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岳飞不遵圣旨,挥兵北伐收复北方故土,宋高宗会放过他吗?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忠心耿耿、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他就是岳飞。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也是岳家军的创始人和领袖。他曾经率领部下在中原地区与金国军队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收复了大片失地,为恢复北方河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曾经提出了“迎回二帝”的主张,表达了他对前朝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然而就在岳飞军威大振,北伐形势大好的时候,南宋朝廷却突然下令叫他班师回朝,并在秦桧等人的陷害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处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疾首的冤案之一,也是最难以理解的悲剧之一。

为什么岳飞会遭到如此不幸的命运?为什么他没有选择抗旨继续北伐或者另立山头?为什么南宋朝廷会如此无情地对待这样一个忠臣良将?这些问题困扰着后人无数年,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中的缘由吧。

一、十二道金牌催命,岳飞无奈班师回朝

说起岳飞的北伐抗金,我们不得不提到他发起的第四次北伐。这是岳飞最后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北伐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岳飞率领十万岳家军主力,在黄河两岸与金国军队展开了多场大战,并取得了连续胜利。他先后收复了洛阳、开封、郑州等重要城市,并迫使金国皇帝完颜兀术撤退到黄河以北。

岳飞本想乘胜追击,直捣黄龙,收复中原失地。然而就在这时,南宋朝廷却突然给他连发了十二道金牌,命令他立即停止进攻,撤回南方。这是一个多么荒谬和可笑的命令啊!这不仅是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对岳飞十年来辛苦奋战的无情打击。

面对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命令,岳飞感到了极大的愤怒和悲哀。他知道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却被迫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他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却被迫背离自己的良心。他知道自己已经赢得了敌人的畏惧,却被迫向敌人低头。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却被迫原路返回。

但是,岳飞还是选择了服从。他挥泪告别了沿途的百姓,率领部队南下回朝。他没有选择抗旨继续北伐,也没有选择另起山头造反。他选择了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自己的职责。

二、岳飞为何不选择挥师北上或另立山头?

有人说,岳飞如果不听从朝廷的命令,继续北伐或者另立山头,或许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或者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但是,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

首先,如果岳飞继续北伐,他将面临着无法想象的困难和危险。因为在他之前,南宋朝廷已经下令让其他抗金部队先行撤退,这意味着岳飞将成为孤军深入敌境。他不仅没有友军的支持和配合,也没有后方的补给和援助。在冷兵器时代,粮草是军队的命脉,没有粮草就没有战斗力。而朝廷一旦发现岳飞不听命令,必然会断绝他的粮草来源,让他陷入困境。

而且,前方是金国的大本营,敌人有着充足的兵力和物资。即使岳飞能够打败一路敌军,也难以打破金国的根基。更有可能的是,他会被敌人包围困死在中原地区,成为一支牺牲品。岳飞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但他不能不顾自己手下的士兵。他不能让这些跟随他多年、与他共患难、共生死的战友们陷入绝境。

其次,如果岳飞另起山头造反,他将面临着无法承受的压力和责任。因为在封建社会,君主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谋反是最大的罪恶。一个想要谋反的人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和动力,而且必须有足够的支持和拥护。而岳飞没有这些条件。

岳飞一旦造反,他就会从一个忠臣变成一个贼子,在人们的眼中就会从一个英雄变成一个罪人。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支持他造反。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是背叛了国家和民族,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是妄想篡位和夺权。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南宋朝廷并非一盘散沙,赵构虽然对外软弱无能,但对内却是铁腕强硬。而且岳家军并非无敌之师,在与其他南宋部队对战时,并没有绝对优势。

一个人,一支军队,并不能并不能抗衡整个南宋朝廷的力量。岳飞如果造反,他很有可能会被赵构的军队围剿和消灭,或者被赵构的谋士诱降和分化。他不仅会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会失去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最关键的一点是,岳飞根本没有造反的心思。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尽忠报国的人。他从小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君主有着无限的敬畏和忠诚。他在自己的背上刻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字,这是他母亲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的信条。他不会背叛自己的君主,也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更不会背叛自己的职责。

三、南宋朝廷为何要杀害岳飞?

岳飞是一个忠臣良将,为什么南宋朝廷却要杀害他呢?这是一个让人费解和气愤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当时南宋朝廷和南宋皇帝赵构的内心世界。

南宋朝廷是一个软弱无能、腐败堕落、内外交困的政权。它在靖康之变中失去了北方大地,成为了金国的附庸国。它在抗金战争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斗志和信心,只想着与金国求和讨好。它在对待岳飞等抗金将领时没有一点一滴的尊重和感激,只想着排挤打压甚至陷害杀害。

南宋皇帝赵构是一个胆小怕事、昏庸无能、残暴无道、享乐主义的君主。他在靖康之变中逃离了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他在抗金战争中没有一分一毫的责任和担当,只想着保住自己的江山美人。他在对待岳飞等忠臣时没有一丝一毫的敬重和信任,只想着怀疑嫉妒甚至恐惧杀害。

赵构要杀害岳飞,原因有三。

其一,岳飞提出了“迎回二帝”的主张,这让赵构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和难堪。

因为赵构是靖康之变后逃到南方建立南宋政权的皇帝,而靖康之变时被金国俘虏的徽宗和钦宗才是前朝合法的皇帝。

如果按照岳飞的主张,迎回二帝复辟北方,那么赵构就会失去自己的皇位和权力。

其二,岳飞手握兵权,得民心,威望甚高,这让赵构感到了极大的不安和嫉妒。

因为赵构是一个软弱无能、昏庸无道、享乐主义的皇帝,他对外屈辱求和,对内残暴无道,他没有一点儿为国为民的心,只有一颗为己为私的心。而岳飞是一个忠君爱国、英勇无畏、尽忠报国的将领,他对外勇敢抗敌,对内爱护百姓,他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私欲。

在这样的对比下,赵构自然会觉得岳飞是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后快。

其三,赵构是一个胆小怕事,没有国仇家恨概念的皇帝。

他在金国南侵的过程中,从南京应天府乘船一路南逃,早已吓破了胆。他不想与金国决一死战,只想与金国和平共处。而岳飞是一个敢于牺牲和奉献的英雄。他想要收复北方失地,恢复国家统一。

他的理想和行动与赵构的意愿和政策完全相悖。而金国也十分忌惮岳飞,希望赵构能够处理掉这个心腹大患。于是,在金国的威逼利诱下,赵构决定杀害岳飞,以换取金国的和平谈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靖康   中原地区   尽忠报国   岳家   忠臣   圣旨   故土   南宋   君主   山头   朝廷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