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保护心脑血管 专家为你来支招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即将到来,它代表着气温继续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秋深露重,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在这个季节也进入多发期、高发期。

10月19日,记者从市内医院获悉,每到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明显增多。尤其是气温波动较大的时候,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市民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邓建平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是非常凶险的,除危及生命外,一旦发病都会留下或轻或重的后遗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吸烟、身体肥胖、高血压以及高血糖等,所以生活中的高危因素没有及时控制,单纯的治疗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三高”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大部分心脑血管病情发作和高血压脱离不了关系。当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对大动脉、心脏血管及肾脏带来进一步损伤,从而诱发冠心病。

高血脂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可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会有大量脂质沉积,引起血流异常。久而久之在动脉血管内皮上沉积,一直在血管壁上粘附,会对动脉血管内壁带来损伤,形成血管硬化。只要血管破裂出血就会危及生命。

同时,大部分糖尿病病人伴有血脂异常,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增强,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产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患于未然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可防可控疾病,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好荤素和粗细搭配,避免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定期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并及时有效对症治疗,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关键。

那么,大家如何防患于未然呢?邓建平提醒,日常生活中就要关注心脑血管健康情况,定期监测自身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好肥胖、吸烟、熬夜等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将气温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尚未确诊高血压的人群,尤其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心烦失眠的症状,建议连续三天在同一时间点测量血压。不可在饮酒、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后测量。

对于本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人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可自行减药、停药,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果发现血压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药。

出现这些症状立即拨打120

脑卒中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而且,秋冬季节高发。那么,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呢?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

邓建平提醒,识别卒中早期信号,要记住“BE FAST”(快一点)口诀。“BE FAST”口诀有五组的症状,第一组症状是B,balance(平衡),是看他走路是否平稳;第二组症状是E,eye(眼睛),是看他的视力是否清楚;第三组症状是F,face(脸),看他的脸是否对称;第四组症状是A,arms(胳膊),看他的胳膊是否有高低;第五组症状是S,speech(语言),看他说话是否流利。T是time(时间),如果出现五个症状的一个,且持续5分钟以上,就要赶紧到就近的医院抓紧时间救治,并且不建议患者自行服药,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每一个脑血管病的病人都有卒中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代谢综合征、肥胖,或者动得少等。预防脑卒中,除了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以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做好定期检查。需要格外警惕的是,当前脑卒中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90后甚至00后也有发生,需要警惕。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治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南充   秋冬季   脑血管   高血压   动脉   肥胖   气温   血管   症状   血压   因素   脑卒中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