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唐朝,究竟开放到什么程度?不仅仅是穿衣开放

前言

“盛唐”,这个词让多少人为之神往。那是一个让中国文化发扬光大的时代,也是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中原的时代。对外来文化,唐朝表面看似包容开放,实则内里酝酿了一场文化输出的较量。

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思想角力

唐玄宗本是一个崇尚汉族传统文化的君主,他试图通过加强科举考试,使儒家思想再度深入人心,以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汉传佛教的兴起却使局面更加复杂,佛教融合了印度文化,一时间竟与儒家分庭抗礼。

儒家强调人伦和伦理规范,主张克己复礼来达到个人修养的完善。而佛教则讲究人我合一,通过打破世俗束缚来获得解脱与永生。两者理念迥异,令士大夫和僧侣们在礼仪问题上常有争执。

另一方面,道教提倡回归自然,主张无为而治。这与儒家重视制度和规范的理念格格不入。三家互相辩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久而久之,三家理念互相借鉴融合。儒家吸收佛教谈论心性,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佛教接受儒家强调因果;道家思想也为儒释两家所采纳。三足鼎立的局面使唐代思想文化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汉族士大夫的焦虑与复兴

在强大的外来文化冲击下,唐代士大夫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他们在诗文里大量表达了对汉文化传统的担忧之情。其时著名诗人李贺就曾有诗叹曰:“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十三四对鸳鸯眉。便学会琵琶箫。更学会歌舞。倾国倾城贵在行,冠盖满京华在归。”意在讽刺外来文艺风尚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作用。

这首诗所反映的焦虑不无道理。当时不少士大夫子弟迷恋异国女子,对她们的歌舞着迷。洛阳画坊里也出现不少以人为题材的画作。夜店歌坊里经常上传来 风格的曲调,似要取代雅正的中国音乐。

士大夫们担心祖先悠久的礼仪传统就此瓦解,汉族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因而他们纷纷通过诗文表达对外来文化的不满,希望唤起民族意识,保留中华传统的根脉。

然而,历史往往充满讽刺。当士大夫们忧心忡忡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反倒在文化交流中得以复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使用汉语传播,并采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表现佛家思想,这成就了中国佛教艺术的黄金时期。

不仅如此,唐代的文人还学习外来词曲的押韵技巧,创造出带有中国风格的律诗。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也借助“丝绸之路”远销西域各国。可以说,正是建立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中华文化才日趋成熟,也就成就了盛唐艺术文化的绚丽多姿。当年那些担忧传统文化失传的士大夫们,恐怕也没想到,所谓“文化输出”,其实是双向的。

权倾朝野的女皇帝武则天

说起盛唐,我们通常印象深刻的,是画像上妇女们的弱柳扶风、窈窕淑女的形象。她们衣着轻薄,举手投足间似乎都透着书卷气和娴静。然而,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小秘密”。

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就是唐代妇女地位提升的典型代表。传说她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在李世民临终前出家为尼。之后又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有染,在李治登基后重新入宫,并终被立为皇后。

对一个女人而言,这无疑是欲望的完满诠释。然而,武则天原本不过是宫廷嬪妃,能够一步步爬到皇后、皇太后的位子,乃至最后称帝,这样的成功无疑对其他妇女具有强大的启发意义。正因有了武则天这个榜样,唐代妇女也变得越发自信和解放。

武则天不仅美貌动人,而且长于政治谋略。她深谙掌握实权的艺术,在几任皇帝面前都能左右朝政。最后她终于称帝,开创了女主宰朝堂的先河。尽管武则天掌权期间政风专横,但她的成功无疑启发了其他女性追求权力的野心。

弱柳扶风下的无拘无束

这一点,从唐代妇女的穿着打扮上就能明显感受到。不同于以往朝代端庄稳重的服饰,唐代贵族女性喜欢穿着轻薄透视的纱衣。她们不仅敞开领口,而且衣服紧贴身体,胸部的曲线一览无余。肩部和手臂也全部裸露在外。

再加上宽大蕾丝披肩和长长的细腰,使她们看上去妩媚动人。就连平常百姓妇女,也开始追求这种时髦性感的穿衣风格。诗人们见此,纷纷赞叹道:“粉胸半遮隐隐现,醉眼欲睡眉眼弯。”

可见,在文化包容开放的风气下,唐代妇女已经完全释放内心的解放欲望,敢于追求美丽与性感。她们开始享受展示自我魅力的乐趣,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破天荒的第一次。

不仅穿着大胆,唐代妇女的举止言行也开始超出传统规范。有文献记载,太平公主曾穿着男子衣冠在宴会上现身,让在场宾客对女子的大胆难以想象。公主举手投足都透着男子般的洒脱,和古代女子端庄形象截然不同。

此外,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艳情描写。白居易的《长恨歌》生动刻画了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是唐明皇之子的妻子,后来却被公公看上,成为了他的宠妃。这样背德乱伦的关系,在当时竟也能被接受,足见人们的伦理观念已日趋开放。

宫廷盛乐下的真实写照

正如白居易所写:“上官婉儿体态轻,邀客乐地自。”上官婉儿放浪形骸的行径,更显示出唐代宫廷生活的真实一面。

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的后宫妃嫔达数千人之多,她们之间互相算计,争宠斗艳。有的妃嫔南腔北调,擅长歌舞,以求获取皇帝宠幸;更有甚者,不惜使用药物迷惑皇帝,随心所欲。

舞乐 ,美人在侧,这原本是君王的乐事。然而放纵太甚,则难免堕落损德。许多妃嫔趁机散布谗言,造成宫廷内讧。国家大事不再是皇帝的首要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盛唐的衰落。当我们回望唐代文学作品中那些美人图像时,也许应抱有更复杂的心情。那些娇艳的笑脸下,隐藏着怎样的人心险恶,又经历过怎样的权力争斗,令人深思。

百花齐放的人才政策

如果说,唐代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得社会风气出现解放,那么更深层的原因,还应归结于唐代的包容开放思想。与许多朝代重视种族优越感不同,唐代皇帝并不拘泥于血统和出身。他们广纳人才,有能者得施展。这使唐代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熔炉”。

来自不同族群的官员可以通过科考入仕。如祖冲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是个落魄书生,却凭借真才实学通过科举成为宰相,对唐代政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位著名宰相狄仁杰,也是出身寒门最后高居高官。

诗人李白本是粟特人后裔,却成为盛唐大诗人的代表;而维吾尔族的杨玉环则以其才华成为著名文学家,为唐诗增添异域风情。种族和文化不再是阻碍个人发展的障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

各地来的人才在唐朝皆有施展空间,使唐代文化呈现开放与包容的风貌。不同族群之间也较少隔阂歧视。唐代宫廷中来自各地的太医、艺人、舞蹈家更是不在少数,他们受到皇帝的礼遇而南腔北调,使宫廷生活增添异国情调。

结语

来自各地的外国文化,也得到唐代统治者的尊重。佛教、祆教等宗教在中国蓬勃兴盛和发展;乐舞、服饰、饮食都出现新风尚。统治者本可以强力排斥异端文化,然而他们选择包容并蓄,兼收并容。正是这种开放胸怀,造就了盛唐艺术文化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盛唐   儒家   汉族   佛教   士大夫   唐代   唐朝   宫廷   皇帝   妇女   程度   真实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