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大模型画图是生产力吗?我不这么认为

智能手机提了多年,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传统的手机厂商全部被苹果、三星、华为等智能手机的代表打翻。但直到2020年前后,智能手机实际一点都不“智能”,因为,它只是缩小版的便携电脑,智能更多在APP中实现,且各APP之间并没有有效打通,更多的是广告营销平台搜集应用后在推送到不同APP中,以形成差异化,构建虚假的“千人千面”。

中国手机厂商无疑是手机从智能手机向智慧手机转变的引领者,荣耀率先提出“智慧手机”的概念,vivo推出了信息胶囊,多家开始构筑不同的应用场景,如便捷支付、替代门卡、替代车钥匙,再如短信信息的分解,还有手机常用功能之间的场景联动,手机与平板、电脑、电视、手表等之间的跨平台联动,等等。

但这些大多是“点”“智慧”,并没有形成“系统性思考”,有的厂商开始做一些场景的“智能”联动,但真正用起来的手机用户并不多。

生成式大模型这一大变革,明显加速了手机从智能手机向智慧手机的转变,几大手机厂商已均投入不少的人力在手机大模型研发上。11月1日召开的“2023 vivo开发者大会”上,也将发布vivo的大模型和操作系统。

问题来了,手机上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力?

1、内容的互动对话,直到通过反复交互、不断升级,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

2、文字 →→ 音频、视频。

3、文字 →→ 要点提炼。

4、命题作文。

5、跨应用、跨设备的数据打通、指令传递,应用的阈值触发以及阈值的学习优化

6、高频应用的智能化迭代改造。

7、商务人士,文章 →→ PPT演示文件。

……

而有些应用,如文生成图的能力,虽然多个大模型发布会上将这个做为了重点,但是,画出图来干什么用呢?似乎用途并不多。

手机毕竟是一个“有个性”的智慧“载体”,其需求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不同人群差异很大,例如大部分并不需要制造PPT,而少部分人 的PPT是其重要的生产力输出。这就要求手机厂商,区隔人群,挖掘需求,以推进手机的智力提升。

此外,手机的大模型应用,还分为基于“宇宙能量”的“智慧力”和基于需求的“察言观色”能力,前者直接调用通用大模型就好,而后者需要在手机端自学习、逐渐调教,而且不同人的手机,使用起来都不一样,就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手机桌面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三星   模型   阈值   手机   画图   智能手机   生产力   手机厂商   场景   需求   智慧   智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