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编辑马立诚: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日本没有必要对中国道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十里凉亭

编辑 |十里凉亭

●—≺ 前言 ≻—●

“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日本根本不需要因为侵华战争为中国道歉!”

这些荒谬至极的观点全是出自人民日报的一位编辑——马立诚之口,他曾担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凤凰卫视评论员以及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他还是北海道大学应聘的教授。

让人值得深思熟虑的是,他这样的一位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歪曲事实的言论?

他有着怎样的经历?现如今又有着怎样的结局?

●—≺ 思想大改变 ≻—●

马立诚出生在江苏南京,之后进入人民日报工作,在那个年代,很多人羡慕他能有一个“铁饭碗”,而他确实在一开始也很争气,又是提拔又是公费交流。

而正是一次赴日交流学习中,他变得和以往不一样了。

这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让马立诚对日本人的思想观点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不仅怀疑起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甚至成了日本的“崇拜者”。

从日本回来之后,马立诚对自己的错误思想认知又发表了《对日关系新思维》,其中表达了他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喜爱,《对日关系新思维》这一文章的发表,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其中过多的不良言论让人们难以接受。

大概的意思就是,我国应该早点摆脱民主主义的条条框框,将目光放的长远一点,东亚的一体化进程应当早日实现。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的种种内容,表达出他对于历史的错误解读,马立诚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一件非常夸张的事,这只不过是一场简单的战争,中国对于日本的行为也应该给予原谅。

马立诚作为一名公众人物,竟然说出如此荒唐的话,更何况他还是一位南京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外界的关注后,再做到人人唾弃的地步,很显然他并未考虑到文章发布之后带来的连锁反应。

随着《对日关系新思维》的发表,让马立诚在国人中的公知影响力瞬间降低,随即便被人民日报开除。

2004年2月18日,他又凭借自己仅剩的影响力再次发表了《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一书,在书中他更加胆大,肆意妄为的主张中日和解,并声称南京大屠杀全部都是编造虚构号召人们忘记这段悲惨的历史。

《脱离反日》也是他发表的关于抹黑历史,扭曲事实的书籍,他在书中说道中国人就应该承担侵华战争爆发的责任,这种逻辑思维就是在胡编乱造,他的种种行为不仅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反对和广大国民的斥责,更有甚者将他比喻为“新时代的汉奸”。

他不仅没有反思到自己的错误还继续进行着他的无稽之谈,他公开发表的所有文章以及书籍中,与我们国家以及广大国民对于历史事件的态度完全背离,甚至还振振有词的为日本考虑,美化日本,否定日本当年犯下的错误,将侵华行为看做是一次为中国“改头换面”的重大帮助。

他虽然出生在南京,但是他却表明在南京这个进行了多次抗日战争的战场上,伤亡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因此他认为屠杀是不合理的叫法,日本也没有必要向中国道歉,中国也没必要揪着这件事不放,身为一名中国人他非但没有保护自己的国家,否认那段惨痛的历史,而转头同情起了侵略者,让人们不由得对马立诚以前的行为进行了重新的审视。

●—≺ 辉煌的前半生 ≻—●

出生于1946年的马立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在那个正处于历史动荡时期的中国,在所有人都奢求一个上学机会的年代,马立诚非常幸运的成为了其中的一位。

在遭受了日本的侵略之后,我国正在进行着灾后的重建,这使得很多家庭都在为生活生存担忧发愁,生活条件也是十分的艰苦。

由于他的父母有着稳定的工作且稳定的收入来源,为马立诚的生活和学习上都提供了非常好的物质保障,这使得马立诚能够比平常人更好的接触到学习并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从小就热爱学习的他坚信在那个年代只有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他总是能将时间充分的利用,将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因此他的成绩总是能够名列前茅,无论是老师还是他的父母都非常看好这个孩子。

时间转瞬即逝便来到了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在马立诚的而立之年他毫无顾虑的投入到了高考的复习当中。

对于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马立诚来说,复习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几个月的挑灯夜读,就为了自己以后可以出人头地,让自己的前途可以一片光明!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他如愿以偿的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武汉大学,并成为了历史专业的一名学生,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让他能够继续拥有良好的学习机会不断的升华自己。

大学期间他依然保持着一颗求学的心,依然将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每天进行着高强度的学习使他的才华和努力有了充分的发挥,很快便被中国青年报邀请入社进行编辑工作。

由于他在文学上面的有着非常深的造诣加上自身的努力好学,不久之后便被调到人民日报担任主编一职,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能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

进入人民日报工作后不久他便发表了自己的书籍《交锋,当代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书中包含了很多的历史性的重要时刻还极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的思想《交锋》的出版上市让人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思想并掀起了一轮文化热潮,造成了不小的反响更为中国未来的道路点了一盏明灯。

但是由于他在与日本进行了一次交流学习之后,使他的价值观和思想出现了非常大的转变,让国人的态度,对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有了一个颠覆认知的改观。

从他受到广大的欢迎与支持,到后来变成现代的汉奸只是经过了一次交流和学习。

然而他以后的生活,大家可想而知,中国是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汉奸再继续留在国家侵蚀着人们思想,所以马立诚不得不做出了“搬家”的决定。

●—≺ 四处躲藏的汉奸 ≻—●

舆论压力的迫使下他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妻儿逃到了香港,在香港马立诚也是受到了“极好的待遇”,彻底沦为过街老鼠的他可谓是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到了香港之后他变成了凤凰卫视的评论员,继续发表着他的汉奸言论。

而香港的爱国人士并没有将这个汉奸置之不理,有的脾气不好的甚至将马立诚在监控盲区进行殴打,马立诚也认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便又带着妻儿逃亡到了日本生活。

马立诚期望在日本重新开始他的生活和事业,臭味相同的人总能走到一起,日本在得知马立诚即将到来的消息后,更是热烈欢迎,欢迎这个将自己国家拥护起来的中国人。

日本对于马立诚的评价可谓是相当高,不仅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并主动邀请他到北海道大学担任教授和东京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这一消息公布之后,国人便明白了马立诚的狼子野心,对他的种种行为表示反对,对他本人表示反感。

在2004年时,日本还将马立诚编写的《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一书出版,书中的内容竟然一点也没有提到关于汪精卫的恶行,无疑是对马立诚行为的纵容和肯定。这样的放纵让马立诚更是像疯子一样,更加肆无忌惮的攻击国人,攻击中国,不断地发表出不友好的言论,不断推崇着亲日亲美的理念。

如今的马立诚没有了当初的影响力,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这么多年以来,活着成为了马立诚一家的奢求。

当他的言论已经不像当初那样左右人的思想行为之后,他对日本的价值也就逐渐消失了,日本也对他失去了往日的信任,没过几年之后便将他给辞退了,国人对于这个疯子的言论也没有了可信度,他也没有日本国籍,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

●—≺ 结语 ≻—●

如果马立诚没有走上这条不归路,那么他的影响放到现在也是很难比拟的,或许他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出版人,知名的作家,一个好的爱国人士。

日本自战败以来,多少次想要将他们犯下的种种恶行给抹杀掉,一不承认二不提起,但事实就是事实,马立诚的也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叛国行为的可怕我们应当从他身上汲取教训,来发扬我国人民的爱国精神,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上有多少南京同胞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立就是为了让我们勿忘国耻,勿忘日本当年犯下的种种罪行,记住历史是为了提醒我们保持清晰的头脑,拥有一颗爱国之心,致力于建设一个美好和平,公平公正的社会。

尊重历史也是在尊重我们的祖先,没有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美好和平的社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这样的美好生活。

我们没有经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一切,我们就没有权利替他们原谅罪犯,所以我们要将先辈们所受的苦难铭记于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人民日报   日本   中国   新思维   汉奸   国人   言论   编辑   思想   国家   历史   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