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被质疑跳水专业水平,只因出身寒门?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九鹏举

编辑|九鹏举

全红婵,一个来自贫寒山村的少女,用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跳水这项竞技运动上开创出一片天。

然而,她引以为傲的成就,却遭受了名嘴的无端批评,这个14岁就在奥运夺金的小小身影,背后承载了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

全家清贫却奋进的农村娃娃

全红婵家住在广东省湛江市迈合村一个极其贫困的农村,家里有父母全文茂、全妈妈和4个孩子,全红婵排行老三。

全家七口人靠着仅有的十一亩小农田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非常窘迫。

全村共有38户低保户,全家就是其中之一,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全爸爸就起床去田里干活,他会把前一天刚采摘的菜心装满三轮车,拉去几十里外的集市设摊位出售。

但是往往一早上都没人问津,最后不得不把几百斤新鲜的菜全部倒掉,省点回家的油钱,家里的生活非常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全红婵从小就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勤劳好学,她不但认真帮助父母干农活,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而且学习非常用功。

但是由于家庭太贫困,买不起学习用品,加上缺乏正规教育的熏陶,全红婵的文化课成绩很差,对读书也不感兴趣。

大儿子为了少花家里钱,只好辍学外出打工,全家的命运看上去很暗淡,孩子们能否脱贫致富都难说。

好在全红婵具有非同寻常的勤奋好学精神和超强的体质条件,也许,上天会眷顾这个贫寒但积极向上的农村娃娃。

全红婵在家中特别懂事听话,不但从不抱怨家庭的贫苦,还总是想方设法地帮衬父母分担家务农活,照顾弟弟妹妹。

这种艰苦环境可能更磨练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虽然家境困难,但全红婵的心中充满着希望与梦想,不久后的跳水训练,让她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全红婵:用实力说话

刚开始参加跳水训练时,全红婵连游泳都不会,可是凭借着过硬的天资,她迅速成长。

全红婵第一个在3米高跳板上完成跳水动作,之后又第一个登上5米、7米乃至10米高台。

在当地最艰苦的训练条件下,全红婵比其他人吃更多的苦,每天高强度地重复基础动作训练,一次简单的动作要练两三百次。

在奥运和世界大赛舞台上,全红婵屡创佳绩,但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她也曾在多次 重大赛事中失利,陷入低谷,但是她每次都能奋起直追,最终反败为胜。

比如在最近的亚运会上,全红婵克服内心的恐惧,完美演绎了自己的拿手绝活——207C动作,一举拿下7个满分。

就这样,全红婵再次证明了实力,赛后她谦虚表示,不会满足于此,会继续努力训练,为国争光。

全红婵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保持着对生活的简单与纯真,她不计较名利,总是谦虚谨慎,赛后第一时间关心队友而不是自己的成绩。

面对媒体,全红婵还是那个害羞腼腆的小女孩,平日里,她喜欢可爱的玩具,对生活充满青春的幻想。

全红婵就像所有普通少女一样天真可爱,这种单纯善良的本质,成就并没有改变。

全红婵被评“德不配位”

第19届杭州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国选手全红婵以微弱优势战胜队友陈芋汐夺得金牌,赛后白岩松凭一己之力引发舆论争议。

要知道,全红婵在本次比赛中表现出色,前三轮积分一直领先,第四轮出现失误后,她及时调整状态,在最后一跳中完美发挥,以10分的高分夺冠。

白岩松否定全红婵的胜利,称她仅靠运气夺冠,这种说法存在片面性,运气固然重要,但比赛成绩更需要技术。

全红婵在前几轮稳定领先,最后一跳反败为胜,证明她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和技术,况且她领先陈芋汐只有微小差距,说全红婵只靠运气夺冠不妥。

全红婵面对媒体采访如履薄冰

然而,还有新的问题等着全红婵,一次比赛结束后,当全红婵离开跳台返回休息室时,她只想着赶紧冲个热水澡,换身舒适的衣服,好好休息一下。

然而就在全红婵拐进走廊的时候,一名男记者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拦住她的去路,举起摄像机就要开始采访。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本就害羞内向的全红婵有些措手不及,那名记者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递上来,口气也咄咄逼人,让全红婵有些难以招架。

面对记者提出的种种问题,一时间还反应不过来的全红婵,总是只能笑笑说“挺好的”作为回应。

更令全红婵难以应对的是,那名记者开始追问一些与她隐私相关的问题,诸如她的身高体重等。

全红婵脸红了,轻声说道:“这个不能说。”现场观众看到这里也有些不满,觉得记者不该追问运动员的隐私。

原来,全红婵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属于比赛的机密信息,不能随便透露,但那名记者死缠烂打,她只好告诉他自己的身高是150cm,却拒绝透露体重。

通过现场观众提供的线索和语音分析,网上已经有人怀疑,这名记者很可能就是山东某家媒体的张维,不过,张维至今没有对这次采访事件作出任何回应。

在另一次电视采访中,当被问到母亲的病情时,全红婵也显得手足无措,她知道母亲生病住院了,但对母亲的具体病情却不甚了解。

全红婵结结巴巴地坦白,自己还不认识母亲病例单子上的字,这下网友就开始质疑她的文化程度了。

其实,全红婵从小就进入体育学校训练,每天忙着练习,对学业比较薄弱,母亲的病,她也只知道大概,具体病名却很陌生,一时语塞,也是情有可原。

这类问题让还在成长过程中的全红婵感到十分困扰,采访不该成为刁难运动员的工具,记者们也需要学会尊重选手的个人界限。

只有媒体与运动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采访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对全红婵等运动员也是一种保护。

全红婵的成长故事令人感动,一个普通农村女孩怀揣梦想,不畏艰辛,以钢铁般意志和毅力历尽磨难,最终在跳水界崭露头角。

全红婵以奋斗向我们证明,梦想终会成真,她的前路还很长,我们期待她未来在跳水界创造更多辉煌,也祝福她获得更多快乐。

而一个选手付出努力获得胜利,应该得到公平和欣赏,全红婵年仅十几岁,她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帮助她成长,否定她付出和实力,将之归咎于运气,不利于这名年轻运动员的成长。

其实,体育比赛中,运气固然重要,但实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全红婵的表现证明她拥有过硬的实力,她拼搏获得的胜利和奖项应该受到充分肯定。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运动员的努力,用宽容和鼓励的视角看待他们。

同时,我们不应简单以主观看法批评选手,更不应用极端的言辞否定他们的努力。

一名年轻的运动员需要支持与鼓励,全红婵本次表现出色,她拼搏获得的奖项应该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

让我们用更包容宽广的心态,欣赏每一位勇于拼搏的运动员。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

往期精彩链接

吴京父母职业曝光,网友直呼好厉害!曾说被父亲踹飞七米

他才是恒大真正的“主人”,个人资产650亿,许家印倒台暴露了他

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得罪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跳水   寒门   运动员   出身   全家   运气   家里   采访   实力   母亲   父母   水平   记者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