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柱石还是徒有虚名?学者评价孙承宗:拖垮大明财政的幕后凶手

关宁锦防线:被过誉的人物

纵观明朝末年这段历史,绕不开一个个所谓的国之栋梁们,孙承宗就是其中一个很特别的人物,因为他经略的关宁锦防线实在是太出名了。先说个结论,“孙承宗是一个被后人过誉的人物。”

关宁锦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沿线还修筑了无数个堡垒作为联动。孙承宗认为,设计这样的防线,就能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复辽。但这个方式有一个巨大的代价,太烧钱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烧钱。

对于复辽,孙承宗的观点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他坚持认为,“故随辽人之便安插于两卫三所二十七堡间,以土屯土。曰以辽人守辽土养辽人,使关外之备稍足,则关内之防稍减。况守在关以内则备浅薄,守在宁远则山海已在重关,神京遂在千里之外,今天下亦尝计及此乎。”

在后来的实战中,袁崇焕将孙承宗的军事观点发扬光大,也取得了短暂的胜利,可朝廷财政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要知道天启年间朝廷财政收入不过200万两白银。内忧外患的明朝,根本就无法支撑起孙承宗通过庞大堡垒群复辽的计划,它成为拖垮大明财政的黑洞。

正因为关宁锦防线有着巨大弊端,遭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反对,王在晋就在其中的佼佼者,他已经看到了这条防线的致命之处。王在晋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负责过整个辽东的军需供应,官职是“总理户、兵、工三部侍郎。”

在任期间,王在晋发现辽东是吞噬朝廷财政收入,是个无底洞。不改变策略,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奏折中语重心长地写道,“皇上欲恢复辽左城郭人民,须从新肇造,刍粮、军器须从新搬运,将来经费不可胜算。即防守山海,而筑城、造堡、建台、修墩、犒军、买马、整器、治械,所费不赀……臣亦当量力而进,不至束手无措,庶免尾大不掉之患矣。”

可惜,最终还是孙承宗的“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占了上风。孙承宗在关宁驻扎了十几万大军,摆出一副要进攻的态势,结果仅用作防御,疏于进攻。要知道后金军是游牧为生,来去如风,机动性远胜明军。这也是人们指责孙承宗的最大原因,“名为国之柱石,实则浪得虚名。”

在防线布局十几万大军,不选择进攻,这人脑子在发热?当时兵科给事中李鲁生一针见血指出,“从古征战未有陈师境上数年不进者,亦未有去敌既远虚设十余万之众坐食自困者,有之则守戍之众而非进取之旅也。”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王在晋确实的策略有用,他建议保留少量的军队守在山海关,这样每年至少能节约军饷好几百万两。

皇帝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来了,利用积累的军饷猛然扩军,一鼓作气消灭后金。可惜孙承宗固执自己,最终将大明拖入了深渊。清初,有人在游览关宁锦防线后,发出惋惜的感叹,“明季防边既周且备,不知费去几万万钱!”

总的来说,孙承宗被后人过誉了,他的防线造成了大明财政的崩溃,而没有取得应有的军事胜利。王在晋的策略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保留少量军队进行守卫,并合理利用财政资源,等待时机来临才出兵进攻,而不是将大军浪费在无意义的堡垒建设上。

参考资料:《关宁锦防线》、《明史·孙承宗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大明   宁远   山海关   辽东   明朝   财政   柱石   徒有虚名   堡垒   朝廷   凶手   防线   幕后   学者   策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