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大臣被赐死,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皇帝看后:放了他


前言

尹嘉铨,一个朝为大清帝国效力半生的老臣,却在人生暮年被皇上降旨囚禁,险些丢了性命。他究竟犯下了何罪?作为一代名相尹会一的儿子,他又是怎样走上人生下坡的?

声名赫赫的父子

1781年冬,京城飞扬起了一阵惊涛骇浪,将这个老臣彻底吞没。

尹嘉铨生于康熙晚年,幼时便聪慧过人,深受父亲尹会一的喜爱。尹会一原是康熙朝的进士,后又累官至工部员外郎、郎中等职。他不仅深得皇上赏识,还以一表人才而闻名。尹嘉铨从小就目睹父亲的风光,也受到他的悉心教导。

尹会一对儿子的期许极高,尹嘉铨从小学业优异,也不负父亲所望,长大后果然中了举人,累官至刑部郎中、大理少卿等要职。

父子两人,一正一官,都是当世的名流。尹嘉铨不但仕途顺遂,还以文采见长,将《小学》编辑成《小学大全》,颇有文名。

尹嘉铨深受庇荫在父亲羽翼之下长大,看似前程似锦,却也因此沾染了功名的菲粹。他过上了不俗的仕宦生活,但也在不知不觉中积蓄着祸根。这种子在多年后终于破土而出,毁掉了他毕生的事业。

自恃才高,不知深浅

1781年冬,乾隆皇帝巡览五台山,途经尹嘉铨的家乡保定。得知皇上近在咫尺,尹嘉铨如梦方醒,终于看到了扬名立德的大好机会。他立即递上了一道奏折,请求皇上恩准,给其父尹会一加上谥号。

尹嘉铨生于功名家庭,自小目睹父亲的风光,也受到皇帝的礼遇。他理所当然地认为,皇上会满足自己的小小心愿。哪知皇帝一看奏折就勃然大怒:“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他果断驳回了尹嘉铨的请求,并警告他不要再“不安分”。

尹嘉铨平日里聪明一时,却在眼前的权力面前突然糊涂起来。他自恃才高,不以皇上之怒为忌,反而在短短几日之间再次上奏,不仅为父请谥,还要求将几位故臣陪祀孔庙,并大肆称赞“本朝无奸臣”。

这份奏折一上,皇上看后怒不可遏,立时下旨将他囚禁,并派人搜查其家。原来,尹嘉铨不过是仗着自己的才名和门第,妄图越俎代庖,这在乾隆眼中,简直是来犯上作乱。一个刑部郎中的身份,竟然想要左右谥号和谱牒,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尹嘉铨平生最为自负的,就是才华和妻小的宠爱。他不懂如何识时务,只沉溺在虚名的阴影下。这份盲目的自信最终使他失去理智,铤而走险,最终坠入文字狱的深渊。

文字狱中的颠覆者

当曾经高高在上的刑部郎中成了阶下囚,满朝文武为之震惊。尹嘉铨不但被关押在大牢之中,其家还被抄没搜查,任何藏书信件都要交验“罪证”。

“欺君罔上”的罪名令尹嘉铨无地自容。其实,这只是皇帝惯用的手段,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狱屡见不鲜。尤其在文字狱的鼎盛时期,任何反对皇权的言行都会成为罪证。尹嘉铨虽无异心,但在皇帝眼中,他犯下的致命罪过,就是敢对朝政妄议评头论足。

在搜查出的藏书中,审问官果然找到了尹嘉铨的许多“狂悖”之语。他在文稿中自称“孔子后身”、“帝师”,并采用“古稀”这一雅号。这在审问官眼里,简直就是在比拟圣人、窃取皇权。尹嘉铨不过是平日里随笔所记,哪里想到这些文字竟成为欺君的罪证。

其实,尹嘉铨已年过古稀,采此雅号并无不妥。然而,乾隆皇帝也自称“古稀”,尹嘉铨的举动便成了僭越之举。在皇权无法容忍异己的权力语境下,文辞中的一点不慎便可能成为巨大的罪过。哪怕只是一个雅号,也可能被解释为对皇权的侵犯。

尹嘉铨的《名臣言行录》中大肆褒扬几位忠直的故臣,这更是雪上加霜。他以为是在维护正直,结果成了妄议朝政的罪证。敢于评论谁是名臣、谁该入祀孔庙,在封建帝王眼中,这是来犯上作乱。尹嘉铨哪里想到,自己的著作竟成为了文字狱中的铁证。

可怜尹嘉铨混迹多年仕途,竟一点也不懂如何在朝堂上生存。他自以为是正人君子,殊不知只要稍一不慎,就可能为文字狱所害。一个平凡的词句,都可能被解读为颠覆之举。尹嘉铨还沉醉在士大夫的傲气中,丝毫不知权力的残酷与险恶。

羞辱士大夫,儆效天下

尹嘉铨一时间顿失声名,人生跌入低谷。而皇上还嫌不足,下令将其所有藏书信件拿到台面上,大肆揭露其罪行。

审问官甚至揪住尹嘉铨一篇描写妻子的文章,说他受妻管教,还“学作女人声音貌状”哀求皇上。这些细节被宣之于口,将尹嘉铨的廉耻踩在脚下。一个风度翩翩的文士,竟被皇上当众羞辱至此。

尹嘉铨一向最为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儒雅的言行和门第清华的家教。哪知道一句玩笑话都可能成为罪证,被揭露在白纸黑字之中。尹嘉铨再也无地遁形,他矜持的士人风骨在皇权面前化为乌有。

朝中文武无不胆战,明白皇帝是要彻底打击臣子的气节。士大夫如果再有反抗之心,只会沦落得更惨。尹嘉铨已完全失去将来,其他文臣看到他的下场,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

尹嘉铨的反叛最终以失败告终。乾隆皇帝先是判他死刑,又假意改为斩决,最后仁政以行,将他“宽恕”释放。尹嘉铨成了儆效天下的典型,他的结局正是皇上要传达的信息。

狱中的尹嘉铨已是完全的失败者。他在牢中吃肉喝酒,虽还镇定,却已丧失士人的骨气。皇上达到了整肃臣子的目的,尹嘉铨只成了儆效天下的囚犯。他的文采和门第都已成泡影,只剩下给后人的教训。

当代人或许难明白,一个平凡的奏折如何就成了尹嘉铨的死刑令。然而,在那个时代,文字狱无处不在。尹嘉铨不过是其中一粒微尘,他的悲剧只是皇权极盛时代的写照。一个不慎陷入文字狱,就注定了文采和才干都毫无用处。

结语

我们不应责怪老臣不知深浅,而是应反思文字狱的残酷与荒谬。或许正是因为有太多尹嘉铨,士大夫才逐渐丧失了脊梁;正是因为有太多文字狱,皇权才绝不允许一点反抗。

历史风云变幻,兴衰莫测。但我们终究要守住作为人的底线和尊严。尹嘉铨的结局,只能让后人汲取历史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文字狱   奏折   刑部   古稀   雅号   皇权   罪证   断头   郎中   士大夫   皇上   大臣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