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引领区丨打造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浦东这样做→

以“共济未来,生机盎然”为主题的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称“产业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本届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间,浦东也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活动,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共享发展机遇。

提升产业集群在全球影响力

在本届产业周开幕活动上,针对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和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上海发布了三大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打出“先手牌”。其中《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抢抓全球生物经济变革新浪潮,把合成生物技术作为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致力突破基因治疗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临床研究和转化能力、推动生产工艺进步、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全面提升上海基因治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上海市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正在形成产医融合、数智驱动和开放领先的创新体系,打造一批国内领先乃至国际先进的创新医疗机器人产品。

多措并举,让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对扎根中国上海信心更足。

作为浦东开发开放后第一家入驻浦东张江的跨国公司,罗氏与时代同行、与浦东共进,建立了完整的医药产业价值链。如今其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正式投用,成为罗氏在华发展的故事新篇。

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博士(Dr. Severin Schwan)出席产业周开幕活动时表达了他对上海构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的信心:上海具备科研机构、临床研究、监管体系等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果再加上更好的商业模式和政策框架,上海将如虎添翼,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地。

他建议上海在制定扩大生物制药产业规模的宏伟目标上,持续深化专注于推动创新的完整生态系统建设。

张江聚集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达9万余人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自1993年率先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来,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由小到大、由弱至强,生物医药“上海号国际快线”快速链接内外、率先接轨世界,共同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从总产值不足50亿元,成长为工业产值近2000亿元、总规模近9000亿元的新兴产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连续三年增长量都在千亿以上。

浦东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最集聚、研发管线最多、新药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2022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300亿元,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今年到目前为止,浦东新区已有4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在国内处于前列。特别在张江聚集的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达9万余人,接近全上海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全球创新引领地之一。

处于临床阶段的来凯医药今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张江第100家上市企业。来凯的自主研发坚持走创新之路,现已发现12种候选药物。其中LAE102是来凯的首个自主研发抗体,于2023年5月获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批准。来凯医药首席科学官顾祥巨博士表示:“LAE102是一个‘从0到1’、潜在first-in-class的创新药物代表。针对一个全球新靶点,对肿瘤生长、免疫激活、肌肉再生、减重和造血发育等都有调控作用。”

浦东集聚了一批有理想、有信念的“创药人”,他们潜心专业,而上海、浦东也正为他们营造“热带雨林式”的生态,让“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为了实现“热带雨林”的扩容,让“好企业不缺用地,好产业不缺空间”,上海持续构建全市以张江为引领的“1+5+X”产业空间格局,推进“智造空间建设行动计划”,有序开工建设生物医药标准厂房总规模近500万平方米。其中,2023年开工约180万平方米。

助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刚刚举行的2023年浦东新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推进大会上,浦东宣布将持续深化资本运营,推动实现自我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技术创新“融合圈”、投育联动“朋友圈”和产业升级“辐射圈”,助力汇集创新资源、培育科技创新“核爆点”。

据悉,以浦东天使基金、浦东科创母基金和引领区产业发展基金“三大基金”为主体的国资创投载体,实现天使投资、产业投资、战略投资等协同联动,管理规模已达到252亿元。

利用全球化资源,开创产业全球发展新局面

“张江药谷”构想三十多年前一经提出,在国内外的厂商和投资者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反响,随后一批海内外巨头集聚浦东。经历数年高速发展,当张江新药审评获批率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时,业界专家曾指出:“张江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上海市和长三角提供支撑与服务,而是中国在药物研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样本、一个基地和一个窗口。”

迄今为止,张江自主研发1类新药累计获批上市已超过20个,占全国比重的近1/5,超过20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占全国的10%;药物管线总数超过1300个,1类新药占比超过一半,国际国内双报超过1/3,超过50款新药处于临床II期以后阶段。业界所期待的这个“窗口”不但对国内敞开,更直通海外。

在本届产业周上,“如何利用全球化资源,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开创产业的全球发展新局面”成为热点话题。开幕活动上“上海市创新药械出海国际合作伙伴启航仪式”举行,阿斯利康、罗氏、礼来、拜耳、勃林格殷格翰、赛诺菲、强生、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作为上海生物医药产品出海合作伙伴网络的代表共同发布启航。据悉,此举是上海为本土创新类企业精心打造的一揽子出海助力方案中的一环,在研发端引导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在市场端打造服务出海创新格局,助力上海智慧,尽早惠及全球。

在浦东,张江药谷的创新药企大多已走上了全球化道路,无论恒瑞、百济神州、和黄医药等“巨头”,还是宝船生物等新生力量,都把足迹和目光投向整个国际市场。

适应全球市场的新药开发体系已经在浦东逐步成型。如外高桥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起步,逐步发展医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第三方物流,发挥保税区自用设备免税和保税研发的功能优势,持续拓展生物医药研发、检测等新兴业务。近年来,驯鹿生物总部、源健优科上海生产研发基地等一批重点生物医药项目落地,不断增强外高桥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延伸产业边界、汇聚全球要素资源。在张江,于原有优势产业上正在布局前沿赛道,用新的方式触发产业变革“新风口”,张江将以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为新的基点,联动传统与新兴力量、跨越科研与产业鸿沟、融合技术与应用边界,助推国内合成生物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

文字:杨珍莹

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浦东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生物医药   基因治疗   上海市   新药   助力   上海   医药产业   生物   产业   全球   浦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