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丨华为发布会多款新品亮相,Mate60“隐身”引发舆论热议

9月25日,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召开,平板电脑、“黄金”腕表、华为智慧屏等多款新品悉数亮相发布会。同时,刘德华惊喜现身发布会现场,并作为华为「Mate 60 RS」非凡大师品牌大使进行推广,引发各界舆论关注。


01

舆情数据解读

舆情走势:华为发布会引发舆论热议

监测时间内,全网舆情声量达64.83万篇/条。从舆情走势图来看,9月25日下午14:30发布会开始后,“华为”“Mate 60”相关舆情热度开始持续攀升,并于17时达到舆情峰值。随着华为最新品牌「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师」的重磅推出,以及刘德华作为推广大使亲临现场,共同助力将此次发布会的热度推向高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期间,作为华为的最大竞品品牌,苹果的讨论量也有所上升。

图:事件舆情声量走势(单位:篇/条)

平台占比:网民舆论场最为活跃

随着“Mate 60”系列带着麒麟芯片+5G悄然回归,近一个月以来与华为有关的信息一直都是全网热议话题。从舆论传播平台来看,网民舆论场仍是此次华为发布会的主要舆论阵地,微博自媒体及网民成为舆论声量的主要来源。此外论坛、短视频等平台也引发大量网民讨论,达到了较热的状态。

图:华为、苹果舆情信息平台分布(单位:篇/条)

全网热榜:“刘德华为在,热搜自然来”

此次秋季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众多最新科技新品,同时邀请刘德华代言并出席,吸引大量网民及媒体关注,短时间内生成多个热搜话题。据统计,自发布会开始后,华为发布会相关话题在全网各大平台累计生成热搜84条。其中微博平台和今日头条平台最多,均生成28条热搜话题。

图:各平台热搜数(单位:条)


图:微博热议话题TOP10

舆论观点:华为“遥遥领先”,苹果“亚历山大”

虽然万众期待的Mate 60系列和麒麟芯片9000s并没有在发布会上揭晓,但这场发布会仍获得了各界的支持与追捧——开场和结尾的合唱、刘德华的强势代言、一众新品的发布都是网民热议的焦点,相较于四年前华为被制裁后网民对国产品牌的担忧,此次发布会让舆论场中“遥遥领先”的呼声达到了高潮。此外,不少外媒及网民认为,华为的强势回归将让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激烈,苹果面临的压力首当其冲。

图:舆论场主要观点分布


02

舆论关注焦点

华为Mate60被一笔带过引各方猜测

华为本次秋季发布会最受期待的非旗舰智能手机Mate60系列莫属,但在当天的发布会中却不见其身影,华为Mate60的缺席引发舆论场热议。有舆论表示Mate60系列备受关注,可能会降低其他产品的曝光度,所以未被过多提及;还有舆论认为企业出于自身发展战略考虑,为保护产品供应链;另有舆论称在情理之中,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已经证明其市场号召力。华为Mate60被轻描淡写地提及也引来部分质疑声音,认为芯片无法量产导致出货量不足以及过度营销等。

经济观察报援引企业内部人士观点称,不公布是否为5G,也不说代工厂是哪个。华为对当家高端旗舰手机选择“沉默”,背后是为了保护供应链。

通信行业资深分析师马继华表示,华为这次在发布会上尽量不提或者少提他的手机,是不想过于被大家关注,同时它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更多地推荐他的各种智能终端产品。

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表示,发布会没谈手机并不意外。余承东轻言带过“先行者计划”,台下观众齐喝“遥遥领先”,一切已明了。

微博网民@知守院先生:华为MATE60系列可能会成高端机销售的里程碑,很可能会创出所有高端机的最高销量,因为它不仅仅一款突破性的手机,最主要的是它通畅了14亿人的一口气,一口被压抑了三四年不能正常呼吸的一口气。

百度网民@波西米亚的红辣椒:因为mate60根本没有能力量产,很明显他们的芯片不够用,华为善于做营销,这次他们的低调原因太多了,有点想不明白,作为一款已经开售的手机为何遮遮掩掩,似乎有太多见不得光的东西,作为高端旗舰竟然在新品发布会都一带而过,那你们自己去想吧。

多领域新品“遥遥领先”获好评

此次秋季新品发布会,华为亮相了众多最新创新技术产品,涵盖了日常办公、影音娱乐、健康、出行等方面,完善了华为全场景生态。有舆论表示本次发布会体现了华为强大的市场和科技竞争力;还有舆论认为发布的新品兼顾科技与价格,性价比较高。同时,华为众多新科技的亮相也带动资本市场的活跃,部分舆论表示相关领域的投资价值飙升另有舆论认为华为新品发布会有望带动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但在竞品中突出重围仍需在改变用户消费观念上发力。

图:遥遥领先刷屏弹幕

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表示,华为当前的生态能力,通过这场发布会得到极大体现,不仅是鸿蒙系统连接设备数不断增多,还有这种全场景的新品,品类繁多的同时,且每个品类都极具竞争力。

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本次发布会华为针对各终端消费品的升级都在意料之中,总体看,物美价也廉,打造精品而非看重销量。

粤开证券:国内外大型企业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算力硬件、芯片等领域。在我国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的政策红利下,相关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招商证券:华为新机带来麒麟芯片回归、卫星通信、星闪等技术创新,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成长。同时带动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替代,例如射频前端、模拟芯片、高端CIS等。

海报新闻:放眼当下每一个行业,竞品众多,价格高企,如何说服客户改变消费观念,实现消费升级,存在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刘德华携“非凡大师”惊喜现身成亮点

整场发布会带给公众最大的惊喜就是刘德华携手高端旗舰品牌“非凡大师”的亮相。作为各自领域的顶流,相关话题的讨论迅速冲上各平台热搜榜单,更有网民自发玩梗,“刘德华为在,不怕没柴烧”在社交网络传开。现场,刘德华通过自身演艺经历阐述了对“非凡”二字的理解,大部分舆论表示其个人气质与华为的品牌形象完美契合,是一次成功的代言。对于刘德华自身巨大的明星效应,有舆论认为这将会吸引众多粉丝群体的购买,流量效应拉满。但也有少部分网民调侃刘德华之前的代言黑历史,对华为的营销策略产生质疑。

图:刘德华成为品牌大使

微博网民@Daniel吴涛:刘德华成熟稳重,天王级别的Star,正能量形象、才华及口碑无一不俱全。华为的高端品牌沉淀已久,非凡大师名字取得又好,品牌设计背后的故事也具感染力。这波真有王炸的效果,厉害。

微博网民@WHWFocus:刘德华和华为都是坚持不懈勤奋坚韧不忘初心的典型代表。

微博网民@瑞寐姑娘:不就是保时捷设计合约到期了改名吗?一边谈技术,鼓吹技术如何“遥遥领先”,实际上又以卖壳当作卖点。刘德华代言过的手机爱立信、金立…… 不过都倒闭了。

华为新品获外媒认可,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国外相关舆论或报道多以正面或中性为主,华为与苹果接连在秋季发布自己最新产品,自然免不了相互比较。多数媒体认为华为发布的数码旗舰产品将对苹果带来冲击。Mate60系列的发售也向外部宣告华为被打压成为历史,部分舆论对华为所展现出的研发实力和韧性表示赞同。此外,多数外媒分析认为华为最新系列的智能手机将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华尔街日报》:华为要证明自己不仅能在华盛顿的打压中幸存,而且还是技术自力更生的先锋。苹果公司已经花了几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尝试制造自己的芯片,但至今没有成功。最新的iPhone仍然依赖高通的零部件。

日本JBPress网站刊文称,华为的突破对美国政界和科技界造成冲击。华为似乎在展示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复活”,对于苹果公司而言,最大的风险挑战就在于此。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IDC亚太区研究总监郭俊丽:短期来看,有望推动国内手机消费市场的一波高潮。同时,也会让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排序可能会发生改变。


03

后续影响及风险

或对苹果销量造成巨大冲击

在全球电子消费行业低迷的背景下,苹果销量受影响,苹果iPhone15的发布对中国市场寄予了厚望,但华为新品给苹果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或对苹果出货量造成重大冲击。同时,苹果在公务员群体市场出货量还饱受争议,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订单让给中国品牌,尤其是“高国产率”的华为。

苹果、高通等美国公司股票或受影响

Mate60的开售表明华为成功地突破了国际芯片封锁,受此影响,苹果新机发售当日市值一夜蒸发1000多亿美元,高通第三季度净利润大跌37%,上海分公司开启大裁员。有舆论称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吹响了华为反攻的号角,新品发布将有很大可能对苹果、高通等相关美国企业的股价造成冲击。

警惕借机造谣抹黑华为的舆论

华为秋季发布会召开让华为再度成为无数人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网上支持华为的声音牢牢占据舆论主流,但仍有部分吐槽华为产品“价格遥遥领先”、全程不提Mate 60等言论,部分自媒体发文指责华为抄袭、质量不过关等。境外反动势力也可能趁机攻击华为,以达到带偏带歪舆论目的,为后续进一步扼杀华为制造无端借口。

警惕境外势力将爱国情绪曲解为民族主义情绪

华为新品的讨论度持续攀升,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境外势力可能刻意把全民力挺华为的正常爱国声音歪曲解读成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抬头,给华为用户打上“战狼粉”“脑残粉”等标签,将议题引向政治化,在境外舆论场进行意识形态泛化攻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华为   舆情   苹果公司   舆论   发布会   新品   遥遥领先   网民   芯片   苹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