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晋察冀第6军分区的团级以上干部都有谁?结局如何?

回顾1943年的晋察冀地区,历经精简整编,各军分区的团级以上干部洗涤出水面。本篇将聚焦第6军分区,让我们一起看看当时的情况以及这些干部的结局。



第6军分区的司令员是王先臣,他是江西吉安人,1915年出生。16岁时,他加入了红六军团,之后参与了长征。抗战时期,他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特务团政委、民众抗日自卫军一纵队政委、冀中警备旅一团政委,最终成为第6分区的司令员。然而,这位年仅30岁的将领在1945年7月1日不幸牺牲,为国捐躯。



军区政委张逢时则是河北深泽人,1917年出生,1933年入党。在抗战时期,他曾担任冀中区第六地委书记兼游击总队政委、第6军分区政委、八路军三纵兼冀中军区警备旅政委等职。他在地方工作,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一机部、农机部任副部长,于1990年去世,享年73岁。



第6军分区的参谋长是叶楚平,他出生于湖南平江,1916年出生。他在14岁时加入了红军,抗战时期一直在中央军委工作,1943年调到第6军分区担任参谋长。叶楚平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0年去世,享年84岁。



政治部主任刘子英是博野人,1912年出生,1937年参加博野民军。他在抗战胜利后一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不同职位工作,于1990年去世,享年78岁。

在当时的情况下,第6军分区并没有配置主力团,仅有两个地方性质的区队,即第31区队和第44区队。这是因为1942年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导致主力部队已经撤离,只剩下地方武装和民兵武装。这让王先臣在第6军分区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在华北平原对日展开游击战。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第31区队和第44区队的情况。

第31区队的队长是徐月波,他出生于河北博野,1916年出生。徐月波于1938年加入河北游击军,后编入八路军,担任了不少重要职务。抗战胜利后,他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第3旅参谋长和华北军区第20兵团第66军198师参谋长。徐月波于2016年去世,享年100岁。

第44区队的队长是孙子芳,他来自山东省淄博市,1909年出生。孙子芳在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八路军。他在抗战时期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察哈尔军区警卫团参谋长、独立团团长、华北军区独立第四旅参谋长等。孙子芳于1978年1月20日去世,享年69岁。

这两支区队的政委分别是石以然和王海廷,虽然关于他们的生平资料较少,但他们都为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3年的晋察冀地区,充满了英勇抗战的故事,每一位干部和战士都在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奋斗着。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激励着我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晋察冀   军分区   冀中   抗战时期   博野   华北   政委   参谋长   享年   军区   以上干部   结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