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监制,谢苗杀回大荧幕?这一次谢霆锋能不能拯救“港片”

文|令狐伯光

最近有个新闻在国内电影圈还是挺有声势的,那就是郭子健导演,刘德华兼职和主演,谢霆锋主演和担任动作导演,谢苗、此沙,许冠文、吕良伟等主演的《怒火蔓延》。

没错,就是甄子丹《怒火重案》那个作品名义上的续集。

这几年的港片续集都这样,搞个名义上的续集,但导演,演员包括故事剧情都和上集没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最大看点我认为大概有三点吧,一是谢苗难得加盟正儿八经的动作大片,算是正式回到大荧幕,二是又一部重磅香港动作片拍摄,还是值得期待的。

第三点嘛,厨子这一波回来确实有扛起香港动作大片的架势。自从去年英皇官宣,谢霆锋可以说英皇,再到香港电影圈强力扶持的一个电影人。

已经拍好没有上映的有《海关战线》,刚开拍的《怒火蔓延》,立项要拍摄的《无限任务》,翻拍吴宇森的《新纵横四海》,以及可能会拍摄的《特警新人类3》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谢霆锋能拯救港片呢?没戏

真不想写了,香港电影的衰落,和内地无关

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系统性问题,这部《怒火蔓延》还是香港警匪卧底相爱相杀的套路,甚至从简介来看和《怒火重案》毫无区别。

很多网友把香港电影衰落怪到内地头上,其实香港电影因为市场和人口的关系,人家王晶都说了93年过后就明显衰落了,同时好莱坞的数字特效技术又造成严重的冲击(台湾,东南亚市场丢了,香港本土市场太小)。

90年代末,香港第一时间学习好莱坞数字特效技术,90年代末的刘伟强的《风云1》,因为成功了才有《中华英雄》《决战紫禁之巅》,最后才有徐克的《蜀山传》,这是当时投资最大的一部,影视工业跃进最大的一部,但是票房惨败。

香港本土市场小,台湾市场和东南亚市场是迅速丧失的,2000年左右内地市场当时更认《英雄》《神话》《赤壁》这类古装武侠大片,古装历史大片,这样一个商业大项目扑了直接影响后续项目。

所以后面几年是不是没有仙侠大片了?徐克在《七剑》扑了过后,更是直接扑到古装大片都不敢拍,直到2010年的《狄仁杰》才翻身,然后徐克自己都一连拍摄了三部续集。商业市场就这么现实,题材翻来覆去的拍。

2010年后这个时期,当时内地商业片除了张艺谋和冯小刚还有一个黑马宁浩,(陈凯歌都不行,姜文就不算商业片),商业片市场全是香港电影人把持的。

香港电影人在内地是非常赚钱的,他们本来可以尝试科幻或者其它题材,但因为《狄仁杰》《西游记》太赚钱了,香港导演扎堆去拍古装魔幻大片,拍了一大堆烂片赚得盆满钵满,古装魔幻大片不行了。

从2012年《寒战》警匪大片又成功了,到《追龙》《拆弹专家》一直成功,香港导演又扎堆去拍警匪大片到现在。

刘德华,古天乐是不可能意识到这种市场变化的,当时整个华语电影人没有谁有这个认知。

甚至郭帆去拍《流浪地球》全国上下都没人看好中国人拍好科幻,现在说这些都是马后炮了,不是其它电影人没认识,而是郭帆太牛。 最重要的是如果回头去看,香港电影人是搞不定科幻大片的,就没那个认知。

这就像绝大多数香港电影人拍不好战争片,徐克和林超贤都是特例中的特例。

《战狼2》《流浪地球》还是《封神》?香港电影是什么时候没救的?

谢霆锋拍的这些都是商业特效大片,《流浪地球》是重工业大片,《封神》是重工业大片,《战狼2》是重工业大片,其实《长津湖》《志愿军》都是重工业大片。

就说现在的香港电影产业,如果从重工业大片角度看的话就两点。一个是题材和类型的突破,一个是影视工业和技术的突破,这两者又往往是绑定的。

什么意思呢?

你看中国电影市场,2000年李安《卧虎藏龙》,张艺谋《英雄》成功,往后十年是不是全是这种古装大片。2010年《狄仁杰》成功,后面《西游记》成功,后面是不是全是古装魔幻大片。

2016年《湄公河》,17年《战狼2》成功到现在的现代战争动作片等等。有很多人不懂影视工业和题材突破的重要性,你们以为打得多,枪战戏多,爆炸戏多,飞来飞去效果还行的,所以它的影视工业就是强的对吧。

实际上,国内这几年特效大作是《战狼2》《红海行动》《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万里归途》《流浪地球2》《封神》。但如果从题材角度上看,非常讽刺的一点就是,全都是新时代内地题材。

科幻大片,现代战争动作片,抗美援朝战争片,再到拨乱反正的古装奇幻片和神话大片。

我们单独从影视工业角度上讲,很多人认为《红海行动》最好,实际上它投资就用在动作场面上面,效果也是世界顶级,但其它展现影视工业的地方比较弱。第一场进城的遭遇战是现实取景的,战场是街道的遭遇战和爆炸戏份,并没有太强的整座城市生态的搭建和展现,后面大巴车的遭遇战是空旷的沙漠,最后村庄搭了一部分,再结合特效。

《万里归途》算是同类题材片子,前面出现的镜头里整座城市全都是搭的景(当时因为疫情太麻烦不好出国),再结合特效,它用影视工业完整的展现了一个异国战乱时的城市生态系统,细节达到了恐怖的程度,这种特效是最难的之一,并且这部电影短暂出现的战争戏也不输《红海行动》。

《独行月球》是同样的道理,整座月球基地,大量的科幻设备是真正做出来的道具,这个非常考究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生产能力,还有管理的能力。《封神》剧组最大规模时超过8000人,《流浪地球2》更是达到数万人。

从两个这个角度上讲,香港电影是真的没有办法拯救了。

谢霆锋能不能拯救港片?可以,起码得有10个谢霆锋

全世界市场就认这类大片(加一个《孤注一掷》《消失的她》这类商业剧情片,美国今年就是《芭比》),但主流还是工业大片为主,而从影视工业和题材两者绑定来看。

实际上,当初宁浩拍出《疯狂系列》,就像姜文《让子弹飞》都属于黑马,并不具有代表性,同时代张艺谋,冯小刚的大片虽然是市场香饽饽,但仍然没有超越同时代香港商业大片多少。

好比徐克15年《智取威虎山》是爆款,《美人鱼》《捉妖记》票房更是吊起内地导演打。

2015年乌尔善《寻龙诀》,吴京的《战狼1》,陈思诚《唐探1》,我认为这些内地导演的商业大片也只是持平,甚至还弱了一档。到2017年吴京《战狼2》,陈狗《唐探2和3》,再到19年郭帆《流浪地球》,那就吊起香港电影人打了。

《独行月球》《万里归途》《刺杀小说家》都达到好莱坞一流影视工业水平,题材也有突破。这个时代的香港警匪大片影视工业已经比不上了。到《封神》《流浪地球》达到1.5级别的水平,《流浪地球2》达到顶级水平。

香港电影那种到处爆来炸去,枪战乱轰和撞车之类的,影视工业压根不是一个级别了。之前亚洲顶级影视工业是韩国电影,《流浪地球》出现后就输给中国影视工业一档,《流浪地球2》过后不止一档。

香港电影人北上影视工业最好的是《红海行动》,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也行。问题是徐克都没怎么回去拍港片了,林超贤倒是回去拍了部《爆裂点》,但又是警匪卧底相爱相杀,这就是现在香港电影最大的问题。

我们不要求系统性的突破,在题材上面做到突破上面都做不到,怎么可能会有出路。

题材和影视工业突破能让香港电影多撑几年,谢霆锋的回春顶多让香港警匪片多撑几年。

谢霆锋也救不了港片?答案,刘德华早就告诉了电影人

其实,从国内这几年的实际情况看,真的能调动大多数国内观众去看(尤其是平常甚至不看电影的人也去看的),已经是内地自身题材了,毕竟老实说什么好莱坞大片中国观众都看灿在了,更不用提三四十年的香港警匪打架了。

在娱乐方式不缺的现在,真不如中国与自身有点关系的题材香。

我觉得香港电影的出路,其实中国国际化电影刚开始起步,到时选些跟中国,香港和国际有联系的题材,营造“中国人民好朋友”,或者“同为被欧美迫害惺惺相系”的氛围的故事,可能比较好推广等中国人民适应了再稍微放开些。

鉴于中国国情,我觉得国内题材与国际题材两路并行的可能性极高,既然都不迎合欧美了,那咱该搞些真正的国际化,内地拍摄国际化作品经验还是不足。

我觉得“排华法案”,华人劳工也可以拍,或者每篇涉及美洲等新大陆的电影都提一嘴,明明咱也被压迫、残害过,这样咱们更是同被迫害的共同体了。更不用提,新时代两岸三地冲突不能拍,合作总能拍吧,但是香港电影人似乎都意识不到。

如果不行,刘德华已经指明道路,融入和扶持内地青年导演才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希望这部电影能撑住质量不错吧,毕竟上一部导演是陈木胜,动作设计是甄家班。这部导演换成青年导演郭子健(悟空传导演),动作设计是谢霆锋。毕竟谢苗都加盟了,还是希望能让华语动作片冲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红海   封神   荧幕   香港   古装   香港电影   题材   大片   导演   工业   影视   刘德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