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财富自由、40岁华丽翻身,炫富?抄袭?郭敬明凭的究竟是什么

关于《云之羽》这部剧呢,之前已经写过它究竟在讲啥了……

实际上,就是啥也没讲。

实际上,戏外的闹剧,都比戏里的剧情精彩。

比如,一开始,男女主的粉丝们戴着客客气气的面具,夸导演。

后来发现,配角仿佛更得人心,就开始撕破脸了——

说郭敬明自己在微博上说虞书欣天天陪着开大夜,某某集却只有十分钟不到,严厉谴责郭导演!

说张凌赫明明是大男主,却整天不是优柔寡断就是傻里傻气,酷炫的情节都是男二男三完成,不公平!

然而……

因为是原创剧本,又没法根据原著小说来撕谁谁谁加戏。

不得不说,郭敬明一边播剧一边放影视同名小说,可真是够聪明,这不是,连小说阅读量都有了!

然而来来回回的,最后的胜利者,还是郭敬明。

不但再度炒热了自己,还再度推出了自己的艺人。

所以今天想说说郭敬明这个人。


郭敬明是1983年生人,今年已经四十岁了。

他出生在四川自贡的一个普通家庭,妈妈是银行职员,爸爸是公务员。

家庭环境不算差,但郭敬明小时候过得并不好,因为他很小就得了一种类似败血症的疾病,童年几乎在医院中度过。

痊愈后身材矮小,心性敏感自卑又好强。

他说自己因为个子不高,所以干什么都不喜欢输,因为学习成绩挺好,所以学校里没什么人会笑话他矮。

他的一位老师指导他投稿,看着自己稚嫩的文字变成铅字,还能拿到稿费,他形容,“这很神奇”。

2001年,郭敬明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

起初他是为了给高考加分,所以非常细致地研究了前两届的获奖文风,买杂志,写稿件,他不断地尝试,再谨慎地投稿,于是两次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

郭敬明说,我去参赛的时候,被散散发光的上海吸引了。

后来他高考去了上海大学。

他说没能去成第一志愿的大学,问他第一志愿是哪儿,他说如果我能再努力一些,清华北大也不是问题。

他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是这样描述的:

“95%都是上海本地人,我是班里唯一一个外地人,去到上海的第一天,我就觉自己不属于这里,极其没有归属感。”

他在言谈中说,因为身边的同学都是“有钱人”,他是四川小镇人,被人鄙视,别人有最新的手机、最新的球鞋,但他连基本的专业配置需求“DV+相机+电脑”,都需要父母省吃俭用才买得起。

很多人对郭敬明的自述存疑,他的描述仿佛并不是在00年左右的时空,而是在另一个次元中,因为那个年代,大家贫富差距还真的不算太大,就算有差距,大家也不可能如此直白地鄙夷贫穷。

很多人认为,是郭敬明为自己的虚荣和拜金找理由推卸,“因为别人看不起我,所以我才爱慕虚荣”是他给自己的行为做出的注脚,但其实没人鄙夷他,是他单方面嫌贫爱富,却偏偏说自己遭遇了贫穷歧视。

真真假假的已无从考证,总而言之,郭敬明对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有理直气壮的借口,如果他做的不好,那一定是因为遭遇了更多的不好。

他说,“钱是第一位的”“我做任何事的原则就是一定要赚钱”“我到上海第一件事是必须学会说上海话,第二件事就是要疯狂赚钱”。

他的大学老师说,郭敬明不爱上课,整天窝在宿舍里睡觉、打游戏,挂了很多科目,扣了许多学分,考勤分也不够。

郭敬明说,“我空洞的生活只能在独自一人的写作中得到慰藉。”

后来郭敬明没有拿到毕业证,他大三就退学,专注搞钱了。

其实,他的成名和多金之路,恰恰证明,当年他处在一个英雄不问出身的时代

不必担忧什么“皇族”,也不会被莫名其妙的评委随意出S牌。

他要做的,只是谨慎地选稿,打磨文笔,再投稿。

从初赛到终赛,从第三届到第四届,公平公正,他赢得了比赛。

郭敬明自己都说,“你找不出跟我一样的人了。”

高考结束后,郭敬明将一篇一万字的短篇小说投给《萌芽》杂志,以新概念大赛一等奖作家的身份,小说很快发表,然后出版社找到他,请他扩写成长篇小说出版。

他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篇名为《幻城》的小说,出版后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

也就是说,按照时间脉络,郭敬明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不会为贫穷担忧了。

那一年,他20岁。

作为畅销作家,很快他又推出第二本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次年,他出版校园题材小说《夏至未至》。

抄袭的传闻从他刚刚崭露头角时就很响,但当年的市场不在意,出版社不在意,甚至读者都不在意。

那些传闻并不影响他有大批的拥趸与粉丝,所以当真是好风凭借力,直入青云天。

2007年4月,郭敬明的第四本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上市发行,首印量就逼近10万套,书册上的腰封纸用光了北京同类型的所有存纸,以至于出版社不得不用别的纸来代替。

当年郭敬明的签售盛况,无人能敌。

可以说,郭敬明没有浪费他的才华,没有浪费他的资源,没有浪费营销与炒作,最终满足了他毫不掩饰的拜金梦。

时代的风口令到他迅速暴富,他成立工作室,主编杂志,成立公司,出版《最小说》,让自己的名字风靡全国。

2004年至2012年,郭敬明连续九年进入福布斯中国名人榜。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评价他:按照作品销量来说,郭敬明是可以成为大师的人。

2007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郭敬明以1100万的收入高居榜首。

次年,他再次以1300万的版税收入蝉联榜单首位。

这一年,郭敬明只有25岁。

但郭敬明的文字依然是敏感的,不安的,华丽的。

不知是他内心仍旧如此,还是他发现这样的文字永远能讨好读者和消费者,缔造一个又一个销量神话。

他的办公楼在上海大连路的高档写字楼里,23岁时,他在博客里写道:

“每天早上,当我顶着一头爆炸黄毛,穿着牛仔T恤,和一群西装革履的白领们一起挤电梯的时候,我心里真是充满了无比复杂的情绪。靠,老子就这么23岁了。”

就连炫富都炫得非常精致。

27岁时,他在静安区买了三套别墅,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当时的市价就已超过1亿,室内装修极其奢华,光地毯的价格就过百万。

郭敬明坐在天台的大沙发上,秀出身后繁华的上海CBD,他在文案里写道,“这不是酒店,也不是餐厅,这是我家……”

炫得很直白了。

此时的郭敬明,成立了最世文化,旗下拥有五本杂志,签约近百位文字和漫画作者,每年出版近80本书,年盈利超过2000万。

当年的统计数据是,全中国别家传统纸媒的营收全都加一起,才能堪堪与这五本杂志持平。

郭敬明的文学素养如何且不评价,但他的商业嗅觉,实在是灵敏至极。

他瞄准的是他的同龄人,那些在当年精神文学匮乏、又被主流市场忽视、却注定拥有庞大消费能力的的80后90后。

他未必是多专业的作家,但他一定是很专业的商人。

他和他旗下的作家们,用华丽的词藻,堆砌出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牢牢把控着一代青少年的脉搏,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换句话来说,这应该算是郭敬明掌握住了当年的“下沉市场”。

总之,郭敬明放肆又堂皇地成功了。

他放纵自己沉迷于名利中,也将这样浮华的梦幻写到了小说里。

在《小时代》中,处处都是奢牌的印记,顾里皱着眉头说“我的皮肤,出了二环就要过敏啦”,女孩们浸淫在名利场中,踩着10cm的高跟鞋,背着LV的包,穿着Prada的外套,茶杯是爱马仕的,随便一把伞就要几千块。

他“化用”了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经典开头,如此写道:

“这是一个梦想闪耀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理想冷却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

2013年,郭敬明开始琢磨3D世界,他逐渐将自己的小说改拍成电影,然后将自己的名头从作家跨界到导演。

这中间各种眼花缭乱的操作,许多娱乐八卦的新闻旧料,他的财富和话语权,让他成为了造星者,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哪怕许多人并不接受他的理念,也完全不喜欢他的作品,但争议依然带来了名利和财富。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资本的攫取似乎已经不会轻易失败了。

哪怕你拍的是一坨狗屎,也有许多人相信这坨狗屎。

“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林萧你现在骂人可真高级啊,没点歹毒的智商还真听不懂。”

当年的郭敬明志得意满,他拒绝一切差评和虚无主义,唯金钱论头衔,他说,“当下社会有没有一群人在崇拜金钱、崇拜物质,有,可以表现”。

也多亏了当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当年的孩子还能接受这种浮夸的炫耀,还能热切地以为,自己也会有机会成为那样的有钱人。

郭敬明无疑是精力很旺盛的人,又无疑是非常热爱他的创作事业,在他看来,这种让他兴奋的游戏,还能带来数不尽的财富,是天赐的机缘。

他曾经在访谈里大倒苦水,说自己特别特别的辛苦,是中国作家中最辛苦的人,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采访、拍摄,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写东西。

“你看(别的)作家白天不用运营公司,我还要运营公司,然后晚上回家还要写,其他的时间还要做其他的事”。

但这不是他自己添加的业务吗?

他说自己写东西很快,说自己最多一天能写三、四万字。

哪怕第二天就是截稿日,还有两万字的连载文章开着天窗,他依旧说没问题,写字的时候就很悠闲,并没有多少紧迫感,“我觉得已经变成一种职业技能了”。

“比我成功的作家肯定有,比我成功的导演也很多,比我成功的商人也很多,但是同时有这几个身份的人可能就比较少。”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抄袭。

早在他20岁时,就有抄袭的丑闻了。

他的第一部小说《幻城》,一直被指抄袭日本动漫,他的第二部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甚至都被法院判定确实是抄袭了作家庄羽的小说《圈里圈外》,但他坚决不服,拒绝道歉。

2005年,郭敬明在马东主持的节目中被提问抄袭,郭敬明以上厕所为由暂离现场。

现场的年轻粉丝们对他表示支持,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彪悍的郭敬明拒绝道歉。

他在博客上写:

“我会严格执行赔偿和停止销售,那是我出于对法律的尊重,但我绝不会道歉。哪怕那只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我也不会迫于压力放弃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曾经创作时的辛苦。”

粉丝为他痴狂,为他摇旗呐喊,青少年们奉他为偶像。

他吃尽了时代的红利。

他的崛起来自于市场,打击也来自于市场。

2015年,郭敬明收购乐视股份,逐步推出电影《爵迹》。

虽然有无数粉丝的支持,但现实中,他票房惨淡,又添乐视暴雷。

郭敬明头一次,被市场的漩涡套住。

他开启了卖惨的哭诉,“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

郭敬明的同事和员工逐渐爆料,说他说话刻薄,常常把员工骂哭。

郭敬明自己也说,“我就特爱找那种尖酸刻薄的话来讲,我知道怎么说别人,别人最痛苦。”

2016年开始,郭敬明频繁上综艺,不但上综艺,还进化到上演技综艺,以导演的身份跟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平起平坐。

他的态度相当之好为人师且乱发S牌,观众也乐见他被批评,因为感觉“他不配!”

他的语言武器又确实非常狡猾,他擅长将所有的攻击,都包装成不乐意听取不同的声音。

2020年底,一份由111名影视编剧联合签名的文章《抄袭剽窃者不应成为榜样》引爆网络。

文章点名郭敬明、于正两人,呼吁对这两人以及其作品进行抵制。

签名的人员里有琼瑶、庄羽、《战狼》的编剧刘毅、《甄嬛传》的编剧王小平。

媒体跟进报道,引起的舆论似山呼海啸。

12月25日,郭敬明执导的《晴雅集》上映,抵制声不绝于耳。

12月31日,郭敬明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

他在微博发出这封迟到了15年的道歉信:

但他依然避重就轻,并没有承认抄袭。

不过,这件事有个后续说法,那就是,郭敬明之所以在《云之羽》里署名顾晓声,不是因为自恋,而是因为,他就是不被允许使用本名(咱也不知道是否属实)。

《晴雅集》的失利,让郭敬明再次蛰伏。

然后,他选择了,拍电视剧!!!

不得不说,拍电视剧是个比拍电影风险略小的操作。

郭敬明有IP,能写剧本,拍过电影,打通过发行和各种渠道,现在转头拍剧,只需要拍完卖给平台,后续专注营销,不需要承担太多票房失利的责任,还能推出自家的新艺人,简直是一本万利。

在这样的操作下,《云之羽》播出了。

开拍前以流量和美颜贷款营销。

开拍后以狗血和拉扯,二创安利。

当年的小时代1234都能行,现在的《小时代5:封建时代》也能行。

虽然差评如潮,而且说的都还挺准确,

虽然被主角粉丝骂蹭热度、骗流量,但他推出了自己的新艺人,也炒红了别家的配角艺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郭敬明在四十岁的时候,再度使用青春疼痛大法,华丽翻身了。

中二的名字,老套的人设,小学生的阴谋,土味又奢华的美学。

郭敬明永远都是那个郭敬明,不会变的。

至于他是否能一直这样走下去?

那还是要看观众会不会一直买账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上海   艺人   导演   当年   粉丝   作家   财富   杂志   自由   时代   市场   小说   华丽   郭敬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