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十九子朱橞:反对朱棣靖难,三千铁甲入京护驾却坑惨朱允炆

当代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句现代化的流行语:“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说的便是那种虽然好心,但是却能力不足,意外办不成事的盟友。

朱允炆开始削藩之时诸王惶惶不可终日,作为长辈的朱棣撕下了自己的伪装,堂而皇之的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始谋反。


值此危难关头有一个人却选择了站出来,公然反对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并带着自己的三千铁甲军进入京城保卫朱允炆。虽然此人用意虽好,但没想到最终将朱允炆坑害的不轻!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又为什么说他将朱允炆坑惨了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朱元璋的第十九子

元朝末年,朱元璋看着元庭无道投奔义军,被守城将士怀疑便被逮捕。义军首领郭子兴想见识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敢如此张狂,高声大呼自己是来投奔义军的。

随后得知朱元璋是皇觉寺的和尚,只因天下大乱无以为生,并且收到发小汤和的来信,才决定投奔义军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换口饭吃。



郭子兴很是高兴,并看在汤和的面子上将朱元璋留下,自此开始了义军生涯,从一个牵马的马夫做起。战场上朱元璋表现优秀,郭子兴很高兴,将义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许配给他做妻子。

对于朱元璋来说,郭子兴称得上是影响最深刻的一位贵人,也正因此平定天下之后,除了当初一直追随他的马皇后,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氏是朱元璋的爱妃,不免有着报恩的意味。

郭氏入宫后,朱元璋赐予她惠妃的名位,两人关系极度融洽。后宫之中除了马皇后之外,就属郭惠妃的地位相对稳固,侍奉朱元璋多年。

她的肚子也很争气,为朱元璋生下三个儿子,即皇十一子朱椿、皇十三子朱桂,最后一个便皇十九子朱橞。



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了三个皇子,但她很清楚,儿子与皇位是绝对无缘,所以从小便教导不要去争夺皇位。

谆谆教诲之下三个儿子茁壮成长,最小的儿子皇十九子朱橞更是如此,深得朱元璋的欢心。公元1391年,朱元璋封年仅13岁的朱橞为谷王。

坑害朱允炆

事实上,朱元璋对儿子的分封很有讲究。

当时虽然朱橞才年仅13岁,虽然没有朱棣那般骁勇善战,却也对行军布阵颇有研究,算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再加上由于郭惠妃的教导,使得朱橞从小就忠心耿耿,一切都以大哥朱标和父皇朱元璋的命令为重。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朱元璋才会把朱橞的封地定在上谷,也就是接近河北的地区,即现在的京津冀附近。

朱元璋的意图很明显,想要用朱橞来充当北元防线的前哨站,同时也可盯住朱棣,一旦对方轻举妄动便可断其后路,直捣北京城。

抵达封地之后,朱橞便开展了一系列的戍边活动,不仅将原先年久失修的上谷城墙翻修了一番,还部署了一系列新的边防措施。

数年以来呕心沥血的操办下,作为军事要塞的上谷地区的防御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远在京城的朱元璋听闻此事心情大好,止不住的夸赞着朱橞。

就在朱橞准备继续在上谷大干一场时噩耗传来,朱元璋去世,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帝位,也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上位之后,出于对藩王割据的忧虑,权衡再三最终开始削藩的计划。

诸多的藩王一夜之间成为了庶人,甚至于成为了阶下囚,更有亲属引火自焚。朱橞一开始也对自己的处境很担忧,但朱允炆却没有对其痛下屠刀,而是让他继续在上谷做藩王。

朱棣起初并没有下定决心要造反起兵,毕竟一旦起兵再无回头路!

更何况南下的必经之路还有着朱橞镇守,短时间肯定无法攻破上谷城的,一旦朱橞正面拖住自己,背后再偷袭自己的大本营,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随着朱允炆的步步紧逼,朱棣最终还是忍无可忍,走上造反的道路。

作为与他最接近的藩王,朱橞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的态度,怒斥朱棣为乱臣贼子,拒绝与他同流合污,同时派兵死死把守宣化城。



当初朱棣一直不愿意起兵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一旦朱橞死守城池,他的大本营便岌岌可危。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已至此只有尽快攻破宣华城。

事情就像大家料想的一样,宣化城易守难攻,朱棣根本没办法速战速决,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

就在这个时候一则好消息传来,朱允炆居然下诏让朱橞带着三千精兵进京勤王,朱橞这么一走宣化城不攻自破,朱棣无比高兴。

这件事发生之后不久,朱棣便攻破无主的宣化城,南下的障碍被扫清。此后朱棣不断向南进军,虽然也经历了坎坷,但最后还是打到南京城下。



投降朱棣,打开南京城大门

得知宣化城被攻破,朱允炆对于此事也很是懊悔,倘若自己没有让朱橞进京勤王,朱棣的军队便会被牢牢的挡在宣化城外。

事已至此,朱允炆只有做好死守南京城的准备,只要拖住朱棣一两个月占据必然会发生逆转。然而,这个时候建文皇帝又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他委任朱橞为守城大将,结果被其给坑惨了。朱允炆任命朱橞为守城将领之后,后者信心满满接过任命,在他看来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朱棣属于奇袭后勤不足。

然而登上南京城头向下看去,朱橞的信心顿时就化为了乌有,燕军虽然连连经历激战很是劳累,但全军上下没有一位士兵的脸上显露出了疲惫之色,相反身上都散发出了必胜的信念。

两军对垒士气是关键,反观自己一方士气低迷,朱橞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此前他之所以会反对朱棣并不是因为对朱允炆的忠诚,而是出于投机考虑。

原本朱棣仅仅只有北京城一个地方,朱允炆可是占据大明99.9%土地,如今占据发生巨大的转折,所有的计划都被变化打乱。

南京城下,本以为朱棣的军队应该相当疲惫了才是,只要以逸待劳就能全数歼灭,到时候靠着此战功爵位便能更进一步,眼下这种情况很显然梦想已经破灭。

朱橞思考了片刻,做出了一个无耻的举动,向朱棣投降打开城门,放燕军进入南京城。朱元璋费几十年修建的南京城,在此战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愤怒不已却无可奈何。



不得不说朱允炆的眼光与朱元璋相差很远,朱橞如此心怀鬼胎居然都没有看出来,危急关头还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

原本希望靠着朱橞来挽救统治,没想到自己居然引狼入室,事已至此说什么都已经迟了,如狼似虎的北军将士像潮水一般的涌入了南京城。

见此情形,明白大势已去的朱允炆在皇宫内点起一把火,之后便消失在人世间,是生是死无人得知,而朱棣则如愿以偿的坐上了皇位,改朝换代年号永乐。

作为南京城失守的元凶,朱橞的所作所为与卖主求荣没有任何区别,朝中众大臣纷纷要求惩治他,然而出于对其功劳的考虑,朱棣并没有与他一般计较。

然而小丑终归是小丑,靖难之后仗着自己献城门的功劳,朱橞跋扈嚣张不可一世。



早就对朱橞无比反感的朱棣总算抓到借口,将其废为庶人打入大牢,一连关了数十年,直到朱瞻基继位的第三年才被放出来,而那个时候他已然去世。

朱橞落得如此下场也只能说他是自作孽不可活,不值得同情,毕竟任何时候叛徒都不值得同情。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文献:《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谷城   宣化   北京城   生下   庶人   京城   皇位   铁甲   南京   皇后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