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西湖醉杭州

原标题:印象西湖醉杭州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婉琪

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时代,我们讲的是“大体育”“体育+”。近年来,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正越来越多地转变为文旅消费的“留量”。借力亚运会,杭州以赛事兴文旅,以文旅强经济,以经济促发展,通过亚运赛事“体育+”带动城市文化、旅游、演艺等产业齐头并进,以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构建文体旅消费新模式,反过来也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乘着亚运东风,杭州“上新”50个亚运人文体验点,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产品,赋予旅游消费更多文化内涵。同时,跟“体育后浪”一样,文旅产业也推陈出新,讲究“沉浸式”的体验,以新颖的姿态焕发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年轻人的心,达世代传承之使命。紧抓杭州亚运会举办的契机,推动旅游演艺创新,深化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最忆是杭州》大型水上实景演出、新国风环境式戏曲《梁祝》这两条文化线已火爆杭州亚运会。

《最忆是杭州》——与世界文化交融

《最忆是杭州》是在杭州西湖上举行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首次亮相,演出节目包括交响乐、舞蹈、越剧、古琴大提琴合奏、钢琴独奏等,中西合璧、美轮美奂,充分体现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是在原有《印象西湖》的基础上打造的。这场演出的最大特点是所有的表演都立足水上,舞台设置于水下3厘米处,中国自古“尚”水,观众于湖光山色中感受中国元素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凉风习习,西湖湖面上一轮圆月下的亭廊,一位手捧琵琶的美女在水中央……演出就这样拉开大幕: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春江花月夜》意境深远、中国风十足;《采茶舞曲》的主题是杭州元素之一“龙井茶”;《梁祝》以越剧、小提琴独奏、双人舞三种不同的方式共同演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古琴和大提琴首次合奏《高山流水》——古老民间传说、神话、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梦幻重现,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法再造“西湖雨”,让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神韵交相辉映。还有水上芭蕾舞《天鹅湖》、钢琴独奏《月光》、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和《难忘茉莉花》以及压轴的交响合唱《欢乐颂》与喷泉焰火交织。

《梁祝》——今人视角重述经典桥段

国风、情景式戏剧近年来已经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传统戏剧创新的表现形式,杭州亚运会这次也将“新派越剧”带给世界各地的朋友,全新升级的《梁祝》。越剧新版《梁祝》在老版《梁祝》的基础之上,以“规避颠覆,谨慎重述”的姿态及“旧中有新,新中有根”的艺术理念,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索引,在充分尊重经典的前提下,从更加人性、更加人文的角度补全了“梁祝”故事的发展线条和人物的情感脉络,使得梁、祝二人由友谊向爱情的转变更为合理。在舞台表演上,新版《梁祝》把“以扇喻蝶”作为主要方式,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的相遇、相识、结拜、分离、诀别,用既古典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的现代舞蹈语汇方式呈现出来。这一系列的创新推动了传统戏曲美学和当代审美追求的充分融合,彰显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此剧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之一,曾参加了无数高规格的国际交流演出。

如今,百年传唱的经典,又遇杭州亚运会重大国际交流契机,作为浙江传统文化的“金名片”,该剧进一步拓展,升级为新版《梁祝》的文旅融合版,保持故事基本结构和经典艺术精髓的同时,以诗性品格保留对“梁祝”与越剧诗意唯美浪漫的最大化整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贯穿主题,每一幕都有故事名场面、每一场都有经典传唱名段,可看可听可回味。它以今人之视角、用年轻态的语汇重述《梁祝》经典桥段,以“演出+地域文化+国际交流”的形式传承越剧经典韵律和“全女班”艺术特色,构建亚运浙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希冀能从传统文化的创新中找回中国人的生活之韵,也希望能为国内外旅客践诺“看小百花,游西湖,喝龙井”的戏剧生活愿景。

来源:广州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西湖   杭州   梁祝   越剧   亚运   亚运会   中国   水上   印象   演出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