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忆老母亲

妈妈年轻时的样子

亲爱的妈妈——我想您

我最亲爱的母亲明天已经离开我整整六年了。

我写过《我的爷爷》《我的奶奶》《我的父亲》刊登在有关媒体上。有的人问我怎么没写写你的妈妈呀?是的。不是不想写,几次提笔都没能一挥而就,不知从何下笔?不知怎样描述?屡屡被心痛不已住笔。

每每想起我那一生历经坎坷受尽磨难颠沛流离病痛缠身的老妈我便泪流满面心如刀绞。是那种割心割肺的痛。

人生之最不幸让老妈遭遇了两种“幼年丧母、晚年丧子”。

母亲大约在四五岁时她的妈妈就抛下了四个儿女撒手人寰。尽管姥爷续弦的后姥姥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我们也很喜欢的“姥姥”,可成年后的我感觉妈妈毕竟从后姥姥身上体会不到那种从娘胎里带来的骨肉相连的“母爱”。

时光荏苒,母亲长到17岁便由父母包办嫁入我家,由沂蒙山区来到了省城济南。我家也是一个有好几个叔叔姑姑的大家庭。那时叔叔姑姑们都还上学,母亲嫁过来又没有工作,我们家正好有了“使唤丫头”,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便成了母亲的职责所在。我的奶奶是地主家的女儿,还是个“独生子女”纵是娇生惯养长大,很有大户人家的派头,自然对从山区来的“小丫头”呼来喝去,极尽支使。

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活这么多人的吃饭洗衣及各种家务,总是忙碌劳作,干活第一吃饭最后,上班挣钱的和上学的优先“用膳”,母亲每每吃点残汤剩饭。17岁的她年龄小,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一个娘家的亲人护佑,自然是“逆来顺受”。好在我的爷爷特别善良,总是处处善待着母亲,所以妈妈一辈子总是跟我说,你爷爷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对爷爷感激不尽。

我和妈妈姥姥大姨舅舅的合影

及至有了我们姊妹三个。铁路系统的工作性质是流动性特别大,母亲带着妹妹弟弟跟着父亲离开济南到了兖州。一去就是几十年。我因为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于是就留在了济南。

那时候收入特别低,在兖州那个小地方,妈妈和弟妹们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妹妹和弟弟十几岁就上机务段去捡煤核,机车上卸下来未燃烬的煤核还都烫手就不顾一切的去捡拾,经常手都烫起泡。我说妹妹干嘛不等着凉了再去捡拾?妹妹说那可不行,那还不早就让小伙伴抢光了!冬天那么冷去砸石子,冻得脚抽筋,手因为年龄小砸不动大一点的石头,拼命使劲虎口都振裂了。放寒暑假我去待几天,跟着妹妹去干活,一会便受不了了。

我在济南跟着爷爷奶奶,那时叔姑们都大学毕业了,每月给奶奶寄钱,奶奶又是大户人家出身特别会享受,她又不愿意做饭,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上北洋大戏院对面有个“萃华楼酒店”给我买小笼蒸包吃,以至于让我一气吃“伤”了,闻着肉味就想恶心就想吐,及至一生都不想吃肉。而我的弟弟妹妹却过着贫困的生活。弟弟想吃块水萝卜,都被母亲呵斥说,不行那是中午炒菜的。后来,每每想起我和弟弟妹妹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就特别愧疚,没有在妈妈身边和弟妹们同甘共苦,帮助妈妈在各方面尽我的一己之力。

母亲是一个性格倔强,性子刚烈的人,特别要强,往往还有点执拗偏执。母亲钻死牛角认死理的性子让她一度心理和行为不正常,一度还被送入济宁的某精神方面医院诊治。那里的医院限制病人行动,有点像“蹲禁闭”。那时哪有钱乘汽车,我和弟弟妹妹步行几十里地前去看望母亲,母亲看到我们一定要跟着我们回家,看到号啕大哭露出绝望眼神的妈妈被医护人员揪着拽着治服在病房走廊里,我们几个蹲在病房门外哭得站不起来,此情此景我终身难忘,写到这里不禁泪水喷涌而出。

病情好转的母亲出来不久就遇到了更大的苦难。由于家庭的变故,母亲坚强的撑起了独自抚养三个未成年子女的重担。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她到处做“苦力”,有时去拉地排车,去砖瓦窑厂当装卸工,冒着高温从窑里往外搬砖,干这活的都是壮小伙子,哪里有已经有几个孩子的妇女去做。为了防暑,母亲买几毛钱一斤的大叶子茶叶一缸子一缸子的狂喝。为了生存母亲还到处找活,糊纸盒糊了半屋堆也赚不了几毛钱。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母亲付出了一般男人都没有付出的艰辛与血汗。

好容易盼到17岁的妹妹和16岁的弟弟同年分配了工作,母亲长出一口气,从肩上卸下了“千斤重担”,觉得终于可以活的轻松一点了。

然而生活的重担和痛苦的磨难让母亲重病缠身。这些年来母亲光大大小小的手术就做了七八个。每年都得住好几次医院。有一年在兖州得病一个月高烧不退,寒战不已,没有办法赶快转省城医院,到了济南已经进入昏迷状态,大夫都下了“病危通知书”,又急速转到省立医院做了手术才救了母亲一命。还有一次母亲手术麻药失效,我们在手术室外都听到疼得她撕心裂肺的哀叫。我们心疼的泪水涟涟直恨不能分担。

然而,更大的灾难向母亲和我们全家袭来。我的大弟由于小时候营养不良,体质较弱,在单位工作又积极先进,争当青年突击手,争当标兵,干活不惜力气,不幸罹患“不治之症”,多方医治无效,带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对亲人的不舍离我们而去。这天大的噩耗几乎将母亲击倒。一生苦难好容易盼着迎来了光明,可以依靠儿女安度晚年过幸福生活了。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上天啊,您怎么能如此不公平,怎么能如此狠心的对待这样一个历尽苦难的母亲,让她的心灵终生不得安宁。

为了离开那个伤痛欲绝的地方。这时我们姊妹们都调到济南工作了,母亲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也来济南投奔儿女。

然而母亲由于自己生活习惯了,她又有强烈的自尊心,不愿意作为一个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住房,啥都没有的老太太依附在儿女家,她觉得处处不自在。住了一段时间,强烈要求住养老院。我们拗不过她那执拗的性格只好随了她。给她找了一个离我们不太远的养老院。

每每我去养老院看老妈,临走时老妈一直眼巴巴的目送我上了公交车,车开出好远了她还站在那里久久不想离去,我知道她多么盼望住在儿女身边啊!!!每次返程的路上我就控制不住泪流满面,几乎想放声嚎啕。想想可怜的母亲一生没过舒心的日子,临老我也没能在身边时刻不离的陪她走完最后的人生之路。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

2017年10月24日晨,老妈头一天晚上还在青岛的妹妹家好好的,在毫无征兆情况下猝不及防溘然长辞。八十四岁的母亲这是告别一生的不幸与病痛,去天堂享福了。

母亲有点文化是一个思想超前不因循守旧明事理的老人,是最反对封建习俗最接受新的社会良俗的开明老人,我们按照母亲的意愿选择了最文明最环保的方式,在美丽的青岛五四广场奥帆基地,在孩儿们的簇拥和目送下,奔向了浩瀚的碧波大海。

这几年清明和忌日,我们都齐聚五四广场,凝视天水相连海天一色,撒下片片花瓣,送去我们对母亲的爱戴之情。

以下是一个女儿几年来祭奠母亲的“心声”。

2018年10月24日

去年这一天 老妈离开咱

随波逐流去 融入大海间

儿女思念娘 汇聚浮山湾

极目天际远 把妈来祭奠

捧捧菊花瓣 片片洒奥帆

滴滴思母泪 抛洒天地间

儿女永不忘 娘恩大如天

2019年4月5日

清明时节祭母亲

黄白菊花香味沁 星光岛上祭母亲

二零一九清明日 子女儿媳还有孙

鲜花瓣瓣漂大海 纸钱袅袅慰亲人

妈妈环球游世界 恩情永在儿女心

2019年10月24日

艳阳高照天气暖 风平浪静美奥帆

姊妹三人含泪站 手捧菊花把妈奠

妈妈走了整两年 足足七百三十天

多少白昼与夜晚 儿女深深把母念

鲜花朵朵与片片 随波逐浪送思念

大海拥抱我母亲 无病无痛享安然

2021年4月4日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阳光丽日飒飒春风

子女孙辈四代同行 五四广场海边抒情

手捧鲜花祝福妈妈 大海为家永远安宁

母亲恩情世代不忘 子孙后代永远颂铭

2023年10月23日重阳节撰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兖州   养老院   重阳节   济南   姥姥   儿女   弟弟   母亲   妹妹   妈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