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战败后,后代各自逃命,600年后,靠一首诗团聚四川


当前,学术界对于“黄金家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对于位于南方的黄金家族后裔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这个群体的历史记忆承载了漫长的岁月,而这段历史仍然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中。

在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同兴乡余家湾村,有着20多户人家,这些人自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并且可以通过一本珍贵的家谱《余氏家谱》来佐证这一身份。回到2004年,当时已经年逾七旬的老人余海奎告诉记者:“我们家族从14世纪就开始在四川生活了,如今已经六百多年过去了。”


这段神秘的身世故事,老人余海奎缓缓道出,同时,他还特意翻出了《余氏家谱》,这本珍贵的族谱最终确立了他是成吉思汗重孙子铁木健的后代。而在犍为县,有多个版本的《余氏家谱》,包括手抄和木刻,它们的内容基本一致,都为这一历史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然而,这段历史不仅仅只有家谱记载,犍为县还有一位名叫余元富的学者,他长期致力于研究余氏家谱。余元富的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回忆道,自幼就开始深入研究家谱相关内容,而他所收集的资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遍历了内蒙古、贵州等多个地方,逐渐将家谱相关信息完善起来。这本家谱中所记录的故事与余海奎的口述历史高度一致。


历史资料显示,犍为县的余氏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特别是铁木健这一代,他共有九个儿子和一位女儿。这个事实在历史记录中有所体现,而铁木健也因他的女婿考中进士而闻名。然而,在元顺帝时期,由于政局混乱,社会动荡,铁木健的后代们仍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许多人担任高官,生活富裕。然而,朝廷腐败和各种势力的崛起导致了谣言的传播,有人指责铁木健家族与“红巾军”有关。令人费解的是,元顺帝竟然相信了这些谣言,并决定铲除铁木健一家。


在面临各种压力和威胁的情况下,铁木健的大家族决定逃离京城,一路向西南方向前进。他们来到了泸州附近,但由于庞大的人数,暴露的风险太大,于是他们决定分散成小团队,将姓氏改为“余”,含义是“杀不尽斩不绝还有余”,然后散落在富顺、荣县、青神、乐山等地,其中一部分人最终定居在现在的犍为县。

明成化年间,兵部尚书余子俊所撰写的《请神余姓家谱》中清晰地记载了余家湾祖上的来历,指出他们是元朝贵族,与女真国相邻,居于北方。


此外,《余氏家谱》中的一些记载也为“铁改余”提供了更多的历史依据。而墓碑上的记录也证实了这一身份,比如在四川泸州祠堂和泸定沈边十公余氏宗祠中,都有太子真金的塑像和灵位,这进一步证明了“九子十进士”的说法的确存在。

丰都县包鸾镇铁家槽湾的树林中还保存着不少墓葬群,跨足大清咸丰、同治、光绪等不同年代的石室墓。墓碑上的文字也提到了铁木健的后代。这一切相互印证了这一历史的真实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黄金家族的后代逐渐隐姓埋名,融入汉族社会,走上了不可逆转的融合之路。元朝的兴衰导致了蒙古族地位和优势的衰落,逃亡中的黄金家族被迫放弃了贵族身份,在新的土地上谋生,逐渐融入汉族社会。

余家湾村地势较宽敞,但四周多山,主要以农耕为生。他们

的生活方式和汉族一致,他们种植小麦、蔬菜、养殖家禽,食用肉类和豆制品,茶水和酒水也是日常饮品。在重大节日如春节和清明节,他们也烧纸钱,燃放鞭炮,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


在举行葬礼时,余氏家族的人们不穿艳丽的服装,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敬。男女都会跪在灵堂上,唯有月经期间的女性不跪,也不参加送灵的仪式,因为他们相信这会影响后代的发展。

尽管这段历史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给村民的,但真正让余氏家族内部的人都认知自己是“黄金家族后裔”的身份,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这段真实历史得以相互印证,不仅有《元史》和《余氏家谱》的记载,还有相关墓碑的表述。


对于这一身份的认同逐渐增强,也得益于相关史学家的研究。四川省历史学会成立了民族研究会,对明清时期的蒙古族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专家们引证了丰富的史料,最终确定了这些人的蒙古族身份,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这些重要的证据,都成为了确认这段历史的有力物证。

当地人还传承了一首诗,这首诗成为了族人之间的认亲凭证。在铁木健的九个儿子和一位女儿准备四散逃离泸州的时候,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都是元朝的皇族,他们每人记住一句诗。这首诗中写道: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作乱入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头插柳杈。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十人识别归何处,散时犹如浪卷沙。余字更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


这首诗成为了他们认亲的依据,然而,由于改朝换代,这一别竟然延续了几百年之久。直到近年,有了余元富的研究,才重新联系在一起。

余家湾村坐落在青山环绕的宁静坝子中,仿佛一个世外桃源。村民们几乎每天都在田间劳作,与外界几乎没有交往。2004年时,村支书袁成发介绍,余家湾村现有19户人家,人口超过90人,大多数都姓余,他们自称是蒙古族的后裔。尽管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但在他们坚韧而坚毅的性格中,仍然能够看到北方人的影子。


他们继承了春节和中秋节的习俗,纪念成吉思汗的人物画像摆放在家庭中。在重要的日子里,他们还穿着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示尊敬。余元富因为早早地开始研究这段历史,他的身份证上早在20年前就已经改为蒙古族了。

乐山师范学院的杨炳坤教授表示:“他们所提到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元朝曾通过武力来征服世界,为了巩固统治,他们将贵族分散到全国各地。因此,在元朝灭亡后,留下的蒙古皇室后裔可能散布在全国各地,包括余家湾村。


综上所述,余家湾村的居民,作为成吉思汗的后代,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他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得以坚守。这段特殊而悠久的历史,通过家谱、墓碑、口传等方式传承下来,也得到了现代史学家的研究和认可,使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身份认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历史的记忆和文化传承可以跨越时空,让人们与自己的根源建立深刻的联系,也让我深感历史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成吉思汗   蒙古族   后代   犍为县   家谱   元朝   后裔   年后   身份   家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