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的一页-王若飞同志遗作



我于1896年生于贵州安顺城内一个地主家庭中。亲祖母早死。只在五岁前,我是九十多岁的曾祖父最宠爱的小孩。自曾祖父死后,庶祖母即将我父亲逐出(她偏爱其亲生的伯叔)。我母被留作磨房推磨与厨下烧饭工作,而我与妹妹则成了祖母伯叔每天拳打脚踢的东西。七岁时才被舅父黄齐生接到贵阳(连同母妹一块)。

我父亲当时流浪各地,自己衣食都照顾不过来,所以我童年时代,完全是在舅父家中养活长大的。我舅父家庭也很清贫,完全靠教书过活,他创办达德学校,我即在该校读书(这个学校现在已有三十七年的历史,有学生一两千人)。

舅父及许多进步教员,经常秘密灌输我们以反清革命的思想。十五岁时,遭逢辛亥革命,我也兴高采烈地参加当时的学生队,担任稽查城防工作。这时许多过去受政府监视迫害的份子,都成了当时政府的要人,我大舅父也作了实业部长,二舅父则任贵州政府出外联络的代表。

哥老会组织突然公开了,所有武装部队都加入哥老会,下层群众也在哥老会组织下纷纷起来。但因为他们侵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破坏了地主阶级的旧秩序(不还地主租债,并向地主要款),地主阶级的代表戴戡,刘显世、任可澄等,乃勾结滇军唐继尧,假名北伐,于1912年1月进兵贵阳,将真正领导贵州光复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完全扑灭,我也自此年离开学校,到一个最爱我的老师蔡衡武先生所开的书店作店员,一面做事,一面读书(老师的小女蔡之璋现在延安工作、是党员,当时还在提抱,现已三十左右了)。继续了两年之后,又随我大舅父到铜仁矿务局(开采锑矿)工作。民国四年冬,滇黔讨袁军起,舅父黄齐生代表贵州政府出外联络,命我携款从湖南赴沪。

当时沿江客旅已不通,盘查由贵州出外的人极严,我行至辰谿被扣,经过月余以无确证释放。

乃赶到上海,随舅父遍历南北各省许多地方,于民国五年冬天才经四川回转贵阳。民国六年,即在达德学校任小学教员。是年冬考取留日学生官费。同时我舅父也因受当局故意为难、压迫,逐于残腊风雪中,匆匆相偕离家远出,从此以后即未回过贵州。

民国七年初到达东京,为了领官费挂名为明治大学学生,实际完全自己看书,未上过一次讲堂。

这时已受十月革命影响(1918年),尽力搜读社会主义刊物。民国八年因五四运动回国,参加一般宣传工作,并参加舅父黄齐生先生所领导的“贵州教育实业参观团”,到当时所谓“模范县”的南通及“模范省”的山西考察。

10月回到上海,值李石曾吴稚晖等提倡赴法勤工俭学,逐向蔡衡武先生借到二百元路费,买船赴法。到法后,只住了三个月学校,其余三年多的时间完全靠作工来维持生活。为寻职业,曾流寓了法国比国许多城市,受过多次失业与饥饿。

工余集合同志,研究社会主义书籍,参加法国职工会组织,并进行对华工的教育,帮助他们争自由的工作。(当时旅法华工约二十万,他们没有居留证,不能自由行动与找职业。)又到处访求思想前进的同志,结识了赵世炎、陈延年、蔡和森、罗迈等。当勤工俭学生争取里昂大学读书运动失败后(我是这运动的一个负责人),许多困守在里昂校舍中的好同志被迫押送回国。

我们幸而在外留下者,即继续进行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运动,于1921年正式成立,出版“赤党”“少年”等刊物。1922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同时得到国内中央信〔廖焕星带去的),承认我和赵世炎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春,得中国党在莫斯科代表之帮助,参加第一批(十二人)到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满足了我多年以来的渴望。(原载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4月20日第四版)

1961年4月8日 4360期 第3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里昂   哥老会   官费   贵阳   舅父   遗作   地主阶级   贵州   法国   自传   民国   同志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