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1.7万亿,新机发烫存在“严重漏洞”,印度制造坑惨苹果

引言

近日,苹果遭遇经营危机,股价暴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苹果此次损失惊人,总金额高达1.7万亿元,令高层伤透脑筋。

而这一切,与苹果前不久发布的新机脱不开干系。

经消费者反馈,iPhone15系列问题重重。追根溯源,苹果这是被印度制造给坑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股价暴跌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九月份的日子相当艰难

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苹果公司股价暴跌,行情惨淡,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令投资者们大为震撼。

九月初,苹果的股价便一路走低,甚至创下了历史记录。更要命的是,股价大跌的局势一直持续到了九月底,仍未迎来转机。

在股市上,苹果节节败退,公司情况不容乐观。据悉,九月刚开始的时候,苹果的股价仍维持在每股190美元左右。到了9月22日,苹果的股价已经变成了每股174美元。在这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苹果股票的累计跌幅竟然已经超过了8%!

当我们将跌幅换算成市值,便能更直观的感受到苹果的衰落。

随着股票大跌,苹果的总市值也随之锐减。目前为止,苹果的总市值已经跌到了2.73万亿美元。相比之前,蒸发总量超过2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足足有1.7万亿,堪称天文数字。

更滑稽的是,就连苹果的掌舵人库克,似乎都并不看好本公司的发展,流露出了“跑路”的迹象。

库克在苹果工作了将近20多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员工,到登上CEO之位,可谓是积淀深厚。工作多年,库克手中握有超过300万股的苹果股票,这些股票既是他收入的重要构成,又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此前,苹果蒸蒸日上,公司前途一片光明,股票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当时,只有表现优异的员工,才能获得公司的股票奖励。库克所持有的苹果股票,更像是他辛苦工作二十多年所积攒的勋章。正因如此,库克对这些股票也倍加珍惜。

但是,10月初,库克一反常态,竟然开始大量抛售手中的苹果股票。据统计,库克一共卖了51.1万股,交完税后,一共兑换出了4000多万美元,相当于将近3亿人民币!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沸腾。

库克之所以会抛售股票,无非是为了尽快套现,避免亏损。而身为苹果的CEO,库克的反常举动,也给不少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加剧了苹果股价下跌的紧张局势。

实际上,投资者的恐慌与谨慎不难理解,就连CEO都对公司的未来产生了怀疑,那么苹果内部的情况或许比我们所看见的还要糟糕。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全自身,投资者只能抛弃苹果,先跑为敬。

那么,九月到底发生了什么,苹果的股价为何会大跌呢?

新机问题

其实,答案出人意料,苹果的股价之所以会暴跌,是因为刚刚发布的iPhone15系列新机出了问题。

对苹果而言,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滑铁卢。

身为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苹果所发布的新品向来备受瞩目。一般来说,新品上市的时候,苹果往往最春风得意,新产品意味着新技术,这是苹果向世界展示自身科技实力的最好机会。受此影响,新品发布后,苹果的股价也将有所上涨。

可今年,消费者的反应却给了苹果一记暴击。

iPhone15系列推出后,可谓是恶评如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质量不过关,突破消费者底线,第二,缺乏创新,令人失望。

就质量而言,苹果新机出现了多个问题

据最早一批拿到新机的消费者反映,iPhone15系列机型出现了严重的烧屏现象。所谓烧屏,指的是手机屏幕存在缺陷,出现了图像残影,这是像素老化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屏幕使用过度,一般会在运行多年的电子产品上出现。

可是,iPhone15系列是新机,竟然出现了这种不可思议的问题,证明苹果的品控着实堪忧。

更要命的是,除了烧屏以外,iPhone15系列还存在着扬声器故障、外观受损、相机进灰等诸多毛病。

不少消费者拿到的手机都存在着“硬伤”,根本不像新机,而像淘汰下来的残次品。这些手机不仅底部有磕碰,机身严重掉漆,还有着不少“暗病”,比如才刚刚使用了十几分钟,手机便持续发热,像是要烧起来一样。

尽管苹果承诺,所有商品都可以在质保期内退换,但这种质量上的低级错误,依旧败坏了苹果的声誉。新机普遍暗藏质量隐患,意味着苹果的生产线出了大问题,而生产问题会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股票下跌。

除了质量问题外,新机发布后,苹果的创新能力也受到了质疑。

相较以往的机型,iPhone15系列并未实现质的突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强行升级。对于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而言,创新才是公司活力的源泉,一旦失去了创新能力,苹果也就丢掉了最核心的竞争力。

而此次,iPhone15系列在创新上明显表现不佳,没有达到投资者的预期。在大多数投资者看来,这意味着苹果的未来发展不容乐观。

由此可见,苹果公司发展受阻,面临着重重难题,着实不是投资的最好选择。

苹果的衰落令人唏嘘,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苹果为何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为何如此?

实际上,苹果新机出现问题,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来说,正是印度制造坑惨了苹果。

iPhone15系列尚未正式发售前,印度制造的手机便遭到了全网抵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印度制造的iPhone15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抽检合格率甚至还不到一半。更离谱的是,这批iPhone15上竟然还被检测出了各种细菌,如大肠杆菌,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简直是细思恐极。

说白了,印度代工厂根本不靠谱。这里生产条件差,有时连最基本的卫生要求都难以满足,流水线也不够完善,生产过程一片混乱。最重要的是,印度工人能力有限,心态也较为随意,能偷懒就偷懒,多混一天是一天,缺乏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iPhone的经验。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印度生产的iPhone与质量差画上了等号。

此前,印度政府给苹果画了一张大饼,让苹果误以为印度真的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实力。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苹果被啪啪打脸。

无奈之下,苹果明知印度制造的iPhone存在质量问题,也只能把消息压下来,隐瞒真相,想尽办法减少损失。

为此,苹果还想出了一个损招,那就是把中国版iPhone与印度版iPhone混着卖!

众所周知,苹果与中国代工厂有着多年合作经验,世界上绝大多数iPhone都产自中国。多年以来,中国制造早就凭借着自己过硬的实力,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因此,尽管苹果公司在逐步向印度转移生产线,但依旧以中国生产线为先,不敢轻易撼动中国制造的地位。

之前,中印两国生产iPhone并不同步,往往是中国优先生产,印度隔几个月乃至半年再出货。这样一来,中国相当于给印度打了个样,帮印度规避了生产中的常见问题,让印度踩着中国的脚印前行。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也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要知道,有些消费者只认中国制造,不愿意拿到印度生产的手机。生产有时间差,便意味着发货也有时间差,只要购买前几批发货的手机,就能保证拿到产自中国的iPhone。

但这一次,苹果宣布,中印工厂将同步生产,随机发货。只有iPhone到手的那一刻,消费者才会知道自己花大价钱购买的手机究竟产自何地。很明显,苹果这是怕印度制造的iPhone15卖不出去,才出此下策。

然而,全球消费者都不干了。

欧盟甚至明确向美国表示,他们嫌弃印度制造的iPhone,只想要中国制造的iPhone。倘若苹果执意将印度产的iPhone送入欧洲,那么欧盟一定会有所行动。

说白了,消费者只是不愿意当冤大头。而苹果的这通操作,更是引来了骂声一片,有损企业精心打造的高端形象。

除了在产品质量上害了苹果之外,印度还坑了苹果不少投资款。

苹果为了占领印度市场,同时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斥巨资向印度转移产业。然而,钱砸下去之后,苹果才发现,印度就像个永远填不满的窟窿,根本不具备发展制造业的基础条件。但钱已经给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

然而,每个公司的总预算都是有限的,苹果在生产领域被印度坑了钱,那么投入在研发创新的资金便会相应减少。在此情况下,苹果想要实现新的突破,便难上加难。

结语

股价暴跌背后,折射出了苹果新机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揭开了苹果的遮羞布。倘若苹果再不及时调整战略,减少印度制造所带来的影响,那么终有一日,公司会滑向更深的漩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印度   苹果公司   库克   新机   股价   苹果   中国   漏洞   消费者   股票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