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过了这个岁数,就可称呼为老年人了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第7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现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预计占了全国总人口的20%,也就是将近3亿人口。

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左右,而就在100多年以前,我国的人均寿命也才30多岁,因此,整体寿命的延长,使现代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分界也产生了动摇,如果人均75岁以上的话,那么多少岁才能算是老年人呢?被称为老年人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世界卫生组织是怎么区分的。

一、“老人年龄标准”公布,这个岁数才能被称为老年人

一般生物都会经历衰老的过程,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作为人类而言,我们的个体之间拥有更多的情感联系,对于一些正在经历衰老后期的同胞们,会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怀。因此我们对于正在经历衰老后期的人需要进行一个划分,最简单的就是通过年龄标准进行划分。

我们都知道,人类在幼崽时期和老年时期,身体和认知等各方面功能都比较虚弱,需要更多的照顾,那你觉得,多大年纪的人,才能被称为老年人吗?

WHO最近对2023年的“年龄标准”进行了更新修订,主要内容如下:0-6周岁为婴幼儿,7-12周岁为儿童,13-17人是青少年,18-45是年轻人,46-59是中年人,而超过60岁,就叫做老人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那么60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算是老人了。

虽然对于老年人的年龄标准在不同文化、社会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但医学上通常通常认为根据身体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来划分更为妥当。医学界对老年人的定义主要基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

从生理角度来看,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会逐渐衰退和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会经历逐渐累积的损伤,其中包括DNA损伤和自由基损伤等。这些损伤会导致细胞功能的减弱,包括减少的细胞分裂和修复能力,以及细胞凋亡的增加。因此,细胞老化直接导致了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减弱,是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认知角度来看,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大脑会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例如,大脑皮层厚度会减少,突触连接减弱,神经元的数量也会减少。这些变化会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减慢等。

这些生理和认知变化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独立性,也更容易患上生理和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而这些变化会在人体年龄到达60岁左右之后开始加速出现,因此医学上将60岁以上的人归为老年人更加符合医学原理。

不过,这种划分只是一种普遍的划分,而不是对个体的定义,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这种标准造成影响,所以要具体判断一个人是“年轻”还是“老”,不能只看年龄。

二、“年轻”不在年龄,还要看这几点

1、生理状态

我们知道,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维持细胞的健康和功能对于整个身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健康的细胞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压力和损伤,并保持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更有效地执行DNA修复、蛋白质合成等功能,减少细胞老化和死亡的速度,疾病的发生和衰老的进程也会减缓。

一个拥有健康良好生理状态的人,其细胞功能也会十分健康,这种情况下,就算年龄已经超过60岁,也可以算是一个“年轻人”,甚至比某些年轻人还要健康。

2、认知状态

认知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知觉、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会逐渐下降,衰老也会随之而来。但对于具有良好认知能力的人来说,他们的大脑中有更多更紧密的神经连接,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信息,思考和记忆。因此,保持良好的认知能力对于维护大脑健康和延缓大脑衰老非常重要。

这样一个认知状态良好的人,哪怕已经超过了60岁,也不算是老年人。

3、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经常焦虑、抑郁和悲伤等心理状态会导致身体处于慢性的应激反应状态,增加自由基的生成,破坏细胞结构,加速衰老过程。

但是这里的心理状态表达得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心态,毕竟年龄增长、身体衰老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坦率的面对年龄问题。

三、想要“老而不衰”,做好这件事

我们之所以害怕年龄增长带来的衰老,主要就是怕其中的“衰”而不是“老”,如果一个60岁的人像一个20岁的小伙子一样充满活力,阳光健康,那你还会害怕老吗?所以,保持身体“老而不衰”至关重要,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保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首先,健康的心血管系统有助于维持全身的供氧与营养输送。心血管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这三大系统共同协作,保证机体内的氧气和养分高效地运输。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系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疾病,这些问题会影响到血流的顺畅和有效性。但是一个健康的心血管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脏、血管功能,从而确保组织和器官获得足够的血流和氧气。

这有助于维持器官组织的功能和减轻机体的代谢负担,从而延缓了器官和组织的衰老过程。当心血管系统能够保持健康时,身体的组织和器官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压力,更容易保持正常功能,做到“老而不衰”

其次,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对于减少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至关重要,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是与衰老相关主要的两种因素。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态对于这两者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健康的心血管系统能够有效地分发抗炎症因子和抗氧化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这有助于抑制慢性炎症的进程,并减少氧化应激所导致的细胞损伤。此外,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态还通过维持正常的血液黏稠度和血液循环,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发生。因此,健康的心血管系统在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于身体“老而不衰”至关重要。

总结

综上所述,世界卫生组织将超过60岁的人划分为老年人,主要是基于人类整体上的生理和认知方面的变化。但是具体下来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年龄并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衰老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通过生理、认知和心态的保持情况来判断,因此想要“老而不衰”,就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赵梦晗,杨凡.中国老年人的主观年龄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 2020, 42(2):13.

[2]高伟健,王征旭.人体衰老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 19(5):4.

[3]黄河浪,刘星,李翔,等.人体衰老认识与测试指标(量表)构建的理论思维与方法[J]. 2018.

[4]魏毓,刘星,李翔,等.生理-心理-社会三维人体衰老度指标和量表构建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 24(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年龄   岁数   心血管   老年人   衰老   认知   老年   细胞   老人   状态   功能   标准   健康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