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口安处是吾乡

十五岁,第一次出远门,坐汽车去商丘,转火车,站一夜,到了上海,眼冒金星,胃冒酸水,吃米饭包油条,牙齿缝里全是人挤人的怪味。又吃生煎,乍一看,以为是县城的水煎包,心想应该错不了,无非个头小点,咬一口,差点吐出来,馅里怎么还放糖?甜不嗦的咋吃?

第一次去广州,早晨转悠了几条街,寻豆浆油条,竟都没有,被本地的朋友笑话一通:确实不好找啦,因为好吃的实在太多啦。

第一次去成都,吃完火锅就开始发烧,接着去乐山、雅安,胃口全无,闻到辣椒味就浑身发麻,朋友从当地饭店里打包来的鲜美江鱼,也懒得动筷子,一连几天,觉得最可口的,还是一家拉面馆,至少,汤不是红的。

不知从何时起,发现自己彻底变了,去上海不光爱上了生煎,还专门找本帮菜,配着黄酒细品;到广州,粤菜必须大快朵颐;到成都更不用说,有时间就去钻苍蝇馆子,冒菜、脑花、蹄花……让我依依不舍的,是麻辣鲜香的温柔。

味蕾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一是可以接纳的味道的确更多,不再过分拘于地域。二是可以准确地找到当地真正的美味,这一点尤其重要,美食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历经考验后的口碑,要具体到一家家店里。比如外地游客来济南,若在景点买个冰凉的油旋,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吃,要到小聂那里,趁热逮几个,感受则大不相同。寻访鲁菜,去错地方,只能吃出九转大肠的腻,爆炒腰花的骚,但找到类似魁盛居这样的名店,就大不一样了。单是那里必须提前预订的烤鸭,比北京很多名店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包括在济南,如足够熟悉,别的地方的特色美食也大都能找到。不管是川菜,还是淮扬菜;粤菜,或者徽菜,都有相应的店家,味道和原产差别并不太大,甚至一些小吃,比原产地还好。比如油泼面,我在陕西各地吃过无数次,不比朝山街那家闫济和更对胃口,可惜就那么一个店,不像石家庄的安徽板面,比在安徽吃还要“正宗”。我也曾推荐过一个在西安生活多年的朋友去吃,一个小时后,他发了一张照片给我。

那些没有特别明确地域的特色美食,济南更是有很多,我最熟悉的便是泺水居,和湖北、江苏的小龙虾做法都不一样,生生开创了一种龙虾派别,甜辣的味道难以替代。难怪在荆山东路常年排队,最近又在云泉中心开了新店,我已经去了两次,虽在商场的三楼,门口照样排队。

甚至,老家的特色,在济南也能找到。我家方圆一公里,就有两三家单县人干的羊肉汤,虽说没在老家那么地道,也足以在冬天温暖一下胃肠,有一家,也卖现打的烧饼,用的还是石灰糊的炉子,烧饼虽比老家要薄一些,但趁热吃,还是麦香十足。菏泽电厂二板面,在济南开的第一家店,也在家门口,花生浇头颇有特色;还有郓城的壮馍和糊粥,刚开业我就去了;前年有老乡还开了家“曹县名吃”,卖杂烩菜,也有烧牛肉和羊肉垛子,可惜没能坚持下来。

当然,如果回到老家,自然还有更纯粹的味道:早晨在苏记鱼汤浓浓的胡椒味里;中午在一勺热气腾腾的杂烩菜里;深夜在一碗撒着碎芹菜丁的马老四拉面里……

过年时的各种蒸碗,平常连骨带肉的大块烤全羊,出了那座县城,就再也找不到。

不过,如今的物流和交通都已相当发达,想回去,也就是半天时间,而且,我在济南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在老家县城,这座包容的城市处处都有了家的味道。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尽管在吃上,我依然不忘初心,但济南的口安也足够让我心安。

甚至,无论在何地,每次吃到特别的美味时,都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有一种家乡的味道,尽管在家乡从未吃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单县   杂烩   济南   安徽   粤菜   成都   油条   县城   老家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