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以中国文化之美 展国花牡丹之韵


近期,旅法十余年的珠宝设计师张莹推出了“牡丹之韵”系列高级珠宝,以中国画线条和留白手法刻画中国国花牡丹的神韵,打造大气、优雅的珠宝牡丹。本期,请跟随China Gems一起走近珠宝设计师张莹。


“牡丹之韵”系列作品之“落日珊瑚”手镯 18K金、彩色蓝宝石、红宝石、钻石


张莹,毕业于法国高级珠宝学院(HEJ珠宝设计专业,是一位旅法十余年的高级珠宝设计师,曾作为法国高级珠宝工坊Bermudes Joaillerie的设计师,与宝诗龙(Boucheron)前设计总监一起为卡地亚(Cartier)、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儿(Chanel)、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御木本(Mikimoto)等珠宝品牌提供设计服务。


张莹佩戴“牡丹之韵”系列“虞姬”耳饰、“落日珊瑚”手镯。 (人像摄影:Stella ZHANG)


一、赴法深造


自小学习绘画的经历为张莹打下了良好设计基础,缤纷闪耀的珠宝对女性天然的吸引力则促使她选择了珠宝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张莹在北京从事珠宝设计工作。但到了工作的第六年,她感觉在珠宝设计上遇到了瓶颈,“碰到了事业上的天花板”。2010年,张莹放弃稳定的工作到法国深造,就读于法国知名珠宝学校——法国高级珠宝学院(HEJ)。

“牡丹之韵”系列作品之“虞姬”耳饰 18K金、尖晶石、粉色蓝宝石、钻石


作为法国最古老的珠宝学校,这里走出了法国90%以上的珠宝工匠和设计师。全新的环境、开阔的视野、顶尖的师资、浓郁的珠宝设计氛围,为张莹开启了新的设计篇章,她表示:“那是很幸福的异国求学时光,我渐渐有了全新的思路,越来越能感受到自己对珠宝设计的赤忱之爱。”

毕业后,优秀的张莹留在法国,得到了法国高级珠宝工坊Bermudes Joaillerie的青睐。张莹表示:“工作期间,每天看到的摸到的都是卡地亚(Cartier)、尚美(Chaumet)、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这些优秀品牌的作品。重要的是,与宝诗龙(Boucheron)设计总监这样顶尖的设计师共同为国际优秀品牌研发产品,这让我迅速蜕变、成长,并逐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2013年,张莹的作品《踏雪寻梅》获得第三届彩色宝石设计大赛作品最佳设计奖。2014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受中国文化部之邀,张莹的作品《Jouet d’enfance》(童趣)与卡地亚(Cartier)、伯爵(Piaget)等诸多国际品牌的作品一起在巴黎、巴塞尔及国内部分城市巡展,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


二、创立自有品牌


2014年,张莹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Ying ZHANG Joaillerie®和YINGZHANG Design Paris工作室。

新品牌新开始,但创业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尤其在异国他乡。倔强的张莹选择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她抱着自己的作品集,一家一家去谈,一次一次参展,一遍一遍与客户沟通。现在的她不仅为加拿大、法国、阿联酋、美国等国家的珠宝公司提供创意服务,还为国际、国内的高端用户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同时,张莹逐渐在行业活动中崭露头角,成为广受关注的新锐珠宝设计师。2015,她以作品《Master chef》入围2015 HRD Awards钻石设计大赛,并在比利时、米兰世博会、中国香港等地巡展。同年,她的作品《Samba》获得国际珍珠设计大赛最佳设计奖。

“牡丹之韵”系列作品之“意韵牡丹”双指戒指

18K金、钻石


2017年,张莹没有接任何工作,花了一年的时间,专心撰写了珠宝手绘教科书《珠宝设计——手绘表现技法专业教程》,至今这本书仍是畅销的手绘书籍。她说:“希望能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也希望行业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样我们每个人才会更好。”

“牡丹之韵”系列作品之“春江花月夜” 套装 18K金、2.357克拉帕拉伊巴碧玺、钻石、蓝宝石、水晶


三、推出“牡丹之韵”系列


张莹的设计灵感大都来源于生活的细节。她喜欢观察,一部电影、一幅画作、一段动情的舞蹈,甚至花朵的味道,对她而言都是珠宝设计的创意来源。她仔细倾听,捕捉,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将它们定格在珠宝作品里,镌刻时光,留有光华。

十余年旅法,并游走在巴黎、上海和北京之间,张莹在东西方文化中挖掘、融合、成长,并积极探索现代珠宝设计的东西方艺术融合之路。

聊到现代性,张莹侃侃而谈:“百年前的巴黎,发生了一场深刻影响几乎所有视觉艺术形式的风潮——装饰艺术运动。东方风格作为素材储备或者形式剪贴符号出现在巴黎珠宝大师们的装饰艺术作品上。设计师的目的,并不是在追求纯粹的东方式作品,而是以‘东方意蕴’的他山,塑造西方现代文化的自我。但这种最初的对话,给了东西方沟通交流、学习互鉴的机会。西方设计师在对中国的线条、符号、图案的重新诠释中,构思新的装饰脉络。”

今天,旅法十余年的张莹以中国文化之韵,消融西方艺术之色与形,呈现中式珠宝独特之美。“牡丹之韵”系列在此背景下诞生。张莹表示:“我一直认为中式审美是高级别的审美。现在各大国际品牌纷纷走亲中路线,我们在审美和文化上也要有话语权,中国的设计师天生具备这种天赋。”

张莹的“牡丹之韵”系列作品运用中国画线条和留白的手法刻画了中国国花牡丹的神韵。她介绍道:“线条是牡丹的骨架,也是民族的筋骨。我希望我的牡丹作品有一种独特的女性力量——大气、优雅,像都市女骑士一般,充满女性力量之美。”

(一)灵感来源

“牡丹之韵”系列的灵感来自吴冠中的名作《春雪》《月下玉龙山》。吴老的作品是追寻东西艺术的会合奇遇。他在丽江玉龙雪山下废弃的工棚里,日夜不息痴等十多天,终于等到雪后皎洁多姿的雪山主峰。山上,不仅有坚实莹澈的太古绿雪,更有红牡丹点缀雪山的奇绝景观。丽江云岭一带是石楠科王国,而紫红袍的牡丹花正是硕果仅存的“结实”牡丹。种下籽来,著艺成根。绿雪奇峰,越冷越开花,牡丹开了千千万次,绝不是为了观赏与游戏,她有自己生命的律动,凌空中有坚韧的筋骨,坚毅深处也有柔软的孕育。这是张莹“牡丹之韵”系列作品的文化根基。

“牡丹之韵”系列作品之“雪中牡丹” 18K金、4.435克拉祖母绿、钻石 胸针、发钗两用


(二)线条的艺术

手绘是高级珠宝艺术的一部分。每一件珠宝作品都是从一张张设计稿开始。在张莹看来,线条是一切的开始,既是描绘轮廓和构想的过程,更是构筑珠宝的重要框架。

张莹倾心于珠宝手绘。她认为:设计手稿之于珠宝成品,如同旋律之于交响乐,是核心,是灵魂,是作品的生命力。“尽管现在有计算机三维建模和人工智能软件,但我认为,高级珠宝作品的创作灵感和思维高度还是掌握在设计师的手中。”

“牡丹之韵”的设计手稿是中国画“骨法用笔”和法国传统珠宝手绘精确细致的结合,记录着一闪而过的灵感创作时刻。“纯粹的神韵没有被深思熟虑所稀释,牡丹的气韵自由转移到画稿之上。我喜欢并享受这种创作过程。”张莹表示。

高级珠宝是受限制的艺术之一,黄金镶嵌宝石,工艺繁复,需要在画稿中定格数不胜数又极其精确的尺寸规则。但就好像音乐家练习音阶受到束缚时一样,灵感反倒为突破这些界限而迸发,以获得自由表达的权利。

“牡丹之韵”从设计之初就吸收了中国画线条的筋骨之风韵。张莹用粗细不匀的线条来表现贵金属的表里转折,疏密掩映,流畅多姿,传达出一种行云流水的情愫,刚柔并济,力道中藏,气韵生动。

“牡丹之韵”系列作品之“双城记”

18K金、5.08克拉莫桑比克鸽血红宝石、钻石

有多种佩戴方式,可作为两条手链、一条双拼链子、一个胸针、 一个吊坠佩戴


(三)流动的女性精神

直到20世纪初,女性艺术家和设计师还是比较少见,难以获得社会和业界的肯定。艺术教育通常由上流社会女性独享,但也仅仅用来培养生活的高雅品味。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种全新的社会秩序和一场现代艺术运动,让女性得以不断探索新的社会身份。作为世界艺术之都,巴黎逐渐接纳了职业女性艺术家和设计师。20世纪30年代崭露头角的第一批独立女性设计师们,如Jeanne Toussaint、Suzanne Belprron 、Coco Chanel、Elsa Schiaparelli等,以女性的直觉自主表达,进军珠宝和时尚设计领域。可喜的是,女性设计师的作品得到了同时代传奇女性们的亲睐。一个由才华造就命运的时代向全世界的女性都探出了召唤之手。

“牡丹之韵”系列作品之“风中牡丹”戒指 18K金、4.68帕拉伊巴碧玺、钻石


“牡丹之韵”系列,正是这种流动的女性精神的接力。一切皆流,创作永恒。“牡丹之韵”的四个系列以四个乐章演奏四个主题:气韵、风韵、意韵和雅韵。

“气韵”,气之华,在时间的缝隙里静静流淌,情润万物,又折射出棱镜般聚焦本我的自省。

“风韵”,风之舞,此间风动,瞬间心动,待狂沙吹尽,如天边云朵,时卷时舒。

“雅韵”,雅之文,有风度、气质和节律。雅致之至,疏疏远远,皆为空隙之美。

“意韵”,意境的淬炼终归于内心的升华,顺应意境的方向,指引脚下的路途。


Ying ZHANG Joaillerie®和YINGZHANG Design Paris工作室创始人张莹 (人像摄影:Stella ZHANG)


在张莹看来,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剖析、自我发现和自我理解的过程。“创作者在塑造作品的同时,也逐渐完成了对自己的认识与重塑。懂来处,知去处,用珠宝设计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文化自信,也是我们的责任。”张莹如是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牡丹   国花   法国   线条   珠宝   设计师   高级   女性   艺术   系列   作品   张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