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四件事把他送上绝路

前言:

1644年,正值明朝濒临覆灭之时,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崛起,他就是李自成。李自成起兵反明,最终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结束了明朝的统治。然而,这个农民政权却在42天后迅速土崩瓦解。李自成为何在取得胜利后还会迅速失败?其中的历史曲折颇具启发。

一、积重难返的明朝弊病

(一)财政危机与宗室负担

明朝在辉煌的表面下,隐藏着深重的弊病。财政危机、宗室的负担、边患不断,都让这个曾经强大的王朝满目疮痍、步履蹒跚。

明初实行的宗室分封制度,造就了庞大的皇室贵族阶层。他们不劳而食,靠国库供养。到了万历年间,领俸禄的宗室人口高达十五万之多,这笔钱都是朝廷的负担。

仅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宗室俸禄就高达89万两白银,几乎相当于全国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对明朝空虚的国库无疑是雪上加霜。宗室们还经常侵占百姓的土地,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比如热河地区,明初只封了两个藩王,到了崇祯年间已有二十多个藩王府和王子府,将全境几乎全部占为藩地,严重挤占了农田。

(二)边患频生与军费开支

边关上,毗邻的后金部落日渐强大。努尔哈赤屡次侵扰明朝边境。明军在蒙古的战场上接连失利,丢失大片土地。仅天启七年(1627年)就有70余万明军被杀。

国土日益缩小,危机四伏。与此同时,严重的军费开支也让明朝财政雪上加霜。天启年间的辽东之役,罗广启上奏军需银达146万两之多。此后数年的中原战事,军费开支更是巨大。这让明朝的财政雪上加霜,几乎无力承受。

(三)苛政衰弱和百姓悲苦

底层百姓最为艰难。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生活拮据。一些地方官员还故意刁难,贪污腐败,为非作歹。

比如《明史》记载的张时彻,他滥施残酷刑法,百姓死伤枕藉;又故意增加税收来膨胀自己的财富。这样的例子在明朝末年比比皆是。百姓怨声载道,仇恨积累。到了崇祯末年,全国已经有上百起不同规模的农民暴动。

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积重难返的王朝,已经到了最后的边缘。土崩瓦解,是迟早的事。

二、李自成的崛起之路

(一)走上反抗之路

李自成生于一个普通农家,少年时曾被官府追捕,险些处死。根据《平寇志》的记载,李自成本是陕西米脂县人士,因犯法当过囚徒,后来成功逃脱。逃亡期间他靠屠宰羊只为生,后来在高迎祥的农民起义军中找到了立足之地。

(二)崛起为起义军领袖

从一个小兵做起,李自成凭借过人的勇猛与智谋,逐步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1636年,起义军的首领“闯王”高迎祥被明军俘虏处死。

根据惯例,众人推举李自成为新一任“闯王”,成为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成为闯王后,以仁爱礼士的作风吸引了无数农民加入起义军。他还设置教练所,专门训练新兵,使起义力量不断扩大壮大。

(三)起义军壮大与明军溃败

此后十年,李自成领导起义军,屡战屡胜。他用兵如神,指挥有方,深得民心。起义军从最初的几万人发展到四十多万大军。虽然中间也有过几次大溃败,但都成功东山再起。

明军屡次围剿都无果,反而被起义军打得落花流水。起义军的号召力与日俱增。到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已经控制了陕西、山西、河南等十余省,明军几乎丧失战斗力,难以阻挡起义军的步步推进。

三、势如破竹进京师

(一)建国称帝向明宣战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彻底与明朝划清界限。此时的他已经从一个赤贫农民,成长为一方王霸,手握重兵,势如破竹。进京灭明,觊觎皇位,也在情理之中。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时,还发出文告,谴责明思宗的昏庸,声称要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这等于向明朝正式宣战。

(二)前锋直指北京城下

李自成率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明军屡败屡战,几乎没有抵抗之力。李自成亲率主力先至山西太原,然后又直抵北京城下。这个进军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明军只能退守京师,等待最后命运的审判。

(三)太监打开城门投降

3月17日,起义军开始攻打北京。没想到,第二天太监曹化淳就打开城门投降。李自成顺利进入紫禁城,明思宗已在煤山自缢身亡。277年的明朝就这样覆灭了。李自成也实现了夺取天下的宏图伟业。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兴奋异常。

他迫不及待地准备登基称帝,开始清点库藏、整肃官员。还不忘大肆搜刮明朝宫廷的财宝,以及后宫的美人。

四、42天急转直下的罪魁祸首

(一)大肆掠夺失去民心

李自成在夺取帝位后,展现出的许多素质都令人失望。他一个农民出身的人,对经营国家显然能力不足。起义军入主京城后,李自成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治理京城。

他放任大顺军抢掠百姓财产,奸淫妇女。据《满汉異同記》记载,李过、田见秀等人进入京城后,公然劫掠良家子女,强取民女为妾。还派人到处搜刮财物,剥夺明朝官员的家产。这让民心开始渐渐离散。

(二)纵情声色政事延误

李自成本人也沉湎于后宫的佳丽美人。他不问国事,纵情享乐,让本已迷乱的政局雪上加霜。手下的部将也效仿李自成,各行其是,为非作歹。据《平寇志》记载,李自成进京后专宠窦氏,封为“窦妃”,整日游戏娱乐,疏于政事;其部下刘宗敏等更是公然将官员家眷据为己有。这导致整个政权很快陷入混乱之中。

(三)失去官员支持无法运转国家机器

另一方面,李自成对明朝官员态度暴戾,想要他们交出家财,供养大顺军。残酷的刑求下,许多官僚对李自成心生反感。政权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与协助,也无法正常运转国家机器。据《清朝關案》記載,李自成等人对降顺的明官采取酷刑,其残暴手段令人发指,导致明官对李自成怀恨在心。

(四)防备闲置令大好局势化为乌有

更严重的是,李自成完全忽视了关外势力的存在。他对早已牢牢控制山海关的吴三桂不加防范。也没有拉拢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两者结下梁子。

这就给了觊觎中原的满清可乘之机。最终,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在兵力上立于绝对劣势,败局已定。李自成轻敌而导致丢失先机,使大好的形势白白化为乌有,实在遗憾。

五、末路狼狈的结局

(一)焚城而走仍渴望东山再起

4月30日,大顺军从北京撤退。李自成仍不相信大势已去,在撤退前举行登基大典,以示决心。他还下令焚烧九门等建筑,企图给后来者留下恐怖印象。起义军一路西撤,清军穷追不舍。李自成只能在湖北境内苦苦支撑。但他似乎还期望东山再起,重夺京城。

(二)失败收场沦为笑谈

终于,他在九宫山被俘虏,不久后死在狱中。大顺政权就这样在42天后迅速崩溃。明朝也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自成本可改弦更张,成为这个时代的开创者。但他在获得胜利后骄奢淫逸,错判形势,最终导致自己功亏一篑。他也成为一段短暂而传奇的历史。

李自成的失败,给后人以深刻启示。那就是夺取权力容易,惟有靠真才实学及远见,方能开创伟业,铸就盛世。否则,就会重蹈覆辙,成为笑谈。

结语:

李自成起初顺利推翻腐朽的明朝,但很快自己的政权也在内忧外患中土崩瓦解。其败因在于无法稳定政局,又误判形势,内外失序。李自成的历史昙花一现,成为权力易得而难以固执的注脚。稳掌大局,方能开创伟业。否则,就会重蹈覆辙,成为笑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警示着后人:得志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崇祯   大顺   明朝   起义军   京城   宗室   天皇   绝路   北京   政权   官员   农民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