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原因分析

918事变过去九十二个年头了,遥想当年事变发生起因,有的归结为蒋介石不抵抗,有的说是张学良不抵抗,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事变的发生很难归结于某个人。

谈起918事变,很多人会忽视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

国际环境方面,当时世界刚发生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大部分国家经济萧条难以重振,日本作为弹丸小国,很难靠本土经济政策变革恢复经济,那么最便捷最高效的方式就是依靠军事力量侵略外国领土获取资源,因为发动战争既可以恢复经济(国家有武器装备生产需求),又可以解决失业问题(依靠征兵),还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经济形式(即军国主义计划经济,由军方分配和协调资源)解决无业或失业人群问题,还能转移国内矛盾,简直一举多得,东北黑土地这块肥肉自然是日本的首选。同时在经济危机发生前几年,就有所谓的“田中奏折”(真实性暂且不说,至少当时日本领导层对于如何侵略中国和肢解中国已经有基本的想法),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便是先侵占东北,并且还付诸行动,往东北派驻了大量的间谍、研究人员等。所以整体而言日本侵占东北是有预谋有计划的一步,经济危机加快了侵占的脚步。

国内方面,“东北军”其实已不只是“东北”的军队了,张作霖、张学良父子通过几次战争,鼎盛时期势力范围甚至到达了上海、浙江,东北军已经不局限与东北境内的防御了。两次直奉大战,郭松龄、石友三等人反叛,中原大战爆发等,东北军队重心陆续从关外移到关内。918事变爆发时,东北军13万精锐部队驻防关内,13万军队驻防东北各地(综合查询我比较相信这个数字,不包括非正规部队,正规主力部队战斗力尚且不足以抵抗,非正规部队更不必讨论了),所以在沈阳的驻防部队并不多(根据资料沈阳正规部队大约两个旅不到两万人,包括独立第7旅王以哲部,公安总队(由原第20师改编)黄显声部,另有海空军总部,真正参战的主力部队也就是独立第7旅王以哲部,其他各部分散在东北各地)。918事变发生时,日本方面从军事上目标定位很准,主要是侵占沈阳。

从地图上看,沈阳离朝鲜距离很近,事变发生前,日本就已派驻军队在边境,另有部队在铁路沿线,再者侵占沈阳,就等于侵占了关内关外联系的交通要道,进而侵占黑龙江、沈阳只是时间问题。从东北军的布放情况来看,恰好沈阳驻防军队薄弱,其他各部队分散在东北各地,短时间很难聚集。日本侵占的军队属于甲种师团,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日本军队主力,在中日5:1的情况下尚且能取胜,沈阳仅有不到两万人的驻防军事力量,哪怕是全力抵抗都难以取胜,更何况军队还收到了不抵抗的命令。

所以国内国外及军事防御各方来看,一旦日本下定决心侵占东北,东北丢失便已成定局,那么这种情况原因何在?

主要是人的因素。首先是大局上东北不是军事重心,更没有防御重点,因为当时东北军改弦易帜后,国民党军事中心在围剿共产党军队,并且在1927年,蒋介石就曾前往日本达成了所谓的“和解”,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权益,因此东北不是军事重心;再者是战略失误,东北军自从入关后,重心就逐步放在关内(张公子在北平的生活也确实过的多姿多彩,对北平的生活流连忘返),精锐部队大多入关驻防或参战,在东北的军队偏少不说,还没有防御重心,各处分散驻防,也说明东北军的战略防御上的失误;最主要的还是统帅的判断力不足。

说到此,曾经有记者采访张学良关于918的问题,张学良认为是自己的判断的失误,是他自己下达的“不抵抗命令”,张学良认为刚发生经济危机日本国内自顾不暇,而且又有国联以及英美等国的影响,认为日本不会侵占东北,再就是日本多次挑衅,已成为惯用伎俩,张学良认为这次也一样,只是日本的挑衅,只要不理会就会息事宁人。所以张学良主动背过,台湾曾公布了国民党蒋介石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手令,认为是蒋介石的过错。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对于日本都主张不抵抗。

张学良虽然改弦易帜,但他并不是会一味执行蒋公命令的人(后面的“西安事变”也说明他不是听命与他人的人,偶尔听命也只是政治需要),我相信张学良自己所说,对于当时事变发生的判断失误,哪怕是蒋公下令,执行权还是在张学良手中。事实上,张学良确实政治敏锐力不足,对于事情的判断力也不够,也就是有民族大义但是能力一般(西安事变证明有民族大义,因为但凡跟蒋介石接触,此人都不是合格的统帅及执政者;妄信郭松龄导致后者反叛,妄杀杨宇庭,都证明无论人际关系还是军队掌控力、政治掌控力上能力都稍显不足),所以事变的发生张学良和蒋介石其实都有责任,都有战略上的决策失误以及对于当时复杂环境的认知和判断不足。更多的其实是无可奈何,因为我们前面也说了,军事力量上,只要军事重心没放在东北,即便是积极抵抗,东北丢失也是时间问题,军队素养及战斗力不够、驻防分散导致兵力不足、武器装备落后等等都是很明显的问题,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假使国内团结一致积极对外,日本就不可能有侵占东北的机会。因为只要目标确认一致,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比如军事布防、兵力部署配置等等都会有效的结局。再者就是当时国内普遍对于日本认识不足,没有人会认为日本作为弹丸小国敢侵占我国土地。其实在918事变前,国人对于日本的认识还不是鄙视和提防,更多的是钦佩,哪怕是经历了甲午战争中日已经交恶。弹丸小国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军事强国,甲午战争后大部分留学生也都是到日本留学,学习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变成强国。只是918事变爆发后才发现如此小国竟有狼子野心。可恨可叹,吾辈当自强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事变   东北军   关内   日本   蒋介石   重心   军队   部队   原因   发生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