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国潮!“双节”假期正定可以全城“打卡”

正定古城夜景(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央广网石家庄9月29日消息(记者王伟倩)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来临,千年古郡河北正定已经准备好了一道又一道“国风”味道十足的“文化大餐”,迎接八方游客。9月29日至10月6日,这里从景区到街道都是“打卡”热地,“非遗”展示、传统项目比赛、汉服体验、“红楼”特色文化,将轮播登台,精彩不断。接下来,央广网记者带你一起来“打卡”正定。

打卡一:隆兴寺景区

“双节”期间,在隆兴寺景区,将上演精彩的舞蹈表演,其中《画壁绝响》《千手观音》等舞蹈都是根据隆兴寺景区壁画及千手观音编排的,一定非常养眼。

正定古城隆兴寺(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同时,该景区还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展示,游客可以在这里通过互动,深入体验绳编、剪纸、烙画等非遗项目的魅力。

打卡二:荣国府

“双节”期间,荣国府的“红楼”特色文化活动不能错过。白天,荣国府景区门前广场、荣国景区内将分别上演“刘姥姥迎宾”“宝黛初相会”的经典实景表演;晚上,还将有“元妃省亲”“打更巡夜”等实景表演。同时,游客可以穿着古装游园,在这里参观书画现场表演、吹糖人表演,品尝正定特色小吃。

荣国府夜景(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10月1日19时50分,在正定荣国府大观楼,将举办“河北实验曲艺之夜”暨2023“中秋 国庆”双节同庆大观楼“津晋冀”专业鼓曲交流演唱会,为游客奉上西河大鼓、京东大鼓、联珠快书等精彩曲艺演出。

打卡三:府文庙

府文庙景区将开设射礼投壶体验活动。“射”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射箭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射箭被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投壶运动由“射礼”发展而来,是古人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在具备娱乐性的同时,也承载着礼仪性。游客可以在休闲娱乐之余,深刻感受礼节文化,了解“射礼”的演变。

打卡四:赵云庙景区

“双节”期间,赵云庙景区门前广场将推出常山战鼓表演。常山战鼓是正定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因正定在历史上为常山郡,故而得名“常山战鼓”。三国时期赵子龙摆下常山架鼓阵,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自此,常山战鼓闻名于世。

正定古城赵云庙(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赵云庙景区内的顺平侯殿,将举行常胜将军赐福活动。游客还可以在顺平侯殿参与传统游戏投壶。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时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

同时,赵云庙还增设射箭场,供游客学习、体验射箭的奇妙。

正定古城开元寺(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打卡五:开元寺

开元寺景区将推出汉服体验活动。开元寺一座充满唐风的寺院,游客可以穿着汉服游览开元寺,红墙墨瓦、暗香疏影里,传统华服与古建筑完美融合、相互辉映,能够沉浸式领略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体会大唐盛世文化气息,拍照打卡留下美好记忆。

打卡六:阳和楼

“双节”期间,在阳和楼二楼舞台,将举办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彭蕙蘅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文化活动。喜欢河北梆子的游客,可以在9月29日19时,来看“彭蕙蘅和她的学生们中秋演唱会”;10月4日10时,听一下“彭蕙蘅戏曲公开课”,10月4日19时,欣赏“欢度国庆名家新秀演唱会”;10月5日19时至21时,观赏一下“人民艺术家齐花坦先生艺术传承演唱会”。

正定古城阳和楼(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阳和楼二楼平台外围,还有精彩的“阳和楼市集和文人茶点活动”,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在市集里欣赏购买人体面部彩绘、漫画、吹糖人、手工编织、美丽花植等手工艺品,还能在阳和楼二楼七楹殿内观赏到民乐与古风舞蹈表演。

正定古城广惠寺夜景(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打卡七:天宁寺、广惠寺

天宁寺和广惠寺将开设祈福活动。其中,天宁寺内有一株千年古槐和一株清代老榆树,在古代,槐树代表“吉祥”,榆树代表“富贵”,游客可以求福条、福牌系挂到树上,祈愿家庭幸福。

正定古城庆“双节”活动(央广网记者 王伟倩 摄)

同时,“双节”期间,古城正定还将举办“2023年京津冀轮滑公开赛暨石家庄(正定)轮滑节赛事”“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马戏嘉年华”“‘双争’有我·舞动河北”群众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将节日气氛拉满,让游客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正定   顺平   隆兴   常山   榆树   战鼓   景区   全城   古城   假期   游客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