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走近科学》被停播,十几年愣是播成笑话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招财小芬

编辑丨招财小芬

1998年首播的科普节目《走近科学》,曾经风靡一时,被誉为“开启民智的节目”

然而从热播到腰斩,它的历史轨迹充满跌宕起伏。

这部科普节目为何从高峰跌入低谷?它又是如何一步步沦为笑柄的?

科学还是故事?《走近科学》的争议

《走近科学》这档科普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颇具创新

它擅长用夸张的标题吸引眼球,像“村中半夜出现鬼叫声”、“湖中发现水怪踪迹”等。

配合陈旧恐怖的配乐和张腾岳先生的标准问句“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成功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随后便是记者深入调查的过程,这也是节目的亮点所在。

记者会对案发地点进行考察,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往往能挖掘出一些有趣的细节。

比如有一期节目讲述一个村庄,每到晚上就能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叫声,村民都不敢出门。

调查后发现,声音来自一位身材臃肿的村民,他睡觉时打鼾的声音通过房屋的立体结构传播,在寂静的夜晚被无限放大,听起来愈发惊悚。

节目的高潮通常是请来专家进行科学释疑。

专家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些看似神秘的案例合理解释。

比如把“水怪”说成是乌龟,把墙上的“鬼影”解释为小孔成像原理。

然而有时候这种解释也过于牵强,让观众感到被“忽悠”。

因此《走近科学》也饱受争议。节目的科学性遭到质疑,有观众认为它虽称科学,但往往只停留在耸人听闻的故事层面。

题材的选择也颇具误导,把一些巧合或自然现象渲染成怪力乱神。

节目的制作手法也颇为敷衍,充斥着套路和戏剧化的渲染。

的确,《走近科学》作为科普节目,在传播科学知识方面做得并不充分。

但它开创了中国科学节目的新形式,使得科学内容第一次拥有了“可看性”。

这为后来的科普内容创作提供了全新思路,对中国科视节目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除了严重的“标题党”,《走近科学》中还有不少让人捧腹大笑的剧情。

让人啼笑皆非的《走近科学》

《走近科学》曾经风靡全国,它所涉及到的种种案例虽然都被证明是伪科学,但其离奇诡异的剧情却让人啼笑皆非。

河北某地,天空突然掉下几块大冰块,村民们将其捡回家珍藏。

一位老人甚至尝了尝,说是“无根之水”可以治百病。

后来经专家检验,这确实是块“蓝冰”,来自飞机厕所排出的污水。

那位老人听后十分尴尬,他表示当时冰块尝起来咸咸的,现在想来一定是被飞机的污水味道迷惑了。

这起事件也让人反思,面对未知事物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相信。

另一期中,广西有位青年宣称可以从身上任意部位吐血村民都把他当成高人。

节目组请来专家检查后,发现这其实是因为该青年牙龈长期出血所致。

原来这位青年为了博眼球,长期咬破牙龈造成出血,然后吸入口中再吐出。

专家表示这种行为非常危险,可能导致疾病感染。这也提醒人们要辨别所谓的“绝技”是否科学合理。

还有一位女性理发师声称已经五年没吃饭了,节目组特意请她住院检查。她入院后很快就晕倒了。

检查显示她身体指标正常,原来她是有心理疾病,只是自我暗示没吃饭,但实际上有正常进食。

专家表示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危及健康。

这也让人们意识到许多“奇迹”可能只是心理作用。

节目还曾全程追踪报道中国各地的“水怪”,制造非常恐怖的氛围。

结果发现所谓“水怪”不过是普通动物,让人大跌眼镜。

制作组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渲染水怪的神秘色彩,却忽视了事实真相。这种炒作手法也遭到了观众的批评。

可以说,《走近科学》用其夸张离奇的剧情吸引观众,却总在最后反转朴实的真相,让人啼笑皆非。

它虽然被批评缺乏科学严谨,但那些匪夷所思的剧情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这档节目的经历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分辨荒诞事物的一个案例。

当遇到令人惊异的事件时,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查证事实,不轻易被表象迷惑。

也许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其背后都隐藏着一些简单的道理。

但其实最初的《走近科学》并不是如今的“故事会”,而是一档正正经经的科普类节目,那么它有为何变成现在这样呢?

《走近科学》:从严肃科普到轻松科普的转变

1998年,《走近科学》应运而生,正是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环境下。

作为一档科普节目,它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任。

在最初的几年里,节目采取了非常严谨的科普手法,题材选择高大上,要么回顾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创造,要么介绍前沿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

记得其中一期节目讲解了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让人对减排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另一期节目探索了脊椎动物的起源,展现了生命起源这个永恒的话题对人类的吸引力。

为了增加节目的权威性,制作组还特意邀请了当时6位在世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出镜,与观众一起探讨人类科技发展的前景。

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界,这样严谨、高端、注重科学理论的科普节目还是第一次。

这本应该是一个进步,因为在《新闻联播》鼎盛的年代,鲜有机会让观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学。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老百姓而言,这种过于“硬核”的科普内容显得太过艰深晦涩。

要知道,能在这个时段观看该节目的主要是下班回家正在准备晚饭的普通观众,他们对专业术语束手无策,更无法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节目组诺贝尔奖得主“在线输出”的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对观众而言完全就是天书。

结果可以想见,《走近科学》最初的收视率直线下降,甚至一度跌到0,与人们的生活完全脱节。

后来,作为改版试点的节目组面临淘汰的压力。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局面,这档科普节目就要黯然下架。

此时,一位叫张国飞的制片人站了出来。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竞争上岗进央视的年轻人,张国飞决定与时俱进,改变节目的面貌。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思:用故事来吸引观众。

具体到选题方面,张国飞定下了一个新的原则:吸引眼球要优先于科学性,通过情节的吸引力和悬念来留住观众,传递科学知识只能排在次要位置。

根据这个思路,节目开始关注一些灵异的事件和人们的怪异经历作为开场,然后以悬念的方式来剖析其中的原因。

这种以故事吸引观众的手法果然奏效,《走近科学》的收视率一路飙升,由最初的倒数第二跃升至前三名,重新成为科教频道的招牌栏目。

在当时央视节目的满意度调查里,它还曾进入前十名。改版成功地让这档科普节目起死回生,开启了它的经典之路。

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争议也随之而起。舆论普遍批评该节目变成了“装神弄鬼”,用太多玄幻色彩来吸睛,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有评论认为,它变成了“走近伪科学”或者“走近故事会”,叫做“走近科学”已经名不副实。

在此后的岁月里,《走近科学》曾再度改版回归严谨风格,但依然未能重振昔日荣光,最终宣告结束。

它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科普节目面临的困境:单纯的严肃科普难以吸引公众,但过于轻松的科普也有负面影响。

结语

《走近科学》的消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它曾经引领风气,也曾一度走火入魔。一个电视节目的起落,反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光明与阴暗。

科学进步的道路上,还会有多少“走近科学”式的迷惑?我们又该如何区分真假,不被奇谈怪论迷惑?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也许,真正的科学精神,需要我们每个人心中点亮,而不仅仅依靠某个电视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科学   水怪   啼笑皆非   严谨   眼球   手法   最初   观众   节目   笑话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