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阅读之旅

何月贤在东莞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内阅读盲文书籍。

何绮莹 摄

何月贤几乎没看过这个世界。

出生几天后,她便因为一场意外成为一名视障人士,左眼完全失明,右眼仅剩一点视力。从残疾程度来看,何月贤属于一级极重度残疾。

如今,何月贤是女儿、是母亲、是读者,也是东莞市盲人协会会长。生于东莞长于东莞的她在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用心维护着平淡的生活。

时代的变迁,让普通人常感叹个体的渺小,对一名视障人士而言,更是如此。

在浩瀚无垠的时代海洋中,何月贤找到了阅读和学习的木船,让原本模糊的世界变得清晰多彩。

撰文:章倩倩 何绮莹

命运的玩笑

成为视障人士的那一天,对何月贤来说更像是一个别人的故事。

1960年,何月贤出生于东莞石龙,“我出生后比别的孩子睁眼要晚,为了查清原因,父母带着我去看了医生。”不幸的是,因为一次用药失误,她看不见了。

事情发生在遥远的婴儿时期,何月贤的记忆来自他人的讲述。

等她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小时候读书,有些学校别的小朋友可以去,但我不可以进。”这时候的她对自己的“特别”有了深刻的感触。

何月贤也问过家人,为什么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但久而久之,意识到难以改变的命运“恶作剧”,便也释然了。“当时年纪小,觉得只要读书成绩好就行了。”何月贤回忆起小时候偶尔会有同学冷嘲热讽两句,“但老师批评以后,就没有下次了。”

何月贤的学生时代是温暖的,加上父母对她学习的支持,她读完了高中。“父母一直和我说,我以后找工作比别人难度要大,所以更要学习,只要我肯学,他们就会一直支持。”在20世纪70、80年代,能够读到高中毕业已是高学历。

真正让何月贤体会到作为一名视障人士“不太好”的时候,是就业时,“当很多企业明确告诉你不要视障人士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失落。”

高中毕业以后,何月贤进入福利厂工作,能够有一份养活自己的营生,她觉得很开心。后来科技发展,机器换人,她又下岗了,“彷徨过一阵,但是新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福利厂下岗后不久,广东省残疾人就业中心举办的盲人按摩培训班开始招人,何月贤也报名参加。“进入培训班需要考试,整个广东省只招40个人,我是东莞唯一一个入选的。”提起这件事,何月贤至今都觉得骄傲。

在按摩培训班的经历,锻炼了何月贤,也成为她了解社会的一扇窗。

永恒的难题

初见何月贤,觉得她很像小说中质朴坚韧的女性形象——利落的短发、戴着眼镜、瘦小的身材、说话坚定有力。区别在于,她需要随时携带盲人拐杖。

事实上,她也是一个坚强、有韧性的人。

进入按摩培训班,何月贤很快便迎来了质疑。“当时培训班负责人见到我以后见我身材瘦弱,提醒我按摩很费体力,要考虑好。”但何月贤觉得只要肯学习,自己不比别人差。于是她开始跑步、插沙子来锻炼体能和手指力量,让自己成为一名专业的按摩师。

培训班扩宽了何月贤的人生道路,培训结束后她进入医院工作,后又辗转去了石龙的按摩所,直到2003年,她进入东莞市盲人协会,人生又开启新篇章。

起初,何月贤对盲人协会会长一职没有多少了解,但随着阅历的不断积累,对这个职位的理解更加深入。“团结盲人和盲人打成一片,整理盲人朋友的诉求和意见并帮助他们解决。”她提到。

何月贤常常感叹时代的进步让盲人群体的生活更好了。“以前家里有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个盲人,不管去哪里都要带在身边,是很大的负担。”她提到盲人工作更是艰难,她曾就职的福利厂岗位就极少。今天,视障人士可以走进校园,不读书也可以学习按摩,“起码可以养活自己。”

但情况的好转并不代表问题的解决。问起如今盲人群体的最大诉求,何月贤立刻接话:“当然还是学习和就业。”和健全人不同,视障人士的就业选择十分单一。“普通人这个工作不行还可以选别的,但是视障人士除了按摩外,选择很少。”她提到,东莞目前有少数视障人士在从事着按摩以外的工作,“有做电商的,也有做程序员的。”但大多数还是以按摩为生。

而学习方面,虽然已经有了盲校和盲人专用的学习设备,但盲人能够读到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还是少见,“学习的道路越走越远,但是身边伙伴却越来越少。”何月贤提到。

生活中,视障人士会遇到盲道被共享单车占据、红绿灯路口没有语音播报等各种“小意外”,但学习和就业依旧是他们面临的永恒的难题。

人生的出口

现在,何月贤也是一名母亲,谈及对19岁女儿的要求,她说:“我希望她好好学习。”因为她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某种程度而言,正是学习和知识改变了何月贤的命运。从小时候父母坚持让她完成学业,到考上盲人按摩培训班,再到2002年被东莞市残联选送至广州接受盲人电脑培训。“正是一点一点的知识积累,才让我越变越好。”她提到考按摩培训班需要考盲文,因为在福利厂学过一些,所以一下过了关,“我成绩当时是最高的,因为读过书。”

掌握电脑知识后,何月贤开始有意识地阅读,还与东莞图书馆一起开展盲人电脑培训,让更多和她一样的人掌握这一项新技能。不知不觉间,帮助和自己一样的视障人士成了何月贤人生的出口。

目前,东莞约有1.3万名视障人士,活跃在东莞市盲人协会的约200名,何月贤想为视障人士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今年4月,由东莞市残联、东莞图书馆,东莞市盲人协会、东莞市公益助残志愿者协会等联合举办的东莞市第十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暨第九届散文创作大赛举行。作为广东“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赛已踏入第十个年头,成为东莞盲人的年度文化盛事。

此外,东莞图书馆还开展盲人定向行走、盲人趣味运动会、数字阅读体验培训等活动;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残疾人手工作品展、东莞市残疾人事业成果展、东莞市残疾人事业成果展等展览;寒暑假考察周围3公里盲道情况,保障盲人行走安全。

“在图书馆找回失落的世界。”如今,何月贤不仅是东莞图书馆的老读者,也成为一起办活动的默契搭档。

“以前视障人士的文化活动很少,阅读好像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阅读变得很方便,活动也更多了。”何月贤还提到东莞市文化馆定期开展的“心目影院”,让视障人士也能“听”电影,“每期18个名额,很快就被抢完。”

生活中,大家称呼何月贤为“贤姐”,和贤姐见面的地方是东莞图书馆视障阅览室,这里配备了齐全的专用电脑、盲人网络版读屏软件、盲文显示器、助视器、阳光听书机及盲文书等一应硬件设施与文献,为视障读者带来更多元的阅读资源、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如今,视障阅览室却略显冷清,“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家不需要到图书馆,在家就能‘听’到更多的书。”贤姐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盲文   培训班   东莞市   东莞   盲人   残疾人   图书馆   父母   人士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