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服·唱歌·钞票:民心向背藏在这些小细节中

“国军”军服改制,为啥意味着解除武装丧失风纪;宪兵学校校歌难唱又不好听,八路的歌曲朗朗上口深入人心;钞票上的蒋委员长,为啥给人“偏安”的感觉;同样是面对群众,两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这本《关山夺路》用大量生动的细节展示,生动有趣地揭示了大时代的民心向背。

最近正在读台湾作家王鼎钧的《关山夺路》,很有感慨。这是他回忆录的第三部,主要写国共内战时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以及所见所闻。他的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抗战时期,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他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他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

所以,他的观察,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当然受限于个人的立场和阅历,他的会议录中也不免有一些偏颇,并不完全纯客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为我们一窥历史的本真面目,提供了一扇小小的窗子。

比如,他用戏谑的口吻分析人心向背——

且说秦皇岛当年,眼看国军就要完全退出东北,中央的战略要确保华北,大家说:东北既然不保,紧接着华北也要丢掉,因为流行的口头禅是“没有关西(关系)”。那时候人对语言文字怎会那么敏感,“共产党一定成功”,你看凡是跟“共”字合成的词都吉利,共和、共同、共享、共生、共存、共荣、共有、共渡、共得。蒋委员长当初教中国人“走路要靠左边走”,注定了中国人都要归共产党管。训政结束,宪政开始,当局沿用孙中山《建国方略》里的说法,宣告国民政府“解散”,全国报纸以头版头题特大铅字刊登,大家说:“完了,完了,解散了!”


一九四八年八月,金圆券出笼,钞面印上蒋介石总统的肖像(以前都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他们拿着新钞指指点点:谁的像印在钱币上谁垮台,袁世凯,孙中山,现在是蒋介石!他们又说,蒋穿着军服,面相瘦硬倔强,没有王者气象。为了预防钞票折叠时磨损人物肖像,新钞设计把蒋氏的相片从中间稍稍右移,这也成了恶兆,国民党要“偏安”!我知道,他们这些话都从亲朋邻舍那里听来,但是他们非仅不能过滤选择,而且好像炫耀自己的创造发明。

在他笔下,军服改制也透出某种不祥之兆:

“国军”军服改制似在一九四六年,新式军服废除了“武装带”,武装带模仿日本陆军,日本既已战败,中国应该走出它的阴影,可是民间说“国军”解除武装,难怪溃败投降。日本军官在武装带上挂指挥刀,中国军官在武装带上挂短剑,剑柄刻字“成功成仁”,服制改革后短剑不再随身佩带,“国军”从此既不能成功又不能成仁。旧式军服衣领上有“风纪扣”,军人出门必须把它扣好,否则就是违纪。这个风纪扣实在麻烦,它用铜丝制成,一公一母(以钩形钩住圈形)。被服厂工作粗糙,或者没有对准,或者没有钉牢,军服不是量身定做,领口太松或太紧,反而制造许多风纪问题,新式军服索性废除,大快军心,可是民间说从此国军风纪荡然。

对于国共的区别,王鼎钧着墨不少。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共产党必定能胜过国民党,似乎还有些武断;但这些细节,毕竟简单直接地展示了两党的根本不同,也生动地展示了普通群众对两党的不同态度。

比如唱歌:

每天晚点名的时候,照例要唱宪兵学校校歌,这是我们跟宪兵学校唯一的关联。我们是被他们用宪兵学校的名义骗来的,校歌声中有绵绵的新愁旧恨,对别的新兵,校歌连这一点感应也没有,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

宪兵学校校歌的缺点主要是文言深奥,一般国民很难接受;整齐的四言诗,没有长短错落,节奏呆板……你得读过许多文言文,才看得懂,即使读过许多文言文,也听不懂。那年代,也是一首大多数宪兵唱不清、大多数老百姓听不懂的歌。

也就在这时候,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农村出身的中共干部,

喜气洋洋地传播他们炮制的顺口溜:

想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一扫光!

想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就在我们嗡嗡作声、不知所云的时候,黄河北岸中共士兵朗朗上口的是:

人民的军队爱人民!

一听就会,触类旁通。

比如群众路线:

那时许多人说,共产党员走的是“群众路线”,国民党员走的是“领袖路线”,怎样得到领袖的信任,怎样厚结领袖左右的亲信,耗尽他们的精力,他们也自以为这样就解决了问题。文史资料说,中共经略东北,二十二个中央委员走出城市,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不分文武,不分男女,不论资格,统统下乡,国民党员几乎不能想象。据段彩华为黄伯韬写的传记说,国军在山东打了败仗,中央追究责任,怪黄伯韬作战不力,黄氏登台辩解,历述山东作战的艰困,其中一项是没有可靠、详细的地图,他们只有三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而且多处和实际地形地物不符。

我后来读国军将领廖明哲写的《了了人生》,这是他的自传,他曾多次参加国共战役,经验丰富,书中也谈到国军作战的缺点,“无图上实地的侦察”。国民政府统治山东,即使从“九·一八”算起,那时也有十五年了,为何没有测绘五万分之一的新图?一位曾在有关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专业人员根本无法走出去实地测量。国军脱离民众支持,已严重到这般程度。

比如对待乡亲:

中国人一向“离乡作恶,回乡为善”。平时,当地人碍于情面,不能兴利除弊,战时,国军来去如流水,没有责任心,到处作践百姓。我还记得抗战前夕,国民政府办理“土地陈报”,命令乡镇政府确实调查每一家地主有多少土地,据以征税,使税负公平。那时地主普遍逃税,短报他的田产,所以偌大兰陵没有任何人肯承办这个工作。镇长(也是族长)找上我的父亲,费了许多唇舌,逼我父亲答应,父亲素有正直之名,不会为任何人弄虚作假,众人信服,办起事来阻力较少。那时中国人不在老家当保安团长、警察局长、税捐处长,这些工作都会留子孙债,结来世怨。他们到遥远的地方去干这些差事,作了孽一走了之。

中共作风不同,他把原籍兰陵的党员派回兰陵地区工作,鲁南专区的政委和主持土改工作的“各救会”会长,都是兰陵小学的老师,兰陵公安局长、武工队长、公安股长,都是兰陵小学的同学。此外还有我的族人。这些人面无表情,没有公事不跟你说话,路上碰见了,你若上前喊“大叔”或是“二哥”,他朝你一挥手:“太封建了,叫同志!”他们熟知兰陵每一家屋顶上有多少风雨阴晴,屋顶下面有多少恩怨矛盾,他们也熟悉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知识程度、成长背景、人际脉络,甚至包括不可告人的隐私,他们来推行中共的政策,何等得心应手!他们断然六亲不认,他们并非包龙图,他们都是“新人”,推己及人,前来制造更多的新人。


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选择权交给了广大人民群众手中。得民心者的天下。这些文字也生动地告诉了我们,中国人民为什么会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军服   民心向背   风纪   校歌   宪兵   国民政府   国军   山东   钞票   中共   细节   中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