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晚年回忆:从不后悔撤退台湾,只恨听信了斯大林的话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前言

人一老就喜欢想从前,过去的一切在他眼中都那么的美好。蒋介石从年轻时起就喜欢说大话,到老了更是把怀念过去当成了主要的工作内容。

老年蒋介石非常喜欢写日记,他自称是要记录往昔,反省当年曾经犯过的错误。

实际上如今我们去看他的日记,基本上都是在美化自己,同时把责任推卸给其他人。在蒋介石的笔下,他简直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一番好意全被人民群众辜负了。

而最让他难以挂怀的,还是当年错听了斯大林的话,导致错失良机,造成此生最后悔的事情。

当年斯大林到底对他说了什么呢?

沙俄染指

这片土地就是蒙古高原。

大约在16世纪,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在欧洲地区遭到西欧国家的轻视与敌对,俄罗斯开始着手开发西伯利亚地区。

因着这项缘由,蒙古地区和沙俄的联系开始密切起来。双方经常就日常物资进行贸易,无论怎么说,蒙古总比西伯利亚更加靠近南方,可以提供沙俄人民需要的农业物资。

这样的贸易行为在我国古代是被当朝政府严厉禁止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生活在土地上的居民莫非王民。

人民的人身是属于皇帝的,土地上的产出也是属于皇帝,那么人民自然不可以擅自与外国人通商。

大清朝与沙俄的矛盾就在这不断进行的私下贸易中激化。直到1727年中俄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才终于通过勘界行为,确定了蒙古地区属于大清朝国土,但沙俄也可以与蒙古正常通商的准则。

在大清朝国力强盛的时候,这种两国间的条约当然有约束力。可等到鸦片战争以后,世界列强都看出了大清朝的外强中干,沙俄就开始对蒙古地区动心思了。

1854年,沙俄的西伯利亚总督说道:“如果清朝发生了政变,绝对不能让新的政府把统治权扩张到蒙古,我们要趁此机会管控蒙古。”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和沙俄甚至不与清朝政府商议,就妄自将蒙古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将之事实上瓜分。

1911年,沙俄果然趁清朝灭亡的机会,趁乱出兵蒙古,强行将蒙古独立。

北洋政府拒绝

早在元代,蒙古就已经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此时悍然被沙俄联合蒙古上层封建贵族将他从祖国身上剥离出去,我国人民群众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最早作出反应的是北洋政府。

虽然说北洋政府由地方军阀组成,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组织架构内部有大量人事调动并没有脱离清政府新军的体系。

放眼望去,北洋军阀中有许多将领都是出身于清末训练的新军,他们投身行伍的目的本就是救国为民,虽然在清政府的统治下没能实现最初的愿望,但他们心中始终还是有救国之意的。

1913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进入了内蒙古地区。与此同时,北洋军阀也迅速作出了反击。他们组织起华北地区的部队,在沙俄尚未反应过来时,将蒙古军队赶出了内蒙古。

但沙俄并没有完全将军队撤离外蒙古,而北洋政府也确实没有足够的实力驱逐蒙古境内的沙俄军队。

事情在1917年出现了转机。这一年,列宁发动十月革命,苏联成立了!

遭受过沙俄压迫的苏联人民,并不想压迫其他国家的人民。于是原先沙俄地区的势力被从蒙古地区撤离了,同时苏联还宣布不承认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北洋政府缓解了很大压力。

失去了沙俄驻军之后,蒙古感觉在国际社会中宛若群狼环伺,没有丝毫的自保能力。于是他们向北洋政府提出申请,希望他们能够提供驻军。

不过在1919年,苏联突然提出外蒙古是独立自治国家,他们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

但外蒙古此时和北洋政府的联系却是密切了起来。徐树铮奉命去往外蒙古,和当地的王公贵族商议,取消了由于国际条约而使中国在外蒙古地区受限制的主权。

不过这种依附性很快就由于北洋在外蒙古强硬地推行新政而破裂了,沙俄的流亡贵族在外蒙古找到了落脚地,1921年,外蒙古再次独立。

蒋介石点头

沙俄的遗留势力进入外蒙古,带来了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北洋军阀的部队被驱逐在外,失去对外蒙古地区的掌控权,另一方面则是苏联找到了借口来插手外蒙古事宜。

后一项很快就发生了。1921年7月6日,苏联红军第二师追着沙俄贵族恩琴进入了库伦。紧接着外蒙古就又成立了一个新的亲苏派政府。

北洋政府察觉到势头不对,便要求张作霖迅速出兵外蒙古,保持中国对外蒙古地区的控制力。但张作霖当时和日本亲善,将北洋政府的要求置之脑后。

不得已,北洋政府只好发布了一份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声明,否认外蒙古的合法性,拒绝他们分裂外蒙古的行为。

显然外蒙古并不会在意北洋政府的想法,因为他们背靠着苏联。到了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大使达成共识,同意苏联在外蒙古驻军。

这就使得苏联在事实上取得了对外蒙古的控制权,而外蒙古对中国的离心力也再度加强了。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我国承受了日本侵略者带来的相当巨大的压力。蒋介石勉力支撑了八年,眼见着国土沦丧,虽然世界反法西斯形势一片大好,但我国确实在日本的压力之下范围日益缩小。

为了争取苏联的支持,蒋介石多次和斯大林展开会面。斯大林的要求也非常明白:“为了反抗日本法西斯,我们当然愿意出兵。但是,中国必须放弃对外蒙古的宣称。”

蒋介石想了想,过去几十年中,外蒙古本就名存实亡,中国对它根本没有太强的掌控力。如今能用一个本就不属于自己的疆域,换来苏联的大军支援,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蒋介石痛快地与斯大林在《雅尔塔协定》中同意了将外蒙古维持现状的决议。斯大林讲得也很明白:“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就是为了当做一个屏障。如果有国家派军队北上切断西伯利亚铁路线,我国就瘫痪了。”

谁会从南方向苏联派出大军呢?他的防备对象已经很明显了,但蒋介石显然并不在意。在他的脑海中,从未将苏联视作威胁与潜在敌人。

蒋介石一向是如此短视的,眼前受到日本的侵略,那么就只考虑日本的威胁。

后来的发展让他后悔莫及,1961年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真正地成为了独立国家,再也没有回归中国怀抱的可能。

结语

外蒙古的结果给世人最大的教训,就是在一个类君主制的威权体制下,一个昏庸的统治者会带来怎样的恶劣影响。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中华民国时期我国有四万万人口,却无力对一个光头的决策说不,眼睁睁看着外蒙古在西方列强的操作之下,彻底的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讨论。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被深究。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斯大林   沙俄   蒋介石   北洋   西伯利亚   苏联   蒙古   台湾   清朝   晚年   后悔   地区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