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河豚计划失败,云南终流产,上海成救命稻草

#时事热点头条说#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历史瞬间!

犹太民族的生存一直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在二战期间,遭受纳粹的残酷迫害,数百万犹太人因此被杀害或流离失所。

在这样的危机中,犹太人寻求各种可能的避难之地,其中一个不为人知的选择是我国的云南省。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在1930年代制定了“河豚计划”,即将欧洲犹太难民安置在日本控制的亚洲大陆,以获取犹太人的经济和利益。

但你可能不知道,犹太人也曾经有过一个更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在云南建立一个“云南特区”,作为犹太人的新家园和国家基础。

一、日本的“河豚计划”:试图利用犹太人在中国东北建立定居点

1930年代,日本人制定了一个秘密计划,即将欧洲犹太难民安置在日本控制的亚洲大陆,以获取犹太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因为它像河豚一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利用犹太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来改善日本与美英等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德国等轴心国家的不满和敌意。

“河豚计划”的主要执行地点是中国东北地区,因为那里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日本人与犹太人代表进行了多次接触和谈判,并承诺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保护。

1938年11月,日本内阁批准“河豚计划”实行,这个计划内容是首批接纳3-5万名犹太人,之后陆续一直增加到60万。

同时,日本人也在上海建立了一个犹太难民区,容纳了近4万名犹太人。

然而,“河豚计划”并没有得到犹太人的普遍认可和支持,因为他们对日本人的动机和诚意存有怀疑。

一方面,美国和欧洲的犹太人集团反对将犹太人迁移到由德国盟国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认为这是对纳粹的妥协和背叛;

另一方面,上海的犹太人也反对新增的犹太人到达上海,担心他们会增加当地的负担和竞争。

此外,德国也对日本的“河豚计划”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盟约的违背和挑衅。

1941年,日本挑衅美国,珍珠港事件爆发,将美日的关系推向无可挽回的余地,国际犹太人也必须站在盟国一边反对轴心国。

于是在1942年,日本外相东乡茂德宣布犹太人不再享有特权,这意味着“河豚计划”彻底失败。

犹太人在中国东北安家的计划,最终落得个烟消云散的下场。

二、孙科的“云南特区”:试图在中国西南安置犹太难民

与日本人的“河豚计划”相比,中国政府对于犹太难民的态度更加友好和同情。中国也是世界上极少数愿意容留犹太人的国家之一。

在上海租界,外国人进入并不需要签证,因此成为了许多欧洲犹太人逃亡的最后一片自由之地。

然而,随着犹太难民的不断增加,上海的环境和资源也越来越紧张。一些有影响力的犹太富商开始通过国民党的人脉,游说中国政府给他们提供一块更大更安全的“定居地”。

这个想法得到了立法院院长孙科支持,孙科即孙中山的长子。

他认为,只要中国为犹太人提供居住地,财政吃紧的中国政府就可以得到犹太财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中国也可以加强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1939年2月17日,孙科向国防最高委员会递交提案,提议在我国西南地区划出寄居区,以安置逃亡在华的数万名犹太难民。

为此他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移民10万名中欧犹太人来华,在云南昆明建立一个“云南特区”。

根据当地物价,500元就可以盖一所房子,10万人大约需要5000万元,由犹太人协会负责筹措。

此外,孙科还表示,云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是一个理想的定居地。而且云南靠近滇缅公路和印度洋,交通便利,可以方便地与外界联系。

这个方案得到了一些国民党高层的支持。

然而,“云南特区”的设立也面临了很多困难和阻力。

首先,蒋介石对此事持谨慎态度,担心影响中德关系和云南安全。其次,犹太人对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也有所顾虑,担心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

第三,日本人也在暗中破坏“云南特区”的计划,试图将犹太人吸引到他们控制的东北和上海。

1940年以后,随着日本对云南的轰炸和攻击加剧,“云南特区”的计划也渐渐流产。

最终,只有少数犹太人来到了云南,并没有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定居点,“云南特区”成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遗憾。

三、上海的“现代诺亚方舟”:犹太人在中国最后的避难所

与云南和东北相比,上海是犹太人在中国最为集中和活跃的地方。

从19世纪末开始,就有一些来自俄罗斯、伊拉克、印度等地的犹太商人和移民来到上海,他们被称为“老犹太人”。

他们在上海经营各种生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他们也建立了一些教堂、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为上海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升级,大批来自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犹太难民涌入上海,他们被称为“新犹太人”。

他们大多是知识分子、艺术家、工匠等,带来了欧洲的文化和技术,也带来了生存的困境和挑战。他们与“老犹太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隔阂,但也有一些合作和互助。

上海之所以能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主要是因为当时上海有三个租界:英国租界、法国租界和日本租界。

其中英国租界和法国租界对外国人进入没有签证限制,只要有有效的护照或旅行证件就可以入境。而日本租界虽然对外国人有一定的限制,但也没有完全封闭。

这样一来,上海就成了全世界唯一一个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进入的大城市

但是,上海对于新犹太人来说,也不是一个完全安全和舒适的地方。

一方面,由于犹太难民数量激增,导致了住房、食物、医疗等资源的紧缺和价格的上涨。犹太难民不得不挤在一些拥挤、肮脏、贫困的区域生活,如虹口区的“小维也纳”。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战争,导致了上海的动荡和危险。日本人对犹太人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和控制措施,如强制登记、划定隔离区、实施物资配给等。

尽管如此,犹太人在上海仍然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创造力。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传统,建立了各种社团、报刊、剧院、音乐厅等。

他们也与当地的中国人建立了友好和合作的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他们有些人还参与了抗日救亡的运动,为中国的抗战和胜利做出了贡献 。

上海被称为“现代诺亚方舟”,因为它在二战期间拯救了数万名犹太人的生命,让他们在风暴中找到了一片避风港。

也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因为它在那个时代成为了犹太人最重要的文化和精神中心之一。

上海与犹太人之间的历史,是一段充满苦难和辉煌,悲壮和感动,冲突和融合的历史。

结语

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是一个鲜为人知却又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它不仅反映了二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和民族命运,也展示了中犹两个古老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犹太人在中国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也收获了很多友谊和希望。他们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贡献。

我们不欠犹太人任何东西,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我们应该记住那些曾经在中国生活过,帮助过我们的犹太人,他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河豚   云南   犹太人   中国   犹太   计划   租界   难民   日本   上海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