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串巷-绍兴姚家埭·帅府台门·姚启圣

这次的经历,比较特殊。行文前先看地图。地图显示的是拆迁后的村子荒草丛生,图二是网上下载的拆迁前的景致(对应图一红圈处)。差异很大。

帅府台门标识后的这片房子即为姚启圣故居

这是网上下载的拆迁前的明代庙桥及小庙(我们在现场时庙门关闭围挡围着无法进入,周边市场杂乱没拍照)

姚家埭早已整村拆迁。红色箭头处是通往帅府台门的唯一道路,这是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沿村子四处问询才找到的,虽然一开始,导航就已正确导到这里,但是对面围着严严实实的围挡,我们走了一小段野草漫漫又脏乱的野路,以为无法通行,就退出去,绕了整个村才发现都是围挡无法进入,最后经村人指点才又回到这里。后查了资料,围挡是帅府台门保护遗址抢险加固一期工程施工所致,不过看样子处于停工状态,否则按招标公告所示2022年12月该工程必须完成工程量的60%,那帅府台门会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当年,如果姚启圣不是这样的结局,这个村子这处老宅,是否就不是这个现状了呢?那历史的笔墨必将浓墨重彩色彩斑斓地记录下他的一生,还有他的老宅或许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走入荒村帅府台门,眼之所见,皆是荒凉。

湮灭于野藤中的姚启圣故居,就象主人于历史中的地位

残垣断壁

帅府台门的落败程度非常严重,已到了几近坍塌。

房屋内景

荒草漫阶

建筑残破

破败的院落野草侵袭,村民在中间种了几畦菜,树了一个稻草人。这一场景吓着了初入荒村的我们。再加上当时太阳被云层阻挡,天阴阴的,风吹草动,汗毛耸立,又突然窜出一两只野猫,吓得魂飞魄散,差点夺路而逃。这是我见过野猫最多的一次,大约有十几只,时不时从身边建筑中一闪而过。

破败的院落野草侵袭

进行中的台门保护工程,已有老宅部分修复,但看着建筑颓败的样子,工程漫长而艰巨。

暂停的修复工程

生于姚家埭的姚启圣,官至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一生以收复澎台为己任,三次举荐施琅为水师提督。可是姚启圣一手力荐的施琅成为水师提督之后,与姚启圣的矛盾立现。一是在进兵风向和时间上与姚启圣发生了激烈冲突。姚启圣认为应在冬春时节利用北风进攻, 而施琅则坚持认为应该在夏至乘南风攻台;第二个矛盾集中在提督专征还是总督、提督同征的问题上, 也就是“专征权”之争。最后康熙定由施琅主政平台。收复台湾后,施琅“潜由海道奏捷”也就是说施琅在收复台湾后并未及时返回福建将结果告知时任总督姚启圣(姚启圣是施琅上司),而是驾船由东南沿海走水路直接上报给康熙,以至于康熙只认为是施琅有功,最后施琅获封“靖海侯”,青史留名,而姚启圣却“赏不及”。三个月后姚启圣患“背疽”身死任上。

姚启圣任福建总督时遇清廷平三藩之乱后国库空虚,姚启圣为保证军需供应,将“香山罢官后,贸易七年”所得的全部家当及“浙江祖产变价,亲朋借贷”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台湾的平定事业中。在他死后“肃然无储蓄,诸子卖田以葬,贫如故”。一生致力于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在郁郁中退出历史舞台。而他的贡献,是无法抹杀的,这也正是很多史学家为其著文的原因。

附姚启圣幕僚淏所做《剿抚澎台机宜》序言,该序言为姚启圣所书。其内容记录了姚启圣和宋淏对台湾郑氏政权的剿抚政策和策略的建议,同时详细记载了澎台岛屿的山川风物及台风的发生规律等。宋淏“又破家忘身,三航其地。凡恶水毒境,异闻异见,纪载罔遗,功亦勤矣”,便是说明宋淏三去澎台收集资料、情报,汇总出《剿抚澎台机宜》。

清朝官书《八旗通志》记载:“战功属靖海侯,而平日招抚设间,以离贼心,则启圣之力为多云。”

清书的记载,到底还是中肯的记录了姚启圣所做的努力。

参考文献:

《一份档案还原姚启圣在清朝收复台湾历史中的贡献》

《姚启圣与施琅的恩恩怨怨》

《福建总督姚启圣对清初平台事业的历史贡献》

《闽颂汇编》与姚启圣治闽平台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机宜   荒村   提督   绍兴   总督   福建   野草   村子   康熙   工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