味。

今夏菜场的藕比往年多,过去则在秋天。上海人把藕也叫作“莲藕”,家里烧藕凉拌少,多清炒醋藕,放白醋以保藕的原色。冷拌用苹果醋,味道酸甜。不开油锅炸藕夹,油炸对食物营养成分破坏最大;偶尔炖莲藕排骨汤。糯米糖藕怕麻烦不做,每到杭州必去仁和路知味观,必点桂花蜜汁糯米藕。有时来不及堂吃,就外卖带回。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示:“藕须贯米加糖自煮,并汤极佳。”现堂吃外卖均无汤汁,看来美味打了折。

上海人过去吃藕不多。半个世纪前,藕只亮相于国庆和中秋的菜场,属节日消费的花色菜。上海人吃藕主要靠外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调入2500吨到5000吨,其中1966年高达8800吨;到1975年攀至计划经济年代峰值,为9450吨。那时,市郊青浦、南汇和川沙也有栽培,但面积总共才数百亩;满足不了市区220万户居民。种藕离不开水和土,种水田为“田藕”,栽池塘叫“塘藕”;在“以粮为纲”的日子里,土地首先保证粮食。

1971年,家从上海搬到杭州;在杭5年,吃藕虽比上海多,但那时“地主家也没余粮”。离家不远的里西湖荷花寥若晨星,哪有今天这般体量?就连以酒香伴着荷花香的“西湖十景”中的曲院风荷也没开放,想来院里也没种荷多少。湖面上的荷少了,水底下的藕也多不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本地种藕分为两类:一是粗大产量高的白花藕,二是瘦小产量低的小晴红藕。买藕选嫩,“有道是,新采嫩藕胜太医”。完整一根藕,选有嫩芽第一节。若是数节不完整的一根,就拿最上端。买藕别把两端节头切掉,要叫停常会主动切的摊主;一切会让藕孔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那就脏了。

在没藕吃的日子里,没皮鞋就穿草鞋,没鲜藕就吃藕粉。在凭票配给的年代,上海藕粉还是敞开供应的。往往是用来送产妇、病人和老人,当作调理养生的补品。说来,曾为贡品的西湖藕粉倒与大众更近。客居杭州时,景点茶室必有藕粉。一坐落,男喝一杯碧绿龙井茶,女吃一碗红褐的桂花藕粉。

袁枚告诫:“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美食家言之有理,但臣妾做不到;只有买现成,回家调一调。过去盒装大袋,现有小袋装。吃时,先用少许冷水调开拌匀,再边加开水边搅。我不放糖,撒点买来的糖桂花。其实,上海也产藕粉。原名“华大”的上海藕粉厂产藕粉已近百年,牌子叫“鸳鸯”。那时品种有桂花藕粉、葡萄糖藕粉和钙糖藕粉等。(袁念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上海人   南汇   西湖   藕粉   莲藕   菜场   杭州   糯米   外卖   上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