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云上亚运”来了!

整理自 | 文明仙居、观察者网、青海广电

阅 | 010-86092062


万众瞩目的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以下简称“本届亚运会”)即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办。总台及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以下简称“浙广集团”)多平台正火热推出缤纷多彩的融媒体精品节目,将全景转播报道本届亚运会,全方位呈现一届具有“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


亚运会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项目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运转播报道和主转播机构服务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本届亚运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派出4500多人赴杭州开展转播报道和主转播机构服务工作。这是总台历史首次承担亚运会主转播机构服务,将以全4K标准向全球提供国际公用信号和相关媒体服务,同时还将以全球领先的8K技术制作开闭幕式、田径等项目公用信号。



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体育节目部主任 朱文韬:这个在亚运会的转播报道历史上,也是一个历史第一,力争为观众朋友呈现一届精彩纷呈的亚运会。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亚洲风采。


据介绍,本届亚运会,总台突出融合创新,全面应用超高清、三维菁彩声、CMG云、智慧观赛等总台自主研发的前沿科技,通过直升机空中视角,以及飞猫、升降塔、伸缩臂等特种设备的多维视角,以极富视觉冲击力的镜头,带给受众身临其境般的观赛体验。



总台杭州亚运会前方总控系统负责人 章崴:目前我们前方技术系统已经就位,所有技术人员也将全力以赴,为大家奉献上精彩的亚运赛事转播。


总台央视体育频道、体育赛事频道、奥林匹克频道、综合频道、新闻频道、CGTN等电视频道,中国之声、环球资讯、大湾区之声、南海之声等广播频率,以及央视新闻、央视频等总台新媒体平台已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专题、专栏节目,全景转播报道本届亚运会,讲述精彩亚运故事。赛事期间,总台还将联合多家亚洲媒体,以68个语种和全媒体传播优势向全球受众转播报道本届亚运会,全方位呈现一届具有“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






到目前为止,浙广集团一共中标本届亚运会6个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项目,涉及竞赛项目包含击剑、足球、藤球、高尔夫球、板球、手球,服务地点既有杭州内竞赛场馆也有杭州外场馆。


本届亚运会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根据现场展现元素的不同,共分为盛大展示、重点展示、一般展示与简单展示4类,其中盛大展示为最高级别展示。本届亚运会共有6个场馆项目定为盛大展示级别,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击剑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为浙广集团负责的最高级别展示项目。


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项目要求团队严格参照大会要求,做到每一个竞赛与颁奖仪式流程不出现错误,也要求团队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与技术创新,为运动员和现场的观众们提供一个热烈并令人印象深刻的现场氛围。为此,团队不仅在音乐、灯光、视频制作上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强艺术创作,提升整体效果,更是在备战过程中,通过广泛学习、大胆创新,在技术上寻求突破。


一是引入AR智能观赛系统。为打造全国首个击剑项目的AR观赛现场,浙广集团利用大空间采集技术,将剑道与西湖、荷叶等元素巧妙地融合,让观众在优美动人又极富杭州当地风土人情的特效氛围中沉浸式感受西湖的魅力,同时品味紧张激烈的击剑比赛。目前,美术创作和内容设计基本完成,后续即将开展实景测试。


AR观赛参考效果


二是充分利用广电专业能力优势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从单一技术服务变为内容设计创新,提升整体设计的可操作性。通过对场馆真实数据建模,导入舞美图与真实灯光吊点位置,提前编程,实时模拟,生成最终现场效果演示视频,大幅提升了创作效率,也为艺术创作预留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测试赛期间的现场实景效果均已达到模拟软件的设计效果,现场还原率接近90%。通过软件的设计,团队提前完成了正赛中的全天开场灯光秀、决赛灯光秀、颁奖仪式灯光秀等重要节点设计,并生成演示视频,供场馆方观看审核。


“韵味杭州”亚运系列测试赛转播工作


全要素、满负荷的“韵味杭州”亚运系列测试赛,既是检验亚运筹办工作进展的重要环节,也为转播团队提供了一个在实战中磨合优化、提升实战水平的重要平台。


浙广集团统筹下属各频道及技术中心组建转播团队,同时汇总集团、地市(湖州和绍兴新闻传媒中心)转播车技术资源,积极参与各项测试赛的转播工作。


“韵味杭州”亚运击剑项目测试赛作为2023年全国击剑冠军赛分站赛的第二站,是国内击剑比赛中级别与规格最高的击剑赛事。浙广集团出动40人的转播团队,负责公共信号转播和ENG制作2项工作,在场内总共架设了10个讯道摄像机位,其中2台为3倍速高速摄像机,1台为8倍速超高速摄像机。经过5月24日至28日连续5天共35场的赛事直播,圆满完成了赛事转播计划,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制作效果也获得了主播机构的高度认可。


此外,转播团队与中国电信合作,在本次测试赛的赛事精彩集锦中加入了“360°子弹时间”这项视频“黑科技”,依靠大量的高速4K摄像头采集画面,通过边缘云强大的媒体处理和分发能力,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实时拼接、渲染,实现了多角度、高清晰度的即时多维比赛细节还原,达到接近实时的观看效果。


“子弹时间”使用的4K摄影机


2023年全国U17国际式摔跤锦标赛暨“韵味杭州”亚运测试赛于6月1日—6日在临安体育文化会展中心体育馆举行,集团出动超30人的转播团队,负责公共信号转播制作工作。


根据赛事直播流程,共设计8个机位,用于赛事转播、颁奖拍摄等全流程制作;配置3个42倍便携式长焦镜头、1个107倍箱式长焦镜头,全面展现摔跤场内的精彩赛况;配置2台高速摄像机,为裁判判罚和赛事转播制作提供清晰的慢动作回放画面。“韵味杭州”2023全国卡巴迪冠军赛于6月1日—6日在杭州萧山瓜沥文体中心举办,集团共出动近40人的转播团队和大型高清转播车,负责包括公共信号转播和ENG制作2项工作。赛事场馆内分为男、女2块场地,共架设有8个讯道机位,其中6个机位需要在2块场地间转场,另外配置2台搭载42倍长焦的3倍速高速摄像机和1条10米摇臂机位。对于每场测试赛,浙广集团均严格按照亚运转播的要求和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转播标准执行。同时,与场馆运行团队、体展团队、HB团队等赛事相关方保持密切沟通,听取各方意见。每项赛事转播制作完成后,团队都会及时进行复盘总结,以发现和解决问题、改进和提升总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目的做到全员参与。


测试赛转播复盘会


通过“韵味杭州”亚运系列测试赛转播制作的契机,团队的转播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实战中提升了团队的磨合效果,整体表现也得到了HB团队的认可。在未来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的正赛阶段,相信团队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除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亚运会广播电视传输专网及亚运系列测试赛,浙广集团还先后承担并顺利完成了亚运圣火采集仪式、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晚会等一系列亚运相关活动的直转播技术保障工作。近半年的亚运前哨技术工作和关于AR观赛、JEPG-XS、子弹时间等技术的实践应用,达到了浙广集团以赛为练、提升亚运转播及技术服务保障水平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浙广集团将以更加昂扬的作风、更加饱满的斗志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与专业水准,迎接本届亚运会的到来。


亚运会广播电视传输专网服务项目


根据本届亚运会及亚残运会转播的相关技术需求,广电专网将分布在浙江省6个市区的56个竞赛场馆、5个风景摄像点位,以及其他功能性场地等赛事转播视频信号区域。通过裸光纤或者是OTN电路等方式,传送至国际广播中心(IBC)TER机房,与主播机构CDT机房总控调度系统进行对接。专网需能提供4K/HD编解码及光传输服务、信号监视监测系统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保障人员、系统整体设计、系统集成以及涉及上述服务内容的系统冗余备份服务。


该项目技术难度高、设备体量大,人员需求多,浙广集团组建项目专班团队,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有序推进项目执行。


目前,该项目已从设计阶段进入到执行阶段:完成了TER端与TOC端系统的深化,以及相关机房的形象展示设计;协助运营商完成了赛事运行一馆一策;初步勘察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竞赛及非竞赛场馆。


后续已完成大规模场馆复勘、核心设备的测试、TER及TOC端的系统集成,以及保障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按照预定计划,9月初已进入专网全系统的测试并进入赛时运行。


TER 监测机房效果


本届亚运会47个直播场馆中,有10个4K超高清信号场馆,并配置了5台4K超高清风景摄像机,涉及广播电视专网传输的4K超高清信号总计56路。


为满足4K超高清信号高质量制作的需求,团队为所有的4K超高清信号提供了高质量无压缩或浅压缩传输链路通道技术。其中,传输距离小于40km、光缆路由衰耗小于20dB的传输链路,我们为其配备了无压缩的4K超高清传输光端机;光缆路由衰耗大于20dB的,采用了OTN高带宽链路,并全部配置了4K超高清浅压缩编码器(编码格式为JPEG-XS)。


为保障亚运转播信号的安全性,本次广播电视传输专网在公共信号1+1双路由的基础上,不但为单边信号提供了1+1的链路备份,且特别设置了应急备份通道


该通道不仅包含应急传输链路,还提供了视音频的应急热备份设备。当某个场馆主路或备路出现链路丢包、设备故障等不稳定情况导致该链路无法使用时,现场重保工程师能够第一时间将问题链路切换到应急备份通道,从而以最快速度进行应急处置,保证在传输链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广播电视专网依然可以为场馆转播提供1+1的信号主备保障,最大限度地保障直播的安全性。


杭州亚运会首次实现
亚运核心系统100%上云


赛事成绩发布类系统群,是亚运会赛事期间最重要的信息系统群之一。每一场赛事结束,在赛事成绩发布类系统群的调度下,比赛成绩从场馆的计时记分设备导入场馆成绩系统、向中央成绩系统汇集,以打印分发、信息发布、数据接口等不同模式向外界呈现。


该系统群由阿里云支撑,采用云计算替代传统数据中心(IDC),成为亚运会算力基础设施,从底层支持赛事系统群,向上支撑云上转播、亚运钉等智能应用,实现核心系统和应用服务的云上打通,为亚运各类智能应用提供云底座支持,全面服务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等八大客户群。


也就是说,不必像传统数据中心那样重复搭建和拆卸机房,不仅缩短了应用开发和部署时间,而且避免了传统模式下软硬件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三大核心系统在云原生技术底座上实现了系统通和数据通,并通过API等接口,实现各类数据的一键输出。



据悉,杭州亚运会的各类智能服务,如智能亚运一站通、亚运钉等应用,以及亚运村的智慧运行平台、信息技术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都能从云端调用这些数据,并由此实现智能服务。


杭州亚运会是首届采用云上转播的亚运会,预计将在云上传输最大60路高清和超高清信号,总计将要超5000小时时长。除了赛事直播,杭州亚运会还将在云上提供短视频、精彩集锦、赛事新闻等视频内容。


与传统卫星转播模式相比,云上转播超越其带宽和线下设备限制,提供了更丰富画面信号和剪辑方式,即使没有卫星接收设备的中小型转播媒体也能在云上获取节目,实时在线剪辑当地专属的比赛画面,让家乡人看到运动员的精彩表现。


杭州亚运会构建赛事场景下的云直播中心,凭借云网络的跨地域能力,保障亚运转播信号快速、稳定地传输至上海和北京的阿里云视频直播中心,再经由阿里云位于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孟买等地的节点,向亚洲乃至全球观众实时转播。


智能化底座支撑了亚运会的多种智能化服务,其中,“亚运钉”是杭州亚组委和钉钉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大型体育赛事一体化智能办赛平台,可为十万赛事工作人员提供服务。


衍生活动


总台纪录片《最忆是杭州》开机

亚运官方纪录片《嗨,亚运》启播









本届亚运会,总台将倾力打造系列精品节目,让艺术之美生动呈现亚运赛场内外的精彩纷呈,以“思想+艺术+技术”的力量深化文明互鉴,描绘亚洲文明的和合共生、美美与共。展运动之美,绘艺韵之城。9月16日,总台多语种人文纪录片《最忆是杭州》在杭州开机,亚运官方纪录片《嗨,亚运》同步启播。


《最忆是杭州》聚焦在杭州工作生活的中外人物,从他们的视角,展现杭州隽永的文化底蕴、强大的科技创新活力、绿色发展的城市理念。纪录片重在反映杭州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历史与未来的碰撞、自然与人文的交汇,讲述新时代杭州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内涵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变革性实践的故事。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官方纪录片《嗨,亚运》由亚奥理事会和杭州亚组委联合出品,总台中央新影集团承制。纪录片首次全景呈现亚运会70多年的历史变迁,在极致展现运动力量之美的同时,还深度挖掘体育背后的人文之美,传递“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恢弘主题。


节目于9月16日至19日18:35在总台央视体育频道(CCTV-5)首播;9月18日至21日19:55在奥林匹克频道(CCTV-16)播出。央视频、央视新闻、央视体育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


“亚洲艺术家杭州亚运艺术创作季”

展播启动









9月1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发起,亚洲各国近百位优秀艺术家和各界人士参与的“亚洲艺术家杭州亚运艺术创作季”,在浙江杭州正式展播展示。“亚洲艺术家杭州亚运艺术创作季”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各国艺术家的亚运艺术“嘉年华”。中外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央视体育频道(CCTV-5)、奥林匹克频道(CCTV-16),以及全国“百城千屏”各户外大屏等持续展示和播出。



亚洲最顶级的体育竞技舞台

中国品牌即将绚烂绽放








杭州亚运会既是亚洲最顶级的体育竞技舞台,也是企业营销的必争之地,通往亚洲市场的品牌文化交流与竞技比拼即将开启,对于中国品牌而言机不可失。总台在全力做好转播报道的同时,也为品牌精心设计推出了《值得向亚洲推荐的中国品牌》大型融媒体品牌传播活动,以及《遇见浙江》《中国荣耀》《诗画杭州》等亚运营销资源。



期待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亚运   总台   亚洲   杭州   亚运会   场馆   赛事   信号   团队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