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王晓明: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发展的关键是核心技术和模式创新

本报记者 陈燕南 合肥报道

“我认为核心技术和模式创新仍然是当前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的关键,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可以分成两类来驱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一类是整车销售的模式,主要以单车智能为主;另一类就是运营服务的模式,比如Robotaix、无人巴士,还有特殊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的运营等。未来两种模式共同驱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9月28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部部长王晓明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上发表了主题为《构建智能汽车生态,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的演讲。

王晓明认为,智能网联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全产业链的体系和全生态,包括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基础设施侧等生态体系,关键技术仍然需要攻关。汽车特别是汽车电子仍然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相对薄弱的环节,包括MCU 芯片、车载操作系统、智算芯片、智能传感器和云端智算中心。单车智能汽车的发展仍然存在技术短板,需要在培育发展过程当中突破。在车路协同方面,包含单车智能版和车路协同版,两者模式不同,技术路线也不同。不过,两个方向都在推进,最终的模式目前还在探索中。

在王晓明看来,上半场的新能源汽车推动模式和下半场的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模式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他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相对清晰,主要解决产业化的问题,涉及三电,复杂度、产业结构清晰,本质上还是能源效率提升,属于降本增效的过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则处于探索期,技术路线不够明确,产业链比新能源汽车复杂,也更长,参与主体更多。智能网联汽车如何带来用户侧的价值、效率,也需要创新驱动。另外,全球竞争非常激烈,新技术投资的门槛低,社会资本活跃,产业灵活多变。”

王晓明表示,构建产业合作生态是重中之重,科技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整体推进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需要打通传统汽车产业链和创新链,特别是和非传统合作伙伴的能源、信息、网络,包括未来的智能、算力等都还需要探索。另一方面,需要推动新型零部件企业与主机厂的深度合作,特别是上游芯片、智能传感器、车载计算平台等技术。

他认为,在交通运输、供电储能等方面仍然有广泛的合作场景,未来如何打通数据,提高数据使用的效率和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发展,在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最后,王晓明提出建议,国家层面应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企业应该积极探索智能汽车的商业模式,同时应该在打造产业生态上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探索一些新的模式。产业界、投资界还应该注重科技创新,特别要看准一些关键技术的赛道,形成有效投资,以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编辑:张硕校对:刘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模式   智能   汽车   新能源   中科院   产业链   单车   芯片   生态   关键   产业   技术   王晓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