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如此“逗娃”,害的是孩子

这两天,我在某平台上刷到一个“妈妈怀抱着女儿喂西瓜”的视频:孩子还是个婴儿,舞动着四肢、伸着脖子和嘴巴,急吼吼地去够妈妈手里的西瓜。看到女儿“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妈妈哈哈大笑,有意反复把西瓜往前拿,逗得女儿“哇哇”叫。最后,妈妈终于不再逗女儿,让她吃到了西瓜。

这看上去温馨有趣的一幕,在养育孩子的家庭里经常上演,无比寻常。但作为一名观察过很多育儿案例的幼师,每当看到这种婴幼儿被激恼的画面时,我都会有一些忧心。

我留意到,这条视频的留言区没有任何关于妈妈如此“逗娃”是否妥当的探讨。在工作中,我也发现很多家长虽然越来越重视早教,甚至不惜花重金给孩子报早教班,却鲜有人从教养方式的角度,去审视“逗孩子”的现象。大家对于孩子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仍存在认知偏差。

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只风筝,风筝越飞越高,但总受制于一根线。这根线就是童年,它引导和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事实上,这根线仍可往前追溯,一直到我们的婴幼儿时期。在这个阶段,一个人的心地、性情等内在的东西,及其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也都会随着身体的生长,得到初步发展。

因而,要想为孩子日后成长为一个快乐自信、情绪稳定的人打下基础,就要重视这个阶段的教养方式。更确切地说,是要重视这个阶段大人与婴幼儿的相处方式。这关系到孩子早期对世界的摸索、感知和体验,关乎孩子的安全感、专注力和自我意识的养成。

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审视上述视频中妈妈“逗娃”的做法,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很糟糕的体验。孩子急切地想得到西瓜,但在妈妈的频频干预下,不得不充分调动情绪去表达自己的欲求。父母如果经常这样“逗娃”,就会无意中对孩子施以条件反射式的训练,让孩子养成通过发泄情绪来实现目的的习惯。

婴幼儿是不识“逗”的。他(她)分不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逗趣,他(她)能感受到的只是具体的场景变化,就是眼前的西瓜在自己即将碰到的时候忽然被拿远了。反复多次后,他(她)就会感到无助、焦躁、愤怒……而这些不良情绪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听到,有成年人说小孩“不识逗”或“脾气不好”,其实这正与其婴幼儿时期不愉快的经历有关。对“玩笑”的应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形成,进而发展为一种行为模式,影响其成长过程中乃至成人后处理类似场景时的应对。

当然,不是说完全不能“逗娃”,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在确保不调动婴幼儿负面情绪的前提下“逗”。从尊重孩子主体性的角度出发,正确的“逗娃”是良性互动,要建立在让孩子有欣喜体验的基础之上。

还以喂西瓜为例子,可以把西瓜放在不远处,让孩子自己爬过去拿,这对孩子会是一次不错的探索,让他(她)感受到自己有实现目标的力量,从而培养自信心;还可以把西瓜切成小块,和孩子“你一块我一块”的一起吃,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乐趣。

等到孩子发展出较为成熟的认知、社交和语言能力时,类似于视频中妈妈的“逗娃”方式,就是没有问题的了。因为孩子已有分辨能力,知道妈妈在开玩笑,也有更多的手段去表达和化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孩子   婴幼儿   认知   西瓜   角度   情绪   女儿   妈妈   方式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